求生之路2破解版(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沈从文诞辰120周年)
2023-01-03 09:14:29 小编:网络整理 我要评论
求生之路2破解版文章列表:
- 1、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沈从文诞辰120周年
- 2、期待两年的魔兽新资料片重磅上线,还有多少人在备战?
- 3、网易海外偷偷搞事对标腾讯?8月游戏高产月,外服多人端游推荐
- 4、深度|为什么AR有确定的未来?AR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 5、80后博士国内求职月薪5000没人要,出国后年薪1.2亿美元?本人详细回应来了
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沈从文诞辰120周年
“今天是一个可诅咒又可爱的纪念日子。是宣传博爱以身殉道那个犹太胡子的诞生日,是云南反对帝制起义的纪念日;但是,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流浪无所归宿的人算一回怎么事?世上佳节足以寻娱乐与追怀的于我总无分了!我要乘这人生静寂的深夜来痛哭一场。自然,我眼泪不是为那被钉死的犹太人而出;也不是抚今追昔为时事而出,我是哭我自己,二十年前这一天,正是我与这又光明又污秽的世界初次接触呢。”
没有人听到这哭声。1924年12月25日,过去一个世纪中并不重要的一天。天气多云有风,最高温度六度五,最低温度为零下七度四。对关注国事要闻的人而言,这段时日最重要的大事,便是南方革命政府领袖孙文扶病北上和国民会议的召开可以终结军阀内讧和南北对峙的战乱危局,将久违的和平还给这个国家,但张作霖麾下奉系军队的大举南下,又为这一愿景蒙上了令人忧虑的阴影。不过对北京的老百姓来说,走马灯似的政局变幻已经让人颇感到几分麻木,倒不如在这种微妙的气氛中继续自己的寻常生活更加要紧。
翻开这两天报纸的社会新闻,可以看到白塔寺庙会添了个新的表演,“有一极文雅之男子,年约三十余岁,手拉胡琴,旁立一年约二十余岁之少妇,大唱二簧,旁边围了许多闲人立听”。娱乐版的广告则告诉喜爱追逐时髦的摩登男女,北京最属繁华的真光剧场,特别举办歌舞大会,并加演“著名惊险趣剧《错中错》”。夜场全开,保证让来宾乐而忘返,不知黎明既至。
1920年代的老北京,图片出自孙福熙著《北京乎》,开明书店,1927年版。
然而,人类的哀乐并不相通,无论是国事的忧虑,还是街市的欢愉,都与这个痛哭的少年无关。他名叫沈从文,来到北京已经一年有余。一年前的秋天,当他从湘西小城保靖,走了19天的路程来到北京时,内心定然像许多初来大城市的少年一样,满怀对未来的愿景与畅想。北京,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新文化运动之都,文化的出产地,大师云集之所。少年心目中的北京,就像飞蛾眼中散发着浓烈光焰的火炬,以至于他没有嗅到那点燃焰火时散发出的浓烈的硫磺味。
一连串无情的敲打,在过去一年里毫不留情地加诸在少年的身上。他原本打算来北京投考学校,但听说清华“未公开招考,一切全靠熟人”,报考北大等国立高校又相继失败,唯一发来录取通知的中法大学,却因交不起28元膳宿费而被迫放弃入学。
钱,是在这个大城市能存活的唯一凭证,而沈从文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个凭证。他在北京的朋友们也同样一文不名,他们大都和自己一样,怀揣着一份拥抱新文化运动的热望,来到这座城市,却发现自己成了困在华丽蛛网的小虫。钱财的匮乏像蛛丝一样勒住了他们的喉咙,让他们在饥寒的边缘艰于喘息:
“这偌大一个都会里,城圈内外住上一百五十万市民,他从一个人所想象不到的小地方,来到这大都会里住下,凭一点点过去的兴趣和当前的方便,住下来学习用手和脑建设自己,对面是那么一个陌生、冷酷、流动的人海。生活既极其穷困,到无可奈何时,就缩成一团躺到床上去,用一点空气和一点希望,代替了那一顿应吃而不得吃的饭食。”
恰如沈从文为这篇小说所起的标题《生存》——生存对一个没有依傍的北漂少年来说,是如此艰难。沈从文与他的北漂朋友们,就像聚拢在一起的萤火虫,只能靠着自己微弱的荧光彼此取暖。但这荧光如此微弱,以至于有时不得不看着身边同伴的微光在蛛网上渐就涣灭。
初来北京22岁的沈从文。沈从文一直对自己的年岁不大关心,他写作这篇日记时说自己是20岁,但其实是22岁。师春雷绘。
在小说中,沈从文提到了一位年轻的好朋友,“回来就病倒了住在忠会公寓里,烧得个昏迷不醒。我们去看看他去。这是我们朋友中最好的最能干的一个,不应当这样死去”,但是仅仅是因为没有钱,朋友们无法将他送进医院,只能躺在硬板床上发着高烧。《生存》里没有讲到这位生病朋友最终如何,但在另一篇小说《老实人》中,沈从文以一种无奈而平淡的语气,讲述了这位年轻好友的命运:
“果若是当时有一百块钱,能早入稍好的医院半月,也未必即不可救。果能筹两百块钱,早离开北京,也未必即把这病转凶。比一百再少一半是五十,当时有五十块钱,就决不会半个月内死于那三等病院中!这数目,在一个稍稍宽绰的人家,又是怎样不值!把‘十’字,与‘万’字相连缀,以此数挥霍于一优娼身上者,又何尝乏人。死去的梦苇,又哪里能比稍好的人家一匹狗的命!”
一个如此鲜活的理想,便如此悄无声息地在蛛网中涣灭了。
“努着力,作着口喊什么运动的名士大家所不屑真为的工作,血枯干到最后一滴,手木强,人僵硬,我们是完了”,但哀叹只能是哀叹。为了活下去,还要继续努力去讨生存。纸和笔,对于北漂少年来说,或许是最廉价的投入成本,但每个字,都是从自己越来越困乏的身体中榨出来的,“我为了一个很远的希望努着力作,成天写。若是把成天写的去成天卖,五毛钱一千也罢,一天写三千,我可以得四十五块一个月了。照我生活情形来看有了四十五块钱已不必受穷。”然后等着或许自己的文字会出现在版面上,可以得到几块聊以度困的稿费,但成本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可是今天送去的,明天这稿子退回,在附加的一张纸上说:这个,用不着,像是不合时代精神了,来一点别的吧。退回的东西我是没勇气来把它处置到我房中的。我脾气是虽有着那种呆子自信,然而一到别处退回这东西,我却除了用一种愤愤的神气在这神气下把它扯碎以外,简直真找不到较好的方法了。”
失落是惯常叩门的,北京的文坛是远非外面看到的那样开放。尽管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们总是摆出一副关心青年的姿态,谆谆劝勉并且也有力为沈从文这样的有志向学的青年人撑开一面庇荫伞。但这些占据了各大高校讲坛的文坛前驱们,已经和报馆的编辑们结成了一个个文学小团体,报纸副刊和杂志常常是自己和同仁发表作品的私人领地,他人不得染指。这个实则排外的小圈子,假如无人代为引介便不得门径而入,不仅稿件无法发出,甚至还会受到无情地嘲弄和羞辱。多年后,沈从文依然记得执掌当时北京发行量最大的《晨报》副刊的主编、鲁迅的好友孙伏园,在一次编务会上,把一大摞他寄来的未用稿件连成一长段,摊开后说:“这是大作家沈某某的作品!”说完后,“扭成一团,扔进了字纸篓。”
“衣袋中的铜元已到不能再因相撞而发响的数目了,本应再写一碰命运的信到陈先生那里去探探门房——他曾答应为我绍介一个湖南同乡的门房——的事情弄妥没有,再不然,便合再老起脸到郁先生处看看风色,但是,果真要拿这一枚双铜子买了半分邮花凑足剩下那半分去发信,明天可就无法进那又温暖,又不怕风,又不吵;又不至于像公寓中那么时刻听到老板娘大声大气骂儿子叫媳妇的老枭般声气,又有茶;又不至于像公寓中喝要开不开的半温水,又不……的图书馆了。”
在11月29日的日记中,沈从文如此写道,他困顿已极,而疾病也恰当其时地不请自来,他病了,流着鼻血,但为了生存,也为了那个已经渐行渐远的希望,他继续写着,钢表上映照出他瘦小的脸子,“的确,两个眼睛都益发陷进去了,胡子是青了硬了,脸上哑白颜色正同死人一样,额角上新添了一道长而深的皱纹”——但他这一年实际年岁只有20岁。他还是个少年,他也有生日,在无人理会的角落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二十岁,不错,二十岁了,孩子的美丽光明的梦,被我做尽了!黄金的时光,被我浪费完了!少年的路,我已走得不剩什么了!时间在我生命上画了一道深沟。我要学二十年前初落地时那么任意大哭:虽然不能把我童年哭回,但总可以把我二十年来在这世界上所受的委曲与侮辱一齐用眼泪洗去。”
如此悲伤,如此痛苦,如此被疾病和穷困摧残的20岁的年轻的身体,看着自己的好友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看着如此多与自己一般的少年的梦想和希望悄无声息地沉沦在北京深夜的蛛网中。自己也不知在躺下后,会不会睁开眼睛,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沈从文1924年12月25日的那个梦,终于发表在了1925年1月19日的《晨报副刊》上,标题《遥夜》。这是他在报纸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但他当时连买一份《晨报》的三分四厘钱都没有了。巧合的是,这篇文章发表的那天,正是阴历的十二月二十五日。
可是,至少,这个少年还有梦:
“我似乎不能上这高而危的石桥,不知是哪一个长辈曾像用嘴巴贴着我耳朵这样说过:‘爬得高,跌得重!’究竟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我实不知道……我又仰了头去望空中,天是蓝的,蓝得怕人!真怪事!为甚这样蓝色天空会跳出许许多多同小电灯一样的五色小星星来?它们满天跑着,我眼睛被它光芒闪花了。”
这是梦,或许会像许许多多的梦一样,醒来之后被遗忘。但这梦终会让世人见到。世人将来也会知道,在一个世纪前的遥远的夜晚,一个叫沈从文的少年,做了一个如此美丽而忧伤的梦。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2月23日专题《纪念沈从文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沈从文》的B04-05版。
「主题」B01丨纪念沈从文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沈从文
「主题」B02-B03丨沈从文:不折不扣的“乡下人”
「主题」B04-B05丨生与死:沈从文的远行
「人文」B06-B07丨林徽因:乱世的美神
「逝者」B08丨纪念柳鸣九: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
今年的12月22日,阴历十一月廿九日,是沈从文的生日,我们策划了本期专题,以示纪念。
12月25日,是他在98年前写就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遥夜》的日子,而这天是1924年的阴历十一月廿九日,也刚好是他的生日。
12月28日,他的阳历生日那天,我们还将推出另一篇文章,敬请关注。
撰文 | 李夏恩
历史,多么古怪的事物。生恶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
——沈从文《箱子岩》
少年沈从文(初名沈岳焕),约十岁。
死,曾经与沈从文擦肩而过。那一年他六岁,和两岁的弟弟同时出了疹子。“时正六月,日夜皆在吓人高热中受苦。又不能躺下睡觉,一躺下就咳嗽发喘。又不要人抱,抱时全身难受。”死亡将这两个年幼的孩童从世间夺取,似乎只是瞬息间事。家里人也仿佛早就准备好了失去这两个孩子。多年后,这位记忆力极为出色的作家依然记得,自己和弟弟两个人“当时皆用竹簟卷好,同春卷一样,竖立在屋中阴凉处”,家里人也为他们看似不可避免的死亡做好了预备:
“两具小小的棺木搁在廊下。”
这两具当年险些将自己装进去的小小棺木,必定给沈从文的内心留下了难以言说的印象,以至于他在之后的小说中一再使用这个意象。在小说《泥涂》的开篇,他就描述了各处看到的“小小的棺木”,“街头成天有人用小篮儿或破席,包裹了小小的尸身向市外送去。每天早上,公厕所或那种较空阔地方,或人家铺柜门前,总可以发现那种死去不久、全身发胀崩裂、失去了原来人形、不知什么人弃下的小小尸骸”——这些死去孩童罹患的,正是近乎麻疹的天花恶疾。
而在另一篇题为《夜的空间》的文章里,他宛如历历可见般地描述了江边“一些日晒雨淋腐烂无主的棺材”,这些棺材与一些“同棺材差不多破烂的船只,在一处,相距不到二十步远近。一些棺材同一些小船,象是一个村庄样子,一点也不冲突,过着日子下来,到潮涨时则棺木同船的距离也似乎更近了”。住在船上的肮脏妇人,在天气好的时候,会把她们瘦弱多病的孩子抱出来,“或者站到棺材头上去望远处,看男子回来了没有。又或者用棺材作屏障,另外用木板竹席子之类堵塞其另一方,尽小孩子在那棺木间玩”。
死与生,在沈从文的笔下靠得如此近切,毫无避讳,不能不说童年时代这趟与死亡的擦肩而过,给了他某种近距离窥看死亡的可能性,也让他由此不再对死亡产生恐惧,不特如是,更可能对死亡产生了某种好奇,甚至是执迷。
电影《边城》(1992)中的热闹场景。
生死场:冥冥中的启蒙
“我就喜欢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故意绕远的那段路途,可以说是沈从文最早亲历目睹的生死场。这个“照例在手肘上挂了个竹书篮的,里面放十本多破书”的小学童,便赤着脚,踏上了这条生与死铺就的奇景之路。“在那边就可看到牢狱,大清早若干犯人从那方面戴了脚镣从牢中出来,派过衙门去挖土。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已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这个顽皮的孩童,会“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动不动”。在看够了这场生与死的行进后,他会从西门转到南门,再绕到城里大街一圈,去看杀牛,“机会好时恰好正看到那老实可怜畜牲放倒的情形。因为每天可以看一点点,杀牛的手续同牛内脏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
杀人与杀牛,以一种刻意的方式被叠加在沈从文年幼的双眸中。在一般连杀牛都未见过的读者眼中,这叠加的杀戮景象定然鲜血淋漓得令人心惊肉跳,但在读过沈从文的这段描述后,心中不仅不会感到恐惧,甚至可能会生出某种“想跟过去试试看”的孩童般天真的好奇心。尤其是这两段杀戮的描述紧随其后的,乃是一段热火朝天的打铁场景:
“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地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
生命的勃勃欲动,在风箱鼓荡起的火光与黑烟中淋漓尽致地挥霍着。如此热烈,如此庄严,与先前静默得甚至有些令人莫名怪笑的死亡形成的对比如此鲜明,让人感到从死到生,是如此迥然不同、截然对立的两端。然而,生与死,在沈从文的笔下并非仅仅是对照鲜明、判然有别的两个对立面,生同样可以在坠入死亡幽谷时顺畅自然得犹如欢快的溪水注入深潭。
文学批评家一贯称道沈从文写景状人惟妙惟肖。特别是自传中一段借孩童双眼描绘的集市景象更是经典之笔:针铺前戴了极大眼镜的老人在低头磨针;大门敞开的伞铺里,十几个学徒尽人欣赏他们的工作。他描述了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特别点出“上面有一撮毛!”染坊里“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豆腐坊里,“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全部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电影《边城》(1992)中,爷爷给翠翠买肉途经屠案。
这一派生机在屠户肉案桌那里达到一个小小的高潮——“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仿佛已死的肌肉里依然搏动着不止不休的生命力。但是,接下来,突然之间,他的脚步在一家冥器铺前停下:
“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所有热烈的生命,哪怕是像那块新鲜猪肉一样,在死亡之中依然努力地挣扎着的生命,最终都会归于死亡。如果说沈从文“明白了许多事情”,他恐怕最明白的就是这一件事。而这也成为了他将来写作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诚然,生与死定然是许多作家最倾心的主题,毕竟“死生之大”,乃是跨越了人生最重要的起始端点,因此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叩问。但沈从文笔下的生死似乎有种特别的魅力。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他的名作《边城》中老船夫的死,那是在一个雷雨过后,屋后的白塔被暴雨洪水摧坍,翠翠先是被白塔坍塌后极凌乱摊在那里的大堆砖石吓得不知所措,锐声叫她祖父时,才发觉“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去,到得祖父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
或许是雷雨遮蔽了死亡将至的脚步,或许是白塔的坍塌声盖过了生命离开的声音,抑或是本身死亡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只是选在了一个如此热烈的夜晚,就像沈从文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这一边是叮叮当当的热烈的打铁声,而那一边则是黄牛被屠戮时挣扎时发出的叹息。它们只是碰巧发生在同一时空下,彼此之间并无因果——若一定说有因果,至多只是铁匠正在打的刀子,或许在将来会插到牛的脖颈中——但也同样有可能砍在某个人的身上。生与死的切换,就是如此自然而然。
死亡会突如其来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看似极富戏剧性,但又合情入理。想必沈从文心下明白了这个道理,毕竟,日常所见的生死轮转,并不仅仅是河边的刑场和街市上的杀牛而已——这些生死只是被他看到,却与他无关,而有些死亡却与他的人生发生交织,并且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就像是当初险些把他装进廊下那口小小棺材里的死亡。当他离开学校,预备去当一名士兵时,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又遭遇了两次死亡,一次是营上守兵的考试,缺额被一个小孩子占去,多年后,沈从文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小孩子姓舒。这个人与自己年龄不相上下,各种技术都不如自己,“可却有一分独特的胆量,能很勇敢的托在一个两丈余高的天桥上,翻倒斤斗掷下,落地时身子还能站立”——但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后两年却害热病死了”。而就在他从预备兵退伍的那一年,他的一个姊姊死了,“她比我大两岁,美丽,骄傲,聪明,大胆,在一行九个兄弟姊妹中,这姊妹比任何一个都强过一等。她的死也就死在那分要好使强的性格上。”
死亡是不讲道理的,似乎也是毫无意义的,它会随意攫住一个人,割断他人生渡船上的缆绳,就这么把他拖进死亡的深渊里去。什么是要紧的,什么是不要紧,在它面前似乎都没有什么意义。唯有生者方能赋予死亡以意义。不过,有些时候,明了死的无意义,比明了死的意义,更能让人明白生的意义所在。
特别是生在这样一个生与死都如此无意义又被赋予了如此意义的时代。
《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1902-1947)》,作者:孙德鹏,版本:大学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
“大历史”的发生
“小东西,莫乱说,夜来我们杀败了!全军人马覆灭,死了几千人!”
前一天晚上,这些大人们分明还在红着脸在灯光下磨着刀,擦着枪,“一面检查枪支,一面又常常互相来一个微笑”,于是年幼的沈从文“也跟着他们微笑”。他“看到他们在日光下做事,又看到他们在灯光下商量”,他无法理解其中的紧张气氛,也无从得知那天晚上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情,等到他照常睡醒了,才看到全家“各个人皆脸白白儿的”,而直到此时,他才发现,家里似乎少了几个人,几个叔叔全不见了。直到此时,他的父亲才告诉他“造反”,但杀败了。
辛亥革命时期沈从文全家合影,前方白衣黑裤者为沈从文。
“革命算已失败了,杀戮还只是刚在开始。城防军把防务布置周密妥当后,就分头派兵下苗乡去捉人,捉来的人只问问一句两句话,就牵出城外去砍掉。平常杀人照例应当在西门外,现在造反的人既从北门来,因此应杀的人也就放在北门河滩上杀戮。当初每天必杀一百左右,每次杀五十个人时,行刑兵士还只是二十一个人,看热闹的也不过三十左右。有时衣也不剥,绳子也不捆缚,就那么跟着赶去的。常常有被杀的站得稍远一点,兵士以为是看热闹的人就忘掉走去。被杀的差不多全从苗乡捉来,糊糊涂涂不知道是些什么事,因此还有一直到了河滩被人吼着跪下时,才明白行将有什么新事,方大声哭喊惊惶乱跑,刽子手随即赶上前去那么一阵乱刀砍翻的。”
由于杀戮太重,杀不胜杀,因此刽子手发明出一种神裁的方法,将犯人生死委托给乡民信奉的天王:“把犯人牵到天王庙大殿前院坪里,在神前掷竹筊,一仰一覆的顺筊,开释,双仰的阳筊,开释,双覆的阴筊,杀头。生死取决于一掷,应死的自己向左走去,该活的自己向右走去。一个人在一分赌博上既占去便宜四分之三,因此应死的谁也不说话,就低下头走去。”
沈从文的母亲黄素英与父亲沈宗嗣。
“看那些乡下人,如何闭了眼睛把手中一副竹筊用力抛去,有些人到已应当开释时还不敢睁开眼睛。又看着些虽应死去,还想念到家中小孩与小牛猪羊的,那份颓丧那份对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远忘不了,也影响到我一生对于滥用权力的特别厌恶。”
“我刚好知道人生时,我知道的原来就是这些事情”,这就是名为“辛亥革命”的时代风潮教给沈从文最生动的一课。在沈从文的自传中,革命与战争的屠刀在他的家乡湖南凤凰小城里反复刷洗,每一次都血流成河。革命后不久,当这名不到十四五岁的少年踏上军旅生涯后,他见证的暴力场景就更不胜枚举。杀人是打发无聊的“兴奋”事情,在看完砍头行刑之后,那些活力四射的同袍们会互相投掷人头取乐。沈从文本人也乐在其中,他好奇地踢了人头一脚,“踢疼了自己的脚趾尖”。晚上,那柄砍掉了无数颗脑袋的大刀,则被士兵们用来杀狗切肉,“醉酒饱肉,其乐无涯”。
《入伍后》,作者:沈从文,版本:1929年2月,这本小说集记述了沈从文在军队中的经历。
从某种程度上说,几乎可以说是革命,就此打开了血腥死亡的笼头。革命之后,袁世凯篡窃称帝的野心,使刚刚肇建的新生民国再度陷入混乱当中,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在湖南掀起的风潮,很快夹着浓重的血腥味吹到这座湘西乡城。袁世凯死后的军阀割据,又让湘西再度成为群雄竞逐的对象。
能从这片乱世中趁势崛起的军头,都毫无疑问是果于杀伐的狠角色。沈从文所追随的筸军头领陈渠珍就是个中翘楚。尽管沈从文对陈渠珍的印象颇佳,在他的“书房里,有四五个大楠木橱柜,装着百余轴宋至明清字画,还有几十件铜器,一大批碑帖和古磁(陶瓷),以及十几箱书籍”,《边城》中“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极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的赞美也可以说归于这位军头的军政手腕。不过,他同样也是一个狠角色。
沈从文想必没有读过这位军头的回忆录《艽野尘梦》,不然他一定会被这位军头在辛亥革命时死里逃生的惨酷经历而深深吸引。革命爆发时,驻守西藏的陈渠珍为了避免被当地乱兵裹挟,带兵万里返乡,深入大漠,粮食断绝,追随士兵日有死亡。在一天中午,陈渠珍突然听到士兵哗变的声音,前往探视,才发现“士兵杨某,昨晚死于道旁,今日,众饥不可耐,乃寻其遗骸食之。殊昨晚已为狼吞噬几尽,仅余两手一足,众取回燔之,因争食詈骂也”——陈渠珍率领的就是这样一支因饥饿丧失理智的虎狼士兵回归乡里,在历经这一切死生的残酷试炼,他最终能凭借武力在湘西构建自己的独立王国,麾下有着怎样视生死如草芥的军队,也就不足为怪了。
《艽野尘梦》,陈渠珍 著,任乃强 注,版本: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年3月。
沈从文就曾和一个土匪改业的士兵同宿一室,这个昔日的山大王与他快乐地分享自己杀人、烧房子和强奸妇女的种种犯罪记录。这是一堂古怪的课程,未来也会成为沈从文小说题材最擅长的质料:“我从他那种爽直说明中了解那些行为背后所隐伏的生命意识。我从他那儿明白所谓罪恶,且知道这些罪恶如何为社会所不容,却也如何培养着这个坚实强悍的灵魂。我从他坦白的陈述中,才明白用人生为题材的各样变故里,所发生的景象,如何离奇,如何眩目。”
这位大王的下场是因为企图重新上山落草而被同样是帮会出身的司令官张子卿下令枪毙。在被枪毙前,这位大王从从容容地和兄弟们道别再见,又对司令官说:“你真做梦,别人花六千块钱运动我刺你,我还不干!”
沈从文没有见到大王被处决的那一刻,他在当天下午登船回到保靖,护照上原本有他和这位大王的名姓,“大王那一个临时用朱笔涂去”。至于那位“帮会出身、温文尔雅才智不凡的张司令官”,沈从文也记下了他的下场:
“(他)同另外几个差弁,则三年后在湘西辰州地方,被一个姓田的部属客客气气请去吃酒,进到辰州考棚二门里,连同四个轿夫,当欢迎喇叭还未吹毕时,一起被机关枪打死,所有尸身随即被浸渍在阴沟里,直到两月事平后,方清出尸骸葬埋。刺他的部属田旅长,也很凑巧,一年后又依然在那地方,被湖南主席叶开鑫,派另一个部队长官,同样用请客方法,在文庙前面夹道中刺死。”
电影《边城》(1992)中,一群小孩子划龙舟。
启程的作家
亲眼见证了和听闻了如此多死亡故事,因此,也就无怪乎死亡会成为沈从文笔下最常见的景观。从某种程度上说,死比生更能驱动这位作家手中的笔,沈从文的笔下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担着父兄脑袋的孩童,沿着山路走回家中(《黔小景》)。小孩子的尸骸被弃之道旁,任狗啃食(《泥涂》)。更有些惹人寒毛与肠胃都同时不适的诡奇故事,比如他的名作《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沈从文先是描述了“血迹殷然的地方,四具死尸躺在土坪里,上衣已完全剥去,恰如四只死猪。许多小兵穿着不相称的军服,脸上显着极其顽皮的神气,拿了小小竹竿,刺拨死尸的喉管。一些饿狗远远的蹲在一旁,眺望到这里一切新奇事情,非常出神”,而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同时为号兵和豆腐老板觊觎美色的女子,无缘无故地吞金而死。这位女子美丽的尸体,则在一个月色优美的夜晚,被挖了出来,安放在洞中的石床上,“地下身上各处撒满了蓝色野菊花”。
蓝色野花也同样出现在他的自传中,那是在他行伍生涯中由堆砌的头颅和喷溅的鲜血组成的平常的一天,他怀着莫名的心情,走到杀人桥上去看。在横陈的尸骸旁,他看到:
“不知是谁悄悄的在大清早烧了一些纸钱,剩下的纸灰似乎是平常所见路旁的蓝色野花,作灰蓝颜色,很凄凉的与已凝结成为黑色浆块的血迹相对照。”
死亡可以像砍头一般粗暴,也可以像用脚踢人头一般戏谑,更可以像尸骸旁的蓝色野花一样充满了罗曼司的哀伤。死亡究竟对沈从文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阅读沈从文笔下的死亡,会感到那是一种几乎毫无寓意般的平铺直叙的描述,语言足够精准,但也足够淡然,仿佛那只是他眼中或笔下的日常公事,既不含太多的好奇,也不含过分的讽刺。我们可以想见,同样的情景如果由鲁迅或是别一个同时风头正炽的左翼作家来写,会写成怎样的情景,他们定然会着力描述刽子手的残暴与看客的麻木,以此嘲讽社会整体的不公不义与民族性的堕落。
电影《边城》(1992)中,翠翠送二老傩送上岸。
但这一切在沈从文的眼中和笔下,都是如此寻常,如此不疾不徐,不必大惊小怪——但如果真的不必大惊小怪,他也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书写死亡的场景,甚至还在诸如《龙朱》中把它描写得如此凄美,在《菜园》中又描写得如此怅然。恰恰相反,死亡可能是沈从文所抓住的最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甚至比他笔下那些勃然旺盛的生命更加重要。以至于他不得不采取一种庄严到寻常的态度去面对死亡。就像他当年被裹在竹簟子里,等待被装进廊下那口小小的棺材时一样——或许正是在那时那刻,死亡在他的耳畔呢喃了一些唯有他才能听懂的秘密,在日后他成长的日子里,又不断地把这个秘密反复地诉说给他。
这秘密或许不止于和他讲过,也和许许多多的人讲过,只是唯有他才能理解,并且以他的方式书写出来。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作者:张新颖,版本: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2月。
“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或许是已经看过了这死亡的无常,也或许是已经听懂了死亡的呢喃。在见过了革命的流血,行伍中无意义的杀戮,沈从文再度与死亡擦肩而过,“一场热病袭到了身上,在高热糊涂中任何食物不入口,头痛得像斧劈,鼻血一碗一滩地流。”他足足耗费了四十天才从这场几乎夺取他生命的恶疾中恢复,而就在他自己死里逃生后不久,他的一位“平时结实得同一只猛虎一样的老同学”陆弢,仅仅是为了同一个朋友争口气,泅过宽约一里的河中,却在小小疏忽中被洄流卷下淹死了。
“我去收拾他的尸骸掩埋,看见那个臃肿样子时,我发生了对自己的疑问,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边去饿死,有什么不同?若前些日子病死了,连许多没有看过的东西都不能见到,许多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无从走去,真无意思。我知道见到的实在太少,应知道应见到的可太多,怎么办?”
于是,他决定离开那里,离开他的家乡,他所熟悉的这片生死场,去踏上一片新的旅程。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将会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也不知道自己将经历何等跌宕起伏而富有传奇性的一生,这一生于他而言,仅仅是活着,就足以耗尽全部的生命的热诚、毅力与全部的智慧,情感以及——人类自出生以来便怀有的无穷无尽的欲望,去投入这条人生的长河之中。
但无论如何,那条生与死的缆绳,终归被他自己握在了手中。
于是,这个乡下人离开了,来到了北京。“提了一卷行李,出了北京前门的车站,呆头呆脑在车站前面广坪中站了一会儿。走来一个拉排车的,高个子,一看情形知道我是乡巴佬,就告给我可以坐他的排车到我所要到的地方去”。在北京西河沿一家小客店的旅客簿上写下——“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边城》
电影《边城》(1992)的结尾,她在渡船上,等待他回来。
文/李阳
编辑/朱天元 申婵
校对/薛京宁 刘军
期待两年的魔兽新资料片重磅上线,还有多少人在备战?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本周又会有哪些好玩的新游戏等着我们呢?一起来看看吧。
【本周热点更新】
划重点:《魔兽世界》“巨龙时代”完整内容11月29日正式上线
本周11月29日,《魔兽世界》10.0版本“巨龙时代”就将正式上线,巨龙回到了艾泽拉斯,但在这片土地开始愈疗之时,新的威胁已经崛起,玩家将会在该版本中玩到最新资料片的完整内容。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游戏临近关服,国服《魔兽世界》已经在11月23日关闭了战网以及客户端内的充值服务和用户注册入口,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仍未购买月卡补足时长的玩家,会在游戏时间耗尽后“提前停服”。
看如今论坛中玩家们一片哀嚎的样子,想必有不少人都没能及时续费,这次的巨龙时代版本应该是很难正常体验到了。
划重点:《流放之路》新赛季“永生禁域”发布会12月2日开启
在本周五12月2日凌晨3点,《流放之路》将会召开S21赛季“永生禁域”的全球发布会,届时将会为玩家公布新赛季的具体新增内容。
划重点:《斯普拉遁3》将于12月1日开启全新赛季 发布新目录、新增武器等内容
任天堂在官网宣布,NS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斯普拉遁3》将于12月1日正式开启全新赛季「2022 冬 Chill Season」,并公开了新赛季预告。
据了解,《斯普拉遁3》计划在发售开始的2年内,每3个月发布1次新目录。而在发布新目录的同时,也会新增武器等内容。
此次新赛季,像温泉街、住宅区那样的场地,还有未公开的全新武器将会登场,值得玩家期待。
另外,鱿鱼们居住的城镇将受到鲑鱼迫近的「大型跑」,计划于下个赛季开始公开。官方将于日后的续报中公开详情,感兴趣的玩家可以保持关注。
划重点:《糖豆人:终极挑战赛》12月1日将推出联动《海绵宝宝》套装
在上周,《糖豆人:终极挑战赛》正式开启了第三赛季,由于该赛季的主题是深潜海底,所以与新赛季同步公布的还有与知名海底动画《海绵宝宝》的联动皮肤套装。
从本次活动的宣传中可以看到,联动的皮肤套装包括了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蟹老板以及温蒂共五个皮肤,并且还原度都相当的高,感兴趣的玩家一定不要错过。
划重点:11月29日《霸王大陆》将开启不删档测试
不久前,北京锐我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韩国知名游戏公司网禅达成合作,获得《霸王大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IP授权,而在11月29日,这款游戏就将正式开启不删档测试。
《霸王大陆》是一款史诗风格大型多人在线3D角色扮演游戏,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大型网游之一,曾经被评为最受关注的网络游戏,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超百万玩家的追捧。
《霸王大陆》国服也曾风靡一时,好评如潮,受到玩家的一致认可,虽然《霸王大陆》的国服已经关闭多年,但玩家对这款游戏的热情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此次经典作品的回归想必也会引来不少玩家的关注吧。
划重点:新职业登场!《战锤40K:审判官-殉道者》新DLC11月28日上线
开发商Neocore宣布为动作RPG游戏《战锤40K:审判官-殉道者》推出新的DLC。DLC为游戏增加了一个新的可玩职业——Sororitas,这位新的宗教审判官有着战斗修女的背景,为宗教裁判所带来了急需的支持和新的战斗方法。
Sororitas以其坚定、坚定的信仰而闻名,这也将转化为新的游戏机制。她的“信仰行为”是独特的授权能力,她甚至可以转化为一个具身圣徒,使用非常强大的特殊攻击。在这种状态下,玩家可以施放圣事,直到他们的信仰(职业专属资源)耗尽。
《战锤40K:战锤40K:审判官-殉道者》Sororitas职业DLC预定于11月28日在PC上发布,稍后登陆主机平台。
【本周新游发售】
划重点:《木卫四协议》发布上市宣传片 将于12月2日正式发售
在12月2日,第三人称生存恐怖游戏《木卫四协议》将正式发售,游戏登陆PC、PS4/5、XboxOne、XSX/S平台。
《木卫四协议》是一款剧情推动型第三人称生存冒险游戏,由《死亡空间》之父Glen Schofield制作,一直以来被称为《死亡空间》精神续作。
游戏中玩家将扮演雅各布·李,他受命运的捉弄被关进了木卫四中安全等级最高的黑铁监狱。在同狱犯人变成极为可怕的怪异生物那一刻起,整个监狱便陷入了混乱。为了生存下去,雅各布必须不断战斗来保证自身安全,并逃离黑铁监狱,与此同时还要揭开木卫四中暗藏的可怕秘密。
划重点:《战锤40K:暗潮》发布概述预告视频 11月30日即将上线
在11月30日,FatShark旗下的新作《战锤40K:暗潮》将正式发售,游戏将会登陆PC、XSX/S平台,并支持中文。
《战锤40K:暗潮》由深受玩家喜爱的多人合作游戏《战锤:末世鼠疫》系列开发商制作,是一款4人合作游戏。游戏故事发生在 Tertium 之巢,玩家将和伙伴合作一起在全新的冒险中对抗成群的敌人。
玩家可以在狂信徒、帝国老兵、灵能者、欧格林四种原型中选择自己的角色。而除了原型外,游戏还有不同职业可选,跟原型搭配可以进一步细化游玩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末世鼠疫》的玩法类似战锤世界观下的类“求生之路”RPG,其中包括了刷装备、刷武器以及面对大量怪物潮的玩法,感兴趣的玩家不妨尝试一下。
划重点:《极品飞车22:不羁》将于12月2日正式发售
随着最近《极品飞车22:不羁》两段试玩实机演示泄露,游戏的画面风格以及部分玩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极品飞车22:不羁》是一款赛车类竞速游戏,背景发生在虚构的芝加哥湖岸城,游戏将融合动漫元素且更年轻化,比如车辆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火焰、烟雾和速度线等动漫特效。
游戏将于12月2日正式发售,登陆PS5、XSX|S和PC平台。
划重点:《王权》系列新作《王权:三国》发布 11月29日上线
近日,开发商Nerial与发行商Devolver正式公布了《王权》系列新作《王权:三国》的新预告片,本作预计将于11月29日正式上线,游戏登陆iOS与安卓平台。
本次的新作《王权:三国》的游戏背景相信各位玩家看到名字就知道了,游戏的灵感来自深受喜爱的中国史诗《三国演义》,它将代领玩家进入汉朝动荡的最后几年。
玩家可以通过简单的滑动操作,进行谈判、关系和战略联盟,在新的在线多人卡牌战斗系统中对抗传奇人物或与朋友争夺领土。
划重点:《漫威午夜之子》将于12月2日上线发售
漫威旗下新作《漫威暗夜之子》将于12月2日上线Xbox Series X|S、PS5和PC平台。
《漫威暗夜之子》结合了丰富的故事、复杂的角色关系、角色扮演游戏的个性化和进程与卡牌战术游戏的战术策略和战斗机制。故事背景在漫威宇宙黑暗的面,玩家将与传奇的漫威超级英雄和危险的超自然战士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一同对抗世界上最大的威胁——莉莉丝和上古冥神的恶魔力量。
此前游戏也公布了大量的新英雄,游戏玩法属于卡牌类与战棋的结合,感兴趣的玩家不妨下载体验一下。
【本周热点事件】
划重点:任天堂手游《失落的龙约》 11月30日正式停服 主线剧情已完结
任天堂旗下知名手游《失落的龙约》将于11月30日正式停服。
《DragaliaLost~失落的龙约~》是任天堂与Cygames共同开发运营的一款角色扮演类手游,2018年9月27日上线安卓和iOS,游戏支持中文。作为推出的第四款手游,该作与CyberAgent(旗下有《赛马娘》等游戏)联合开发。
好在游戏的主线剧情在2022年7月追加的最终章里已经完结,也算是有了个善终。
【本周热门影视剧】
划重点:本周《灌篮高手》《海贼王》《三体》多部动画电影将相继上映
12月1日,《海贼王》最新动画电影《海贼王:红发歌姬》将会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届时玩家便可在影院中看到草帽团与红发团展开的梦幻联动了。
在12月3日,《灌篮高手》的完全新作剧场版动画也即将在日本上映,目前该动画并未有太多的爆料,预告片也只有樱木花道一个人投球的场景,不过这个经典作品的新作想必大家也都不会错过。
与此同时,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国产动画《三体》也将在12月3日正式开播,这部备受读者好评的经典科幻巨作改编而成的动画究竟水准如何,大家也可在开播后一探究竟。
网易海外偷偷搞事对标腾讯?8月游戏高产月,外服多人端游推荐
17173新闻原创
今年的夏天真的是热到形容,甚至热到连空调因为太热罢工。酷暑的高温当然就让户外活动变成了一种高危行为,在家吹着空调玩游戏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了。8月即将上线的游戏类型还是很丰富的,有友尽的做饭游戏、有紧张刺激的赛车对抗、有无脑射爆的射击游戏、有打猎钓鱼的模拟类游戏,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游戏吧!
《Stella Fantasy》:韩国区块链版原神
上线时间:2022年8月
上线地区:全球
从《原神》火了之后,各大厂商们纷纷发现了二次元游戏的潜力,无论是个什么游戏都想来蹭蹭二次元,妄图分一杯羹。近日,韩国公司Ring Games就搞出一个神似《原神》的幻想风格的二次元游戏《Stella Fantasy》。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游戏还是一款二次元区块链游戏,预计8月底在全球率先上线PC版本(手机端得等到年底)。
玩法上《Stella Fantasy》融合了副本战斗、家园建造、采集与锻造等元素,喜欢PVE的玩家们能通过单独挑战副本获得奖励,也能组队对抗强大的BOSS。除了PVE之外,游戏中还内置了一些让玩家之间竞争的内容。例如玩家在单人活动副本、PVP、以及PVE团本中都有排名系统,排名高的玩家在赛季结算时能获得大量奖励。
当然,除了传统的玩法,区块链才是这款游戏最大的亮点。在《Stella Fantasy》中,角色、符文(Rune)、装备、道具甚至就连自己的家园岛都是能够交易的,而游戏价值较高的是一种叫做SFTY的虚拟货币,届时SFTY货币可以直接提现。
《萤火突击》:网易对标腾讯之作?
上线时间:2022年8月4日
上线地区:全球
这段时间国内玩家对于腾讯类《逃离塔科夫》玩法新手游《暗区突围》应该都耳熟能详了,毕竟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事实上,除了腾讯外,国内的另外一家游戏大厂——网易,也同样开发了一款同类型的游戏。在8月4日,这款名为《萤火突击》的游戏将在Steam平台推出,虽然其实就是手游的模拟器版本。
在游戏中,玩家将成为成为萤火虫特遣小队的一员,在Lost Light的世界里揭开禁区背后的险恶阴谋。玩家可以探索地图搜集物资,也可以直击敌人掠夺装备。在秩序崩塌、危机四伏的封锁区中生存下来,探索幕后真相吧!
游戏高度还原了真实枪械的物理构造和材质表现,追求最好的枪械展示表现。高自由度的改装,12个改装部位,上百种改装零件,你可以从几百种改装方案中选择最适合的,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当然,系统也会给你推荐配装方案,实现一键配装。
玩家可以选择全副武装进入战场,四处扫荡,满载而归;也可以选择轻装上阵,避开强大敌人,小赚一笔;甚至不需要击倒任何对手,只要找到逃离点,就能满载而归。一切战场中的战术都由玩家选择。
通过从战场中搜集物资,升级设备,玩家可以将地铁废墟改造成功能越来越齐全的避难所。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玩家进行自由交易,出售多余战利品,购买短缺物资。甚至不用在战场出生入死,只需要通过交易,就让自己在封锁区的生存拥有一份保障。
《涡轮高尔夫赛车》:开车打高尔夫?
上线时间:2022年8月4日
上线地区:全球
《涡轮高尔夫赛车》是一款街机风格的体育竞速游戏,最多支持8名玩家在线游戏。玩家要在游戏中驾驶涡轮动力赛车,在惊心动魄的冲刺中切球、推杆和粉碎巨大的高尔夫球,击败好友,到达终点。
加入未来派赛车运动,以令人振奋的新方式与好友一起开球,感受快节奏街机风格赛车的刺激。开着增压赛车完成跳跃、翻转、滑行助推和冲刺等动作,成为第一个击球入洞的赢家。
在大奖赛风格的比赛中与多达八位竞争对手同场竞技。命中助推垫可以加速超越对手,利用秘密隧道可以智取对方,或者也可以发射导弹,阻止对手前进。解锁并装备超级核心能获得竞争优势。可以将球打得更远、让球飞得更快,也可以使用震地、重力球和翻滚等独特能力。利用各种各样的动力核心,找到自己的本源能耐,智胜自己的好友。
可以自定义自己的赛车和球,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车身喷漆有无数种选择,而且还可以更换车轮、扰流板、防护车身和助推器。充分利用地形,飞越助推垫,然后沿着球道向下飞去。途中要避开深草区和沙坑。可以打出弧线球,绕过树木,穿过峡谷,一路直冲向果岭。
《PlateUp!》:没有朋友
上线时间:2022年8月4日
上线地区:全球
友尽游戏《煮糊了》相信不少玩家都接触过,在8月4日一款类似玩法的新游戏《PlateUp!》即将在Steam平台发售。
《PlateUp!》将混乱厨房和餐厅管理的元素与战略规划和发展相结合,使玩家得以烹饪出一道独一无二又有趣的Roguelite菜肴。最多可供四名玩家白手起家打造并经营餐厅,体验包括选择餐盘、购买并放置电器等设备,其中的一些还可被连接起来,帮助您打造超棒的自动化厨房——让它能更好地为客人们服务。
玩家还可随意设计他们的餐厅,并能在各个班次间为餐厅拓展和开发——在此过程中还能解锁额外内容和挑战经典合作烹饪玩法,并带有各种主菜、配菜、酱料、浇头、甜点和开胃菜。玩家需要选择装备、布置厨房、编撰菜单然后端上菜肴。从热腾腾的汤品到爽口的沙拉,从鲜嫩的牛排到馅料十足的馅饼,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口味。
玩家可以选择与自己的好友一起合作,让自己的团队就像是一台上好油的机器一样顺畅运作,或自己一个人单干树立名声。达成目标并在全新的地点将连锁餐厅送至更高的境界,同时为玩家带来全新的解锁和升级
《巨击大乱斗》:为什么想到了奥特曼?
上线时间:2022年8月5日
上线地区:全球
《巨击大乱斗(GigaBash)》是一款多人战斗擂台游戏,有着受特摄片启发的巨型怪兽,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震天动地的特别攻击,以及可以完全摧毁的擂台场景。
《巨击大乱斗》集合了《能量宝石》、《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以及《怪兽大激战》这类经典大作的创意和混战,以怪兽电影规模的方式呈现。选择狂暴的巨型怪兽或是猎杀怪兽的机甲,从天堂召唤雷电到无线电塔作为棍棒,又或翻滚成一个巨大雪球。达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可以进化成令人闻风丧胆的极巨化形态。
自远古时期英雄消灭了巨型怪兽后,人类从被恐惧所支配的混沌时代中解放,从此他们便生活在没有怪兽破坏的地球,也孕育了无数的文化与生命,逐渐遗忘那个曾经被视为噩梦的时代,直到那一天。。。
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毫无预警下唤醒了在世界各地沉睡中的怪兽,也同时唤醒了人类基因中最古老的恐惧,世界毁灭再次进入倒数阶段。与家人朋友们一起操控着巨型怪物和英雄尽情对战吧。游戏支持同屏最多四人对战。在具有世界各地特色的场景里,互相争斗,然后成为场上唯一的王者。
《Rumbleverse》:Epic全新大逃杀游戏
上线时间:2022年8月11日
上线地区:全球
在2021年,Epic Games和钢铁银河工作室(Iron Galaxy Studio)一起展示了他们对“大逃杀”类型游戏的新作《Rumbleverse》。游戏最初原定于2022年2月发售,随后为完善游戏内容宣布跳票,目前官方已经正式宣布游戏将于8月11日在Epic平台上线。
《Rumbleverse》是一款卡通画风的摔跤大逃杀游戏,游戏支持40人乱斗大赛游戏,在这里下一个冠军可能就会是你。你将扮演一位Grapital City的居民,带着你的专属气质,向着胜利一路战斗!
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拥有自己的招式,也可以通过打碎箱子获得各种战斗道具。玩家可以通过混合搭配数百种独特物品来自定义自己的斗士,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从大炮中发射升空落到街道上,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场。玩家可以自己选择落地位置,但是请注意——无论是转角还是摩天大楼的楼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混战!同时每一轮都有新机会发现新招式和新加成,让你在追逐荣耀的路上如虎添翼。
《幻塔》国际服:不知道老外在Steam上会玩吗?
上线时间:2022年8月11日
上线地区:全球
《幻塔》故事发生在“艾达星”上,这里有着一群原住民,他们的科技水平很发达,但随着资源即将消耗殆尽,为了能够保证资源的永久供应,建立了幻塔。虽然资源问题得到了解除,但没想到的是幻塔在某一天坍塌了,随之引起的辐射、瘟疫,让美丽的艾达星变成了末世废土,各种辐射怪物的乐园。
灾难来临时登上幻塔的人幸免于难,而在地面上的人却经历了这突如其来的浩劫,幸存下来的人们建立了名为“艾达之子”的组织。而在幻塔之上的多是高高在上的人,灾难之后他们还想着重新控制幸存下来的人,建立了名为“海嘉德”的组织,但他们的行为引起幸存者的不满。这是一场“艾达之子”与“海嘉德”的抗争。玩家将扮演一名“拓荒者”,随着剧情的发展与变异生物和敌对势力战斗。
《魔灵召唤:编年史》:《魔灵召唤》手游
上线时间:2022年8月16日
上线地区:韩国
《魔灵召唤:编年史》是款以《魔灵召唤》IP为基础开发中的手游,把《魔灵召唤》的核心玩法“召唤兽系统”移植到了MMORPG类型中,提供差别化的探险及战斗。
游戏描述了《魔灵召唤:天空之役》70年前的故事,玩家作为召唤师登场,体验和召唤兽一同展开战略战斗和手动游戏的乐趣。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副本、PVP、组队、做任务、采集、钓鱼、料理等具备MMORPG类型魅力的多种玩法来体验《魔灵召唤》,还将支持手机版和PC版的联动。
游戏中,玩家可以最多选择3种特色的游戏角色,每款角色可最多使用3只召唤兽体验实时战斗。同时,游戏还支持角色之间共享召唤兽及资源,提供多种游戏乐趣。
《猎人之路》:狩猎模拟器
上线时间:2022年8月17日
上线地区:全球
《猎人之路(Way of the Hunter)》是一款狩猎模拟器,由Nine Rocks Games开发。玩家将在美国与欧洲的广阔开放世界中进行拟真探索,在风景如画的自然栖息地中发现栩栩如生的动物,并使用各种细节逼真的武器狩猎它们。玩家既可以在主线剧情中面对道德狩猎的挑战,亦可在合作模式中与朋友一起享受完美的狩猎之旅。
游戏中拥有数十个细致入微的动物物种,再加上栩栩如生的生态行为,为玩家打造出身临其境的狩猎体验。游戏中提供了高亮标记、血迹分析、射击回放与子弹视角,能够帮助玩家像专业人士一样狩猎。根据诸如体格与年龄等多种因素,还能够生成独一无二的鹿角与犄角奖杯给玩家收藏,同时玩家也可以通过子弹视角查看射击回放。
《黑道圣徒:重启版》:恶搞版GTA又来了
上线时间:2022年8月23日
上线地区:全球
上年纪的老玩家对于《黑道圣徒》系列肯定不会陌生,在2021年的科隆游戏展上,《黑道圣徒》系列时隔8年公布了自己的新作《黑道圣徒:重启版》。如今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等待,《黑道圣徒:重启版》即将于8月23日在Epic平台正式发售
《黑道圣徒:重启版》故事地点发生在美国西南部,这里有乡村沙漠社区、繁华的都市街头和霓虹灯闪烁的小巷。玩家可以驾驶汽车,摩托车,飞行衣和更多途径探索。本作将会延续一贯的“恶作剧”风格,联机合作模式也将回归,并且支持跨平台游玩。
在一个充斥着犯罪的世界里,一群年轻的朋友展开自己的犯罪事业,力图白手起家并成为一方之霸。玩家身为未来的老大,在妮娜、凯文和伊莱等人的帮助下,将会创立 "圣徒",对抗豹子帮、偶像派及马歇尔等敌对势力,在圣多伊列索的街道上打造属于自己的帝国,争夺这座城市的主导权。
玩家将体验到《黑道圣徒》系列有史以来最大最棒的游戏场景:圣多伊列索这个独特的广阔世界造就了狂野、超乎想象的沙盒舞台,其中充满惊心动魄的副业、犯罪事业和各种震撼力十足的任务,让玩家靠着枪法、驾驶技术与翼装,一路攀上犯罪界的巅峰。
《SD高达:激斗同盟》:开高达!
上线时间:2022年8月25日
上线地区:全球
《SD高达:激斗同盟》有来自《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中各种MS及角色登场,是一部跨越各作品世界观共同演出的新型态SD高达动作RPG作品。玩家可以运用多种武装进行爽快连击, 强化所获得机体等,完成各种挑战任务
游戏世界中正确的高达故事被扭曲,展开与原作不同的虚伪故事的世界「G:宇宙」。玩家是为了修正这世界的虚假故事,而作为率领3机1小队的共同战线的小队长,与各种MS及驾驶员一同挑战任务。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体验震撼的外观与生动的动作表现展开连击动作,连击动作可以运用MS的多种武装,体会攻击敌方机体的爽快感。外观上以在战场活动的兵器的风化效果表现,玩家可以亲手操作展现生动动作的MS。
玩家可以边修正被变更为虚假故事的历史,边亲身体验著名场景引导因名为「破史」的现象而扭曲的「高达」故事回归正史。穿梭于各种「高达」的著名场景,开发并获得新的MS。
同时玩家还可以和朋友一同奔驰战场,以多人游玩挑战任务!玩家所面临的各种任务,可以与僚机一同共3架机体出击。多人游玩时,可与其他2名玩家合作,3人一起进行游戏。
《Scathe》
上线时间:2022年8月31日
上线地区:全球
《Scathe》是一款战斗激烈的传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里你将手持大型枪械,对抗巨型恶魔。玩家将会在游戏中扮演 Scathe,是由神圣创世神在地球上铸造而成的地狱军团的执行者。
就像之前死去的战友一样,玩家需要在精心制作的迷宫里,对抗密布其中的恶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准备好拿起武器,释放主角的无尽怒火吧。凭借 Scathe 的蛮力和急速清除地狱中最怪异的可憎之物,同时寻找地狱之石并击败看守它们的强大守护者。
玩家的任务很简单,收集地狱之石并逃离迷宫,玩家需要在纯手工打造的多个区域中熟练穿梭来选择自己的路线。无尽的子弹和无数恶魔遍布于地图的各个角落,玩家需要利用 Scathe 的惊人速度粉碎自己的敌人和来袭的火力。利用 Scathe 疯狂强大的武器库撕裂你的敌人,每件武器都配备了毁灭性的副射击效果。使用 Hot Hatch 喷出地狱之火,或使用弓刃来斩断无尽的恶魔。
《Scathe》将支持完整的跨平台在线多人游戏,在这里玩家可以随时加入和退出。游戏最多支持召集三个好友加入战斗。但是要明智选择你的战友,因为在《Scathe》中,所有人共享同一个生命池。
《荒野的召唤:垂钓者》
上线时间:2022年8月31日
上线地区:全球
《猎人:荒野的召唤》的游戏创作者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颠覆性钓鱼体验!在辽阔的开放世界尽情探索,找寻绝佳钓鱼点。单人游戏或与好友一起,尽享在开放水域钓鱼的乐趣。赶快出发,踏上钓鱼大师的成长旅途。
《荒野的召唤:垂钓者》的世界遍布风光旖旎的钓鱼地点,可徒步探索,或是驾驶越野车前往,甚至还能驾着小船穿过辽阔的水域。按自己的节奏,穿梭在生机勃勃的世界中,探索蜿蜒曲折的河流、雄伟耸立的山峰、绿松石色的清泉、史诗级徒步路线,还有点缀其中的隐秘池塘。垂钓途中会经过独具魅力的前哨站和高耸的瞭望塔,在湖上享受一个闲适的夜晚,或是沐浴着日出晨光,喜得丰收。
无论应对的是凶猛的大口黑鲈还是难缠的山地柱白鲑,在《荒野的召唤:垂钓者》中玩家都可以轻松挥杆,享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钓鱼快感。每种鱼类都有其独特的行为和特征,挥杆钓鱼时要仔细考虑它们的特点,做出合适的动作。再结合上能真实模拟水温、水深、海拔等数据的系统设置,用来确定鱼群的位置,让每一次捕获都令人终身难忘。
除了可以单人游戏,也可随时与好友结伴游戏,一同探索辽阔的开放水域,用全新方式体验钓鱼快感。探索开放世界,结识其他钓鱼者,一起踏上难忘的冒险之旅!
深度|为什么AR有确定的未来?AR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编辑导语:随着科技的发展,AR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等。本文作者分析了AR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讲述了AR娱乐、AR社交、AR技术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一起来看。
是否有人想过退休之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我们寿终正寝后的墓志铭上,你希望别人用什么关键词描述你?
这是终局思维。举个例子,如果你希望别人用「有爱」来概括你,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多做能帮助弱势人群或其他能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用终局思维去引导当前的产品计划,也是很好用的产品思维模型。用另一种说法描述,就是「新闻发布稿」思维。大概的做法是,组织一下当你产品做出来后在开新闻发布会的那天,你会怎么介绍自己的产品,有什么亮点?消费者有啥感受?给行业起到什么推动作用?等等。用对终局的预测和期望来反推现在的产品计划。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一方面是在年底这个时间点用来审视自己从事AR行业以来的积累和贡献,另一方面是因为网上缺少关于AR与生活的深入介绍,故借此写了这篇文章。
接下来展开来聊聊:AR为什么有确定性的未来,以及AR对我们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AR的终局体验是怎么样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首先打个预防针,AR的终局是怎样的,说实话没人说得清,但如果我是一个合格的行业从业者,作为AR行业的产品人,就一定要去主动想这个事情。
一方面是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么去做,另一方面,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一定要有产品和用户共同发展之心,做的事情不光是着眼于眼前的几个产品功能和利益,也要尽自己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社会共同繁荣的义务。
在这点上非常佩服特斯拉的马斯克,他在2019年就宣布对外公开特斯拉的部分专利(这里不讨论他开放专利时附带的条款),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所以我也会在合适的时候把一些做AR软件产品的思维方法分享给需要的人,希望对推动AR行业的发展起到一点作用。
那么,AR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会用「需求、社会、技术」和「行为改变、习惯改变、观念改变」的框架进行分享。
开头先给AR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首先,本文不讨论脑机接口是否会替代用穿戴设备实现的AR,因为那还太遥远;也不讨论「Mojo x」这类AR隐形眼镜,那大概率是个忽悠人的产品,因为那没有感知现实的能力。
再者,这里讨论的AR不是在手机或Ipad上借助摄像头实现的Video See-Though AR,而是佩戴在眼前用Optical See-Though实现的近眼显示AR,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在窄视锥下观看的2D画面,后者是在较宽视锥下观看的3D画面,后者更具视觉沉浸感。
而基于手机或Ipad上用Video See-Though观看的AR,因交互方式的局限(用二维的方式实现三维的交互需求;单手交互或双手手指位移、腕不位移的交互,如下图),以及在视觉体验上没有发展的空间,因此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潮流,所以我们只讨论有未来的近眼显示AR,即AR眼镜带来的AR体验。
在Ipad上实现的video see-though AR
图为Magic leap,是optical see-though AR的形式
此图可看出交互方式。
给AR一个明确的定义后,接下来聊聊为什么AR有确定的未来?AR到底价值几何?
需求上,亘古以来,人类有三个需求永恒不变:
为达到目的而提高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
突破人体局限,实现能力的增强;
延续人类的知识和先进文化。
为什么AR能满足这三个需求?接下来一一展开来说。
从技术的角度看,人类提高效率的历史,是一部工具进化史。原始人用棍棒,农业时代用铁器,工业时代用蒸汽机。每一次工具的进化,最先解锁工具秘密的人,都会率先实现财富的巨大提升。
书写工具的发明,使识字的人得以拓展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也因此获得了别人无法获取的资源;用牛马代替人拉扯,不仅提高了速度,而且也更人道;飞机的发明不仅能让不同肤色的人能联系起来,更加速了不同地域的人彼此共享自然资源的速度,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丰富性。
二、民用飞机的出现让不同地域的人联系更紧密
回到现代,AR之前是手机,两者的定位相似。在创造出图形界面和4G网络的发展下,手机通过整合图、文、影音通讯的方式帮助人类实现高效化、情感化的交流。但是,在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情况下,手机之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感官通道是「保持联系」的关系,而不是「需时即有」的关系。
怎么理解「保持联系」的关系?因为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手机在大多数时候距离我们一臂距离甚至更远,且某些嘈杂的情境下、手机离肤状态下,我们无法及时从视觉、听觉或皮肤觉上及时获取手机通知。手机与身体的空间关系,就像在桌前的水杯,它在多数时候不占据我们长时间花注意力的关键区,而是放在桌面伸手可及之处,需时可有,无则搁之。
为什么获取信息的及时性那么重要?现代社会中,对变化的响应的及时性,能让我们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另一方面,决策所需的信息层次——及时性、丰富性、真实性和足够性,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能让我们决策的依据不至于主观和片面。
再者,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无意视盲」(还有听盲等),有时候会造成伤害性事故,这就需要有工具帮到我们及时获取被我们忽略的关键信息。这点在后文中的「AR能满足增强人类能力的需求」中会进一步解释。
手机之后是AR,对AR来说,现实是基础,增强是价值。AR眼镜 不割裂我们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同时距离我们获取信息的主通道——眼镜和耳朵 最近,只要有一个感官通道不被占用,就能及时通过屏幕光线的变化或听觉的刺激来及时获取信息。
抛开手机没能满足的信息及时性需求,说说AR之于手机满足的娱乐需求。
引用一条我们常用的产品公式:
新产品的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代成本
手机在有限的屏幕边界内提供画面显示并提供触觉反馈,而AR则能Cover之。AR不仅能提供更强的视觉刺激(3D、大屏、多屏)和有效的触觉反馈(指环/腕表/硬屏),而且能提供空间音频的听觉娱乐性和高能量交互动作的动觉娱乐性,这使AR带来的新体验能大大优越于手机本身的旧体验。
在替代成本方面,AR设备所需付出的金钱成本和手机大概率是一个等级的(因其「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的定位所决定),也就是原本换手机所需付出的价钱。
社交关系(关系成本)也很好迁移,因为聪明的硬件大厂会在底层用一种通用的用户界面打通手机端和眼镜端的同一个应用,无非新的交互方式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所以AR对手机的替代成本不算高。
根据这条公式,有着良好AR体验的AR眼镜是有着较高用户价值并能被市场接受的。
三、AR娱乐
其次,在提高生活效率这个目的上(包括安全性,保证安全性能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这里算入生活效率),AR能更好地担任生活助理的角色。
一般来说,AR眼镜上都有IMU、摄像头、地磁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眼动传感器,以后还会加上生物传感器,基于AR眼镜上的这些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无论采集的是窄频窄域的数据还是宽频宽域的数据,AR眼镜都能很好的感知、分析我们所处的生活情境并提供指导。
1. 举几个例子
1)健康助理
华为智能眼镜有个很好的健康功能,通过IMU采集一个时间段下头部的运动数据,这个窄频窄域的数据就能很好的给我们一个健康提醒,当我们长时间低头且身体没有一定的位移量时,就会收到这个健康助手类似「起身活动、转动头部」的提醒。
2)安全助理
在走路时,AR眼镜通过摄像头判断出「马路」这个对象语义和我们「正在过马路」这个情境上文,就可以通过加强对马路安全性的数据采集和判断,无论我们在过马路时注意力是否缺失,都可以及时反馈马路状况给到我们,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同样,音源是卡车,AR眼镜能识别音源方向,判断音源离用户的距离,并在AR眼镜中显示音源对象类型和音源对象的距离变化,同样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更不用说AR眼镜也能实现智能手表的摔倒检测功能。
3)个性化服务定制者
眼动数据同样非常有用。眼动的停留时长、停留对象、眨眼频率、眼动范围,结合时间、地点、兴趣、状态等个性化数据,数据丰富度是非常值得想象的。眼动数据 生物数据(如血压 汗液) 语义语调分析 表情分析 …… = 提供「比你还懂你的个性化服务」。
4)生活管家
再举个AR眼镜采集我们上下文行为动作和交互对象后做出的判断。AR眼镜通过空间定位、摄像头采集到时间段和时间点行为数据,分析到「主人在购物,双手被占用,已在前往地下一层的路上」这一问题语境,这时生活助理给一个提问给主人:“是否召唤爱车?”“是”,这时眼镜给已经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一个召唤指令。
当主人到达地下停车场时,车子已经在合适/指定的位置等待主人,当车子和眼镜小于某个通信范围,车子就打开车尾门进入「等待行李模式」。ps.当然,还有一种方案是用全场景的自动导航小车,但这也需要理解用户需求进而在设备之间产生协同。
在这个场景中,感知、收集、处理、分析、决策,有其他单一媒介可以做到同样的效率吗?暂时没想到。
四、AR社交
再者,社交场景下,除了语言,还有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表达,在2D屏幕下都只能做到有限传达,而通过AR眼镜中通过面捕、动捕的方式能更有效地传达肢体和表情语言,通过空间锚定、深度感知和场景语义的理解,能把你的Avatar很舒适地放在对方所在场景中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一种「同在」的共处感。
试想一下,你在外地工作,你们一年只见面一两次,这种情况下你最好给父母买一副AR眼镜,当你「打电话」过去时,你父母带上AR眼镜即看到活生生的你出现在他们面前。这种跨越物理空间的共处感,能让你不因工作原因而对失去对父母的陪伴而愧疚,同时对父母来说,「想念即看见」,这就是能被即时满足的「爽点需求」。多美好的样子~
情感伴侣:再者,通过空间锚定和三维显示,这位「生活助理」可以做到具像化的存在,再结合NLP,我们能跟他实现情感链接。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孤独。当用户觉得这个生活助理“懂我”,无形中硬件服务商已经实现了个性化服务,其中的商业空间值得想象。
新技术对老技术的替代,要不就是你无我有,要不就是你有我优。在「为达到目的提高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这个需求下,AR能在大多数场景下做得比手机更出色,这是AR在解决生活效率需求上跟手机相比的优越性所在。这里不过多举例,大家可以自由想象。
理想主义者中到处充满标注的现实世界
再来说说「突破人体局限,实现能力的增强」这个需求。
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都会考虑产品面临的约束,所有产品的目的几乎都是在约束内找到的最优解。人类面临的大多数约束有三种:时间约束、外部资源约束、自身能力的约束。
时间约束和外部资源约束这里不展开。什么是自身能力的约束?
大脑处理能力的局限——记忆相关的米勒定律(7 -2)、瞬间处理量、对短时变异量的处理;
人眼能力的局限——人眼是个定焦镜头,即小于对焦距离的微距对象和无法变焦查看远距对象,无法很好感知焦点外的细节,也无法看到380~780nm之外的波长,更无法看见视野外的事物;
听觉能力的局限——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
空间移动能力的局限——我们无法瞬间出现在另外一个城市;我们无法不借助工具就能够到10米高的物体;
其他局限:嗅觉和味觉不是AR的核心需求,此文不展开,除此之外,人类有限的感官数量、有限的生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肌体运动能力,还有感官通道被占用的各种情境,如开车时双手被占用。
面对人体自身的这么多约束,当科技产品能很好地延伸人的能力时,该科技产品就会被保留下来,如无人机、电视、电话,能让我们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和听的更远。
而且,自然进化无法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低分辨率物种,我们的大脑还真是被我们的感官给拖累了。也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其实是被我们的感官所束缚住了的,所以没法了解世界的真相。而能突破感官限制的输入系统,一定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而AR眼镜有着穿戴性质,某种程度上有机会成为我们的「感官」,其优秀的体验甚至会被大脑接受和默认。通过AR眼镜的各种传感器,我们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时间、空间、焦段、波段),听以前听不到的(如音道分离后定向放大目标声音和相向抵消噪音),包括增强视弱/听弱人群的能力。
甚至在某些场景下,AI能帮助我们记忆和处理部分信息。
不得不说,人类是何等幸运,在21世纪的某一天,能够感受到比祖先多得多的世界丰富性。
声明:没经过同意不得转载和用于商业用途,来聊聊需求中的最后一点,AR为何能更好地满足「延续人类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需求?
因为其数据独特性。
在AR/VR时代,现实世界的文明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物质资产组成,另一部分是由人类基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产生的数字资产组成。
物质资产难保存、移动性低、可分享性低,更别说基于物质资产能产生跨地域协作,而且大多数物质资产只有「型」和「义」(型是材料、造型,义是用途和含义),数据维度少得可怜,而数字资产不仅有「型」和「义」,还有时间数据、体三维数据、所在空间的坐标数据、交互数据等等。
如,博物馆中的一个数字花瓶,数据可包含创作者、再作者、创作思路、步骤、制作时长、成品时间、获得多少注意力、相似品、用途、被人工智能预测的可能性,其估价也根据数据维度动态变化。这些数据都可以被归档、分析、创作和协作,不仅能形成静态的知识,而且能形成动态的、可被学习的经验。
人类经验数字化后,能被AI学习,AI和AI之间还能互相学习,这样一来,人类的知识将大部分由AI来挖掘,由此人类知识的数量、丰富度和积累速度都会大大地提高。
幸运的话,在21世纪,我的遗产不仅是我留下来的能被火烧的钱财等物质,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我的经验、知识、思想、性格、兴趣,那是一副有着跟我一样的嗓音和外貌的虚拟身躯,而这些有意义的数字资产还能被我们的后代学习、优化。这可能才是我们在21世纪最重要的个人遗产。
因为这些数字资产可以通过AR的方式创造、阅览以及在云端保存,所以说,AR能很好地满足「延续人类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需求。
调侃数字资产在现代人生活中价值。还有,AR也迎合了时代发展下社会需求的变化:
物质需求满足后追求的精神满足;从真实到虚拟,再到超越现实的能力。
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底层逻辑,引用许怡然老师的一段话来解释:
原始人类跟动物一样,更多的能量都被用来帮助物质的身体获取养料,生长、繁殖,但是人体需要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人体对任何物理刺激都有很强的负反馈设计,不可能无限制的循环。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神经就自然的开始需要更多的精神刺激,这就是人类对虚拟世界内容的需求本质来源,而脑神经的构造对这种需求的刺激反馈机制相对限制低很多,在能量足够的情况下,能够循环无数次,这就是为什么人的精神享受可以绵绵长长,无穷无尽的原因。比如吃甜品能让我们快乐,但是吃的太多,很快身体就有负面反应了,让我们觉得继续吃下去已经食之无味了,再多吃你就得吐了,可是看有趣的书、电影、电视、玩游戏,你可以持续获得快乐。所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的内容,是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市场。在科技发展到能够基本上靠非人力的自动化工具,就能给人体提供基本物理生存所需的足够的物质基础的时候,人类肯定会走上更多的虚拟化生存的道路。到那时,人类将会花更多的时间呆在虚拟世界里,对满足精神需求的内容的追求必然会无限制的继续增加,同时为这些内容付出最多的消费。
所以,总结一下需求和社会这部分,用一条公式来总结判断AR眼镜的成功概率:
产品成功概率 =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使用障碍
AR眼镜的成功概率 = 解决了「为达到目的而提高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突破人体局限,实现能力的增强;延续人类的知识和先进文化」三个重要问题 – 「金钱成本、学习成本、隐私成本」三个使用障碍。
前面分析过,不算高的金钱成本和学习成本让使用AR眼镜没有过高的使用障碍,相信在设备方、应用提供方、数据服务商等多方努力下能慢慢削弱用户对隐私的芥蒂。
五、再说说技术
既然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现代生活的需求转向都让AR有着出现并存在的巨大价值,那AR的技术发展能否支撑其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么多的传感器,这么强的算力需求,怎么把这些硬件能力集成在薄薄的镜腿上,进而实现轻便化眼镜形态?
先说结论:需要时间。
理想的AR眼镜体验是怎样的?
作为穿戴设备,要有以人为本的舒适的穿戴体验。普通眼镜25-40g,AR眼镜同样要做到60g以内才能支撑用户全天候、全场景地佩戴;
作为近眼显示设备,要有视觉沉浸感,这样就要有几乎能覆盖双眼视野的显示区域;要有好的AR体验,就要有物理沉浸感,光照(尤其是阴影,即黑色)、遮挡、力、对物理变化的反应;
作为全场景的基础硬件,要有能在户外看清楚的高亮度和宽色域,同时有着长续航、低功耗的特点,交互方式还需保证高可靠性;
作为智能生活助理,AR眼镜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输出同样要出色,也就是AI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一样不能落后;
在个性化时代,要有着能对眼镜外观个性化选择和改造的余地。
综合来说,一副有着理想AR体验的AR眼镜需要把电池、芯片、PCB、光机、扬声器、只会越来越多的传感器等零配件集成在薄薄的五六毫米厚的两个镜腿上,同时兼顾散热、安全、零件微型化和整机轻便。
这需要轻便材料的突破、零件微型化工艺、电池技术的突破、MEMS光学方案的突破及可量产性的保证、物联网的普及(AR本身就是链接一切)、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可靠(边缘云、5G成熟并规模化的结果。
因为AR的长续航需求所以很难做到所有数据本地化处理,如何做到预测、讨巧处理和及时分发)、AR云的建设、底层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支撑(实现虚实融合的物理沉浸感)、以及一个基于手指的交互硬件和交互动作的定义,以上所有技术成熟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才能让AR眼镜有成为一个平民级的基础设施的能力。
你可能会问,什么时候能实现这样比较理想的AR体验?
只能说没有一个可量化的时间点,当这些技术ready后,我们可能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已经不习惯于没有数字痕迹的现实世界。
这是AR的技术部分。企业在这个技术生态位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就能有光明的前景。
再说一点,科技影响社会的规律,一般都是从「行为改变」到「习惯改变」再到「观念改变」。
AR改变的行为是:我们开始利用智能眼镜来提高生活效率;
AR改变的习惯是:我们习惯了戴AR眼镜来交流、协作以及与现实世界交互;
AR改变的观念是:以前我们戴眼镜是为了看清现实世界,现在我们戴眼镜更多是为了看清数字世界。
这是AR眼镜作为重要的科技产品影响社会的规律体现。
人类社会在未来会虚实相融 而现实是,AR的产业化之路颇艰。
AR要进入C端,就要找到一个稳定、可靠的核心能力向下找场景,这个场景如果不是痛点/痒点/爽点,那大概率是个不痛不痒的「AR 」场景。
所以AR的第一个Killer scene是什么?一定是在情绪价值上深挖。
顺便提一下,网上那些通过后期合成出来的AR效果视频,满世界充满了图像化的标注,这或许是AR令人兴奋的样子,但这一定不是AR能与用户长期共处的方式,毕竟,能最小化用户注意力的技术才是好的技术,最好的用户界面是无界面。
深挖用户需求就能知道,用户要的不是锤子和钉子,也不是要墙上的洞和画,而是画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所以在AR中,在用户无目的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有目的时根据用户目的提供合适的信息,这种人机共处方式才是有亲和力、舒服的、能长期共处的方式。
好了,AR在人类的三个需求上、社会需求转变上、技术发展上的价值,以及技术影响社会的普遍规律都分享完了,文章有点长,感谢你看完,这里有的是观察、有的是观点、有的是规律总结,anyway,写到这,这篇文章完成了它的使命——让大家了解到AR的价值。
当然,还有很多话题值得聊,比如苹果VR中的AR机会、比如AR硬件形态都有哪些应用场景、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我们换个时间再聊~
本文由 @Ian在AR行业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80后博士国内求职月薪5000没人要,出国后年薪1.2亿美元?本人详细回应来了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段炼,董兴生
当网络上盛传“失意博士”已赴美工作,年薪1.2亿美元,还拥有一片庄园时,当事人刘本良正在北京的家中埋头于自主研究。
这场不知来由的网络炒作,让人想起了4年前刘本良参加的那次电视求职节目。
2018年初,35岁的刘本良,正面临人生中最困顿的时刻:在北京,没有工作,积蓄所剩无几,又恰逢第二个孩子早产。于是,原本一心扑在研究上的他决定参加那档节目, 所求不多,月薪五千。 众多评委纷纷表示出对于低薪水的不可思议,并对其博士身份进行质疑。
据悉,刘本良有着光鲜的求学经历。1983年,刘本良出生在山东,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 ,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据了解,刘本良博士论文题目为用贵金属增强光场场强,偏重于制造贵金属纳米共振单元。博士毕业后的刘本良曾一度在北斗导航公司工作,方向是研究“传感器材料”,因为跟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完全不相干,所以一年后离职。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多年来,刘本良执着于破解能源问题,在节目中,他阐述了在外界看来堪称“疯狂”的科研方向:未来,一块5号电池足以驱动一个家庭数十年之久。也是因此,在节目中,他遭遇在场老板的几番奚落。 节目播出后,刘本良甚至被视为求职者中的“异类”。
雄心壮志和窘迫现状形成的反差,使得刘本良成了大众口中的“落魄才子”,而“年薪1.2亿美元”又契合了外界对于他“复仇之路”的期待。一时间,由自媒体率先炒作起来的“爽文”传言快速传播。
图片来源:网络
“突然间,(同学群里)就有很多人来加我的QQ,给我发信息说你怎么去美国了,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8月30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刘本良称,眼下他的自主研究方向与在节目中阐述的一脉相承,他孤独但满足地走在自己选择的科研道路上。面对关注者的关心与不解,他自称是“捕鲸鱼的人”,并希望大家能理解,“对一些人来说,除了金钱,还有另外一种激励方式”。
同时,他也认为, 人才不会被埋没,只是需要空气和水分扎根生长。“给我一段时间,我会证明我是不是人才。”
辟谣“赴美工作,年薪1.2亿美元”仍在国内坚持自主研究
据澎湃新闻,2018年,出于生存压力,刘本良参加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的录制。
在这期饱受争议的节目中,刘本良在台上称,自己正在研究的方向是冷核聚变,其还称,自己正在发明一种5号电池,能够供一个家庭10年使用。“自己做科研是为造福人类,不是为了挣钱,但是家庭需要经济支撑,爸爸和妻子需要生活,5000元足够了。”刘本良说。
自我介绍后,众多评委纷纷表示出对于低薪水的不可思议,并对其博士身份进行质疑。一个评委问, “什么是EV?什么是ph-EV?”刘本良表示自己不知道。该评委说,这是目前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概念,刘本良回答,“我瞧不上新能源汽车,我比它的电池超过一个数量级,是文明级别的差别。”
随后,又有另外的评委问他“能不能说几句广东话(因为他在香港学习很多年)”“你读博士的时候住在香港哪一条路”等问题。刘本良表示自己都不能回答。
回忆起这期节目时自己的表现,刘本良也承认,“多少还是有些吹牛的成分。”
NBD:当时为什么要参加求职节目?
刘本良:节目是2018年1月录制的,当时老二(第二个孩子)刚出生,家里积蓄没有了,老二早产还花了七八万。那时候是我最困顿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整天处于一种非常难受的状态。没办法,就去录那个节目了。
录制的时候也分好几次,第一次先要初选,选一选你的故事,然后再去培训,第三次才是正式录制。节目是当年4月播出的,中间经历了几个月的剪辑。录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求职失败了。
参加求职节目时的刘本良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NBD:2018年节目录制结束后,工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刘本良:(参加节目)求职失败之后,我就被同事拉回去,去我之前(所在)公司的研究院上班了。去年3月份的时候,公司把研究院撤了,我就又离开公司,继续自己搞(研究)。
NBD:网络上传言你赴美工作,年薪1.2亿美元,你的现状是怎样的?
刘本良:我去美国这个事是突然之间炒作出来的,我实际上一直在北京,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近十几年来,我一直没有去外国的想法,以后也大概率不会去美国搞这个研究,因为中国已经足够我发挥能力了。
刘本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民科”还是“奇才”?
对小鱼小虾的课题提不起兴趣
据澎湃新闻,针对刘本良这一特殊案例,目前沸腾的网络舆论大概有两股声音。一股声音仍然是对刘本良研究方向的质疑,称其偏离了专业方向,沦为“民科”(民间科学家)。“冷聚变博士靠谱程度约等于水变油博士。”一名网友评论说。
据了解,核聚变通常需要千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这个温度是为了让原子核有足够的能量,来克服相互之间的排斥力,从而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多的能量。
而冷聚变,即不需要高温(1000度以下)就能进行的核聚变(μ子催化也可让聚变温度大大降低,但通常不算在此类)。据了解,冷聚变在上世纪80年代末火过一段时间,化学家Fleischmann表示在用钯电解重水的过程中,观察到了异常高的能量产出,声称实现了冷聚变,但后来证明实验不可重复。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抛开冷核聚变的可行性,刘本良的另一理论即“一节电池供全家使用10年”在物理学上确实有根据,即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块五号电池的质量如果全部亏损确实可以放出巨大的能量,不过现在人类研究和技术手段还太过粗糙。现阶段初级利用原子能的手段只有热核裂变和热核聚变。”
NBD:这几年还在做哪些研究?
刘本良:我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之前在节目当中说的(解决)能源问题。我在这儿澄清一下,实际上那个不是(通过)冷核聚变,是属于量子运动输出能量,通过对真空环境性质的改变来获取能量。它背后的能量,现在我们还不太清楚,只是通过现有的物理学定律推导出来,一定会有这种装置。
另外一个是, 我一直希望做一种能够解释随机现象的算法,能够通过这个算法来研究我们这个装置成功之后对空间的改变,看看能不能够获取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比方说,能不能够探测几光年外的星球状态或者是某些事件的发生。
NBD:外界对“冷核聚变”的研究很关注,你是怎么接触到这项研究,又为什么没有再继续做了?
刘本良:我从香港来北京的时候,实际上就在研究冷核聚变,当时我还同时开发一个其他的东西,是一个雨伞一样的东西,它可以汇聚阳光,我想做一个工艺品之类的先赚点小钱,开发了一年时间。但是我突然就醒悟了,那时候博士刚毕业,30岁,是我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不要在这些简单的,像赚钱这些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
冷核聚变是我读硕士时听说过的,接触冷核聚变是在2009年的时候,当时还在香港。离开香港之后我还琢磨了一年的时间,后来我突然意识到冷核聚变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总结来总结去,我觉得这个事我要干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大概2011年底我就决定不干了。
事实证明,我当时不干可能是对的,因为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干了一辈子也没干出来。但冷核聚变让我认识到 可能存在一种理想的能源形式,容量巨大,没有核辐射,非常安全。
NBD:你现在的研究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会有哪些应用?
刘本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量子运动驱动一切。它会带来一系列的效应,比如改变空间性质,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来做新式的交通工具,比如说实现反重力或者人工力场。这个都是后话,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我们找到了一些从理论上看起来跟现有科学定律不矛盾的一些方式,来实现量子驱动一切的目标。
2018年上节目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固态器件”已经成功了,后来又过了两年,我感觉里边还有问题,然后又重新思考了一下。
NBD:你的研究领域听起来都要耗费比较多的精力和投入,为什么坚持研究这些“大问题”?
刘本良:我从本科的时候接触到能源问题,心中就种下了要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想法。尤其是我本科时接触了一些老师,他们就说我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学生,这句话给我的压力特别巨大,但是这么一个种子就种在我心中了——要做一些特别的东西。
(后来)做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要研究某种材料氦泡的演化过程,我当时刚接触这个课题大概几天的时间,就对氦泡怎么演化、怎么聚集有了一个图像。后来做完毕业论文,发现跟我那个图像很吻合。我就知道了对自己的认识,我原来是擅长这种图像思维的人。
(之后几年)我经过风浪的锤炼,确确实实掌握了一定的捕获大问题的能力,而且我现在只对这些大问题感兴趣。 我觉得我是捕猎鲸鱼的人,你让我去捉那些小鱼小虾,不能提起我的兴趣,我不感到激动,没有兴趣去做。我宁愿穷点困点,我要去捕大鱼。
NBD:毕业后有想过去科研机构工作吗?
刘本良:其实我不是不想去,(但是)我算了算,我如果去一个老板的手下,我一定是做老板指派的课题。我是忍受不了的,我已经见过大风大浪了,那些课题真的是小鱼小虾。
基本上,现在的科学研究平台,我看不到能够给我很大机会的地方。比如说,我没有花精力去发很好的论文,那么我进不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校或者是研究单位,(能)让我自主的研究。我一定在别人的手下做,他们就会分我课题,我就会浪费(时间),我到现在还没解决我的“大鱼”问题,所以我只有这样,没有别的选择。
NBD:你现在做的研究,需要实验仪器和投入的话,怎么办?
刘本良:这个东西就是穷有穷的办法,富有富的办法。穷的办法就多动脑,富的办法就是又动脑又做实验,这个东西我不觉得它是重要的。
现在我主要做算法,就没什么花销了,我电脑都买了,也不做实验。算法成功的话,什么样的仪器我都能买得起,所以我努力地把我的算法开发成功。我觉得我肯定能行的,我还是有点自信,但也很困难,也是经常感觉这个事行了又不行了,又行了,反正也经常反反复复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事只要不违背科学定律,基本上都是能成功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只不过是得花很多的精力去做。
“整个世界都应该理解除了金钱还有另外一种激励方式”
NBD:你预估过你的研究大概多少年后能有成果吗?
刘本良:其实我搞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我搞(研究)的时候那种快乐,就像那些钓鱼的,他“啪”钓一条大鱼,他又不缺鱼吃,他钓一个鱼就特快乐。我钓那些“大鱼”就感觉特快乐,所以我不太愿意把这个东西(通过)论文发表出去。
很多大学教授都在发表论文,他们有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我的理解就不是那个样子。我认为搞科研是一个人的快乐,只有激励自己不断奋进,最后形成一个体系,才能够输出。搞了一通发表出去,感觉没意义了,感觉那个东西已经不快乐了,你还有动力搞下去吗?
所以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应该理解,除了金钱还有另外一种激励方式,对那种“钓大鱼”的(人的)激励。我允许你好多好多年都不发表论文,你就去搞自己的研究,一旦形成体系,你再发出来。因为你没形成体系,搞了一通发了就没意思了,感觉别人整天讨论你的事。
有一些非常高超的创造,你要允许它保密,允许它属于一个人,让他完善、发展一下。 就像牛顿一样,他感觉整个体系都形成了,就“咔咔”全都告诉世界了。
NBD:对当前的科研生态,你有哪些建议?
刘本良:我觉得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最后产生不同的选择。我们现在大多数是把科研体系当成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我投入了,你要给我出几篇论文,做几篇专利,要获得什么成果,这就是一个资本化的东西。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创新不是这个样子的,它包括了你对个人生命的成就。一个科学家逐渐变老了,但是钓到了“大鱼”,就把自己的生命永恒化了。要创造条件,允许他拥有这种激励方式。
像一些数学家,他可以持续地高产,因为数学家更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但物理学家就不一样,物理学家会感觉到自己掌握了“上帝”的秘密,他会比较珍惜,就是另一种心理状态。
我觉得整个科研体系,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但是要更加人性化一点,不要那么物质。科学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生态,需要各种各样的“物种”,也需要一些变异的分子,跳出局部最优,实现更好的科研效果,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算是给自己辩解:允许这些变异分子存在,让他们去安安静静地搞研究,发挥他们的优势,发挥他们的特长。
(实习生雷晴岚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杨煜
编辑|段炼 董兴生 杜恒峰
校对|程鹏
部分内容综合自澎湃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
莽荒森林84.28MB休闲益智
-
特技跳跃者113.1M休闲益智
-
死神VS火影金鸣改新模组mod无限连招版871.36MB动作游戏
-
原神个人自制版游戏官方版50MB冒险游戏
-
铁血装甲行尸走肉2077游戏官方版200MB战略塔防
-
迷你世界游戏官网最新正版下载221.86MB策略经营
-
元梦之星手机版最新版20231.11GB | 游戏2023-09-28
-
少女前线2追放wiki公测103.23MB | 游戏2023-09-28
-
孤独战机378.51MB | 游戏2023-09-28
-
夸父追日22.98MB | 游戏2023-09-28
-
烟雨江湖v1.124.48452 | 游戏2023-09-28
-
苍之纪元v1.0.827 | 游戏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