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安GeChe手游下载站_最新手机游戏下载门户网站!

游戏更新 | 安卓游戏 | 苹果游戏 | 推荐游戏 | 软件更新 |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 → 《美妙世界bgm(好文分享唯美舒缓的钢琴曲,如风般吹散内心的浮躁与焦虑)

美妙世界bgm(好文分享唯美舒缓的钢琴曲,如风般吹散内心的浮躁与焦虑)

2022-12-31 20:50:48      小编:网络整理      我要评论

美妙世界bgm文章列表:

美妙世界bgm(好文分享唯美舒缓的钢琴曲,如风般吹散内心的浮躁与焦虑)

好文分享唯美舒缓的钢琴曲,如风般吹散内心的浮躁与焦虑

在匆忙的都市生活,竞争愈加激烈,在压力陡增的社会,内心世界仿佛变得更加浮躁焦虑。当感觉累了、疲倦了、迷茫了的时候,不如静下心来,慢下脚步,聆听一首抚慰心灵的钢琴曲。

Orinoco Flow

奥里诺科河流

利用混声合成效果,将各种乐器与人声重复交叠灌录,使简单的旋律, 充满音质变化,凡其在节奏变幻,声音强调与馀音收尾上,更掌握得淋漓精确,达到适度的完美境界。

Palace Memories~Sunset

故宫之迟暮

在历经了千年沧桑、岁月洗礼下的一个迟暮老人,心里难免剩下的只有哀伤的回忆就像故宫承载了太多的记忆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曲调上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凄楚哀婉,当淡淡的钢琴声引出哀婉的二胡,就像故宫淡淡的道出几千年的哀伤,让人听后不觉心有戚戚然。

A Day Without Rain

无雨的一天

这曲《A Day Without Rain》为了符合四季时光的情境,从春花、夏雨、秋叶、冬雪都以温柔歌声和都会风情万种地出现,亲自体验自然的感受。优美的旋律在耳旁缓缓响起,纯净的像天和水一样,仿佛轻轻的述说着过去甜蜜的记忆。

Peace Like A Rive

平安如江河

洋溢着古典气息的音乐间流露平和、一种洞悉深刻的美感、安慰;琴音珠圆玉润,如落在玉盘上那份透明所酝染开来的质感,像温暖的避风港。让人倾听着这张专辑也渐渐地沉静下来,感受那份喜悦。

What a Wonderful World

美妙的世界

《What a Wonderful World》的原唱者是有爵士之父之称的Louis Armstrong,歌曲的旋律和意境都十分出色,它描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因为它追求的就是生活的自由。

Silent River

宁静小河

有些旋律也许会让你听出眼泪,听出回忆,那说明你已经感动,你的内心仍然柔软,仍然有一方寂静的领土,闭上眼睛沉沉睡去,明天又会有不一样的阳光。

在不息的海浪声中,看到所有光亮

新京报小童书已经推出了16期评论。第17期我们将翻开1958年的金奖绘本《美好时光》(Time of Wonder)。该书的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

左图为英文版封面,右图为中文版封面。

这本书由罗伯特·麦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1914-2003)创作,讲述了一家人在缅因州小岛的快乐时光。麦克洛斯基使用了第二人称“你”,让读者把自己也想象成故事的一部分,仿佛那正是自己的经历。精美的插图和欢快的色彩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海边,希望夏天永远不会结束。罗伯特·麦克洛斯基曾多次获得凯迪克奖,其中金奖作品还有《让路给小鸭子》(延伸阅读:为小鸭子让路——虚构之事如何重塑真实世界)。

本期评论中,王帅乃认为儿童绘本《美好时光》与现代主义的典范之作《到灯塔去》分享着一些重要的写作上的新质,不息的海浪声卷裹着人类对虚无的感受,只是前者虽在表述技法上有着大胆的试验,难免还是将之归宿于一个遥远的小岛和笃定的现在时态。然而,尽管虚无在文学中有一个可怕的别称——吞噬一切的“死亡”,人类却并不必须诉诸搭建黄金时代的神话思维。因此,儿童文学完全可以尝试一些更大胆的实验探索,至少可以有部分作品像伍尔夫一样放弃对黄金时代和美好岛屿的构建。

承认接纳虚无的存在,就像《鼠疫》里的里厄医生一样观察、工作、生活、记录,像西西弗斯不断地推石上山一样,像《到灯塔去》里的女画家莉莉十年坚持一刻顿悟,接着又去面对下一个创作难题一样,像里尔克所说的——“本来就没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怀抱所爱的,只管往前走吧。

儿童绘本

对“永恒的孤独”主题的书写

《美好时光》注定是到目前为止的金奖绘本中最异质的一部。从视觉角度来看,这部图画书整体明度较高,水性颜料天赋的透明与轻盈包裹住蓝、绿两种主色调,浅浅的棕与黄让阳光和沙滩的温暖铺满文本。画面中海鸟、帆船、飞机和白云都张开各自巨大的羽翼让读者始终处于一种较为松快愉悦的飞翔感中,没有什么冲突于某一刻爆炸,它甚至谈不上情节。它就像一块淡蓝绿色的晶体,时光冻凝的琥珀;却又朦胧柔软,像笼罩在回忆薄雾中的清晨的气息。

《美好时光》插图。

尤其是当出现类似这样的文字:“月亮出来了,在盐雾中划出一道彩虹”时,我觉得我应该停止形容,有一位十分善于形容词使用的作家在她那部著名的同样有关海浪和时间的小说中已然给出了最好的描述:

“一片寂静。房子里的人似乎毫无动静。她看着它在晨曦中沉睡,映着树叶的玻璃窗显得郁郁葱葱。她对拉姆齐夫人的朦胧的思念似乎正与这所沉寂的房子,这缕晨烟,这黎明宜人的空气相吻合。朦胧而缥缈,纤尘不染,动人心弦。”

“微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小船倾斜着疾驶,海水被断然切开,形成绿色的瀑布、泡沫和激流。”

这就是《美好时光》文字与图像和它稍微有些粗糙的纸页带给你的感觉,我找不出更恰当熨帖的文字了。它像放空自己着迷地凝望海水时的感觉:“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谁能说清楚《西洲曲》中摇曳波动的“空绿”是什么?但我们就是感受得到这种形象,我们的一切关于海波的记忆和联想都被这个词触发唤起,那透亮的摇曳着令人微微晕眩的淡绿色海波和溅起的珍珠白沫如在眼前,同时你还会“有所思、有所失”。

这对于天天紧绷着弦生活的任何读者而言,都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天降恩赐,这意味着我们随时可以打开它,让自己焦灼的、高度紧张的神经在果子冻和琥珀般海水的洗礼摇曳中稍稍得以舒缓,忘却一切而不必进入某种故事角色经历戏剧性事件、代入其中起起落落的情绪。这就是我初读它时的欣喜感受。而我需要找出这种直感究竟源于作者对文字或者图像施了什么魔法。

这时最容易发现的自然是其从头至尾的散文诗文体,然而,凭着这一先天淡化情节故事性的体裁在一众更容易获得儿童青睐的故事性竞品中杀出重围、征服评委尚不足以说明其罕见;它更是一部全程以第二人称“你”和“你们”牵引叙事的作品,即便放诸成人文学中,这样的叙述选择都是十分稀有的,该叙述人称因容易促生败笔而被许多传授写作经验的名家列入“危险黑名单”中。不过,这些只是表层现象,真正让本作具备与众不同质感的根源在于其主题和风格追求上的稀见。

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部以“儿童版度假随笔”的面目来到读者手中的现代主义散文诗——它在常见儿童文学题材的乔装或者说表层叙事下,实际铺开的是儿童绘本作品中少见的“永恒的孤独”主题书写。

《美好时光》插图。

我们会发现,尽管作者提及的无一不是度假儿童的实在生活和海滨日常探索,字里行间却时不时总要解离于当下生活;我们会发现作者对“时间”概念的敏感——这可能也是让我很快联想起《到灯塔去》的重要原因——那隐藏其间的对自然所代表的永恒之庞大和强力性的畏惧,与此相应的,其中也包含了因意识到人类个体生命、自我存在之短暂而生出的意义追问主题,以及由此生成的对精神归宿处的渴望。只是这一切沉重严肃的担忧和终极追思都被很好地埋在平实的日常、舒缓的节奏和偶尔荡起一点俏皮微笑的叙述文字下。

它藏得有多致密呢?很多读过该绘本的家长都会这样介绍它——“这个绘本讲述了一家人在海边过暑假的两个月生活”。其实完全不是如此,时间上大大地错了,而这对理解该文本而言恰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文中起初提及的时刻是初春,经历了夏日海滩时光,而后“西北风”起,蕨类植物“由绿变黄,又由黄变褐”,候鸟南飞,接着文字上明确提及巡航帆船“准备泊船过冬”,风暴过后,人们重整花园,向日葵和矮牵牛盛放——这已是夏季,到一家人离开海岛调整手表时间“又一个夏天过去了”,也就是说,文本内部至少经历了一年半的漫长时光。

尽管作者如此明晰地提及时间刻度,但读作品的人仍浑然不觉,仿佛我们自己的手表和日历在进入文本之后就作废了,我们完全被带入了叙述者刻意营造的混沌却美好的时间感知中,真个是“到乡翻似烂柯人”。乃至放下文本后许多人便以理性倒推出一个错误的时间——“孩子-放假和阳光海滩-暑假两个月”。就连我已经明确判断作者有意让人一边清楚时间在流动一边又混淆读者的时间感,在读完第一遍时也很难准确回答作品内的一家人在岛上逗留了多久,无法断言作者是否在进行线性叙事或是完全打乱时间的写作。

当你意识到这点时,首先要对自己说:太好了,我遇到了一位可敬的作者。人生能有几次机会能从焦灼的现实时间中跳出,被卷入这样一场文字骗局带来的精致而惬意的幻觉中?(甚至很多人至今不知自己对它的理解仍在“两个月”的幻梦中。)至于这一高明的骗局是如何实现的,暂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它的现代主义意味究竟是于何处流露而出的。

它让两个孩子在星夜下的湖中泛舟,上一段尾句方道“你们关上了电筒,划向码头”,下一段开头就变成“在夜的静谧里,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你们,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一切”。这里的“无数双眼睛”或许是画面里天水之中相互辉映的群星,也或许是山林里掩藏着的各种动物的注视,又或许是片片眼睛样的树叶和叶间漏下的星光,沙沙的声响和摇曳间的明灭就是它们凝视的目光。而那双“注视一切的眼睛”究竟是上帝还是更抽象的万物法则(不论它的名称是“道”,或是“理念”,或是“善”),抑或是此刻手捧图画书凝视画面的更高维度的读者,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只知道这样的句子衔接已然趁我们不察把我们带出了那片湖水的形象领域,引向了纯思辩的状态。我们被启发思索自己的位置,思索自己是否是万千物种的中心而对这个星球上的一切洞若观火,我们因为好奇而自然地动用理性去叩问是否有那至高的道以及它的内涵。

《美好时光》插图。

在暴风雨过后,它引导读者去注意被倒下的大树所掩埋的印第安人的贝壳堆,说“那里有成千上万个雪白的蚌壳,它们实在太古老,轻轻一戳就碎了。你们意识到,自己正站在印第安小孩曾玩耍过的地方,那还是白人在来到这里之前”;它对你指出暴风雨过后你不可能走在熟悉的路上,“但你可以在倒下的大树树梢上探索,走在从未有人走过的树干和树枝上”。沧海桑田,物转星移,蚌壳是“雪白的”,这种颜色在与“化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时就成了一个刺眼的词语。

麦克洛斯基未说出的那个词语是“白骨”,而藏身于白骨一词之下的则是森然的空洞的黑暗、穿腔而过的行走于尸骸之间的来自幽冥的风,它们是“死亡”的使者。然而,我们的身体又能比这些蚌骨坚固多少,方能抵挡得住时间之浪的侵袭?从前的生命,不论有否文明的印迹,在这巨浪的冲刷下,似乎都得了同样的命运,而在此处,那无文明的蚌竟还比有了文明之火的印第安人多一捧白骨遗存。怎能不促使你我这样的人类读者油然而生一股存在的荒诞感呢?

但这里必须告诉读者的是,书里所写的佩诺布斯科特湾流域实际上至今仍有印第安人生存,常年在此度假后又买下了当地小岛的作者对此不会不知情。显然,是作者选择性地安排材料入文以刺激读者去作存在之思的。

它还时不时对你提及一只蜂鸟,当你要离开小岛时,它以这样一段意犹未尽的文字收束全文:“这是一段美好时光,一段静静享受惊奇的时光——惊奇无处不在,比方说,你也许很想知道:飓风来临时,蜂鸟躲在哪里?”它当然不只是在关心那只具体的蜂鸟落在何处,而是追问假如某一时刻是一段时间之流中的切片,那么你我目力所及之外,其他的生命是如何度过风雨、如何度过那同一时刻的。

麦克洛斯基显然对“心外无物”一路的哲学理念抱有怀疑,他引导读者去畅想与关心,对于地球对于宇宙,或者对于那双“注视一切的眼睛”而言,那些未介入我们感知的“物”是否与我们的生命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他们的小世界是否同样丰富,其中又有哪些我们未知却美妙的意义。

《美好时光》插图。

对虚无的介怀和存在的焦虑

概而言之,《美好时光》有一种文学进入现代书写期以后才常常充斥其中的对虚无的介怀和存在的焦虑,同时又以家庭温情、稚子童真和自然意象试图疏解它。

上述一切现代主义主题关键词,甚至包括自然意象的择取上,在本文开头提到的这部世界名作,即弗吉尼亚·伍尔夫以背叛当时写实主义大潮的意识流方式创作的有关“时间”与“永恒”、“存在”与“虚无”主题的小说《到灯塔去》中,都能看到相似相通之处。

《到灯塔去》,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瞿世镜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10月版。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被海浪与深水包裹的文本的更深处。

在《到灯塔去》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写的是女主人公之一、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的“家庭天使”拉姆齐夫人在繁忙的家庭事务中忽然走神时的一段思绪:

“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单调的声响,在大部分时间里,它井然有序、安神宽心地给她的思绪打着节拍,当她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时,它仿佛以喃喃的自然之声一遍一遍地重复一支古老的摇篮曲:‘我在守护你——我是你的支柱’;但是有的时候,尤其当她的思绪稍稍游离于手头的活计之外时,那海浪声又突然出人意外地没有这些温情的含意了,而是像魔鬼的鼓点一样无情地敲击生命的节拍,让人想到小岛即将灭亡,淹没在大海的漩涡里,那声音还警告着忙于琐事而不知光阴渐逝的她:一切都像彩虹一样短暂即逝——现在,那本来一直隐蔽和藏匿在其他声音里的海浪声,突然空洞地在她耳边轰响,令她在惊惧之下抬起头来。”

当主妇沉浸于千头万绪的琐事中,窗外远处海浪的节奏为她提供恒久不变的秩序感和安全感;而当她某时忽地晃神、思想逃逸出重复繁琐的日常任务,端详注意自我、严肃思考人生意义时,重复的海浪却仿佛时钟的那令人心慌的脚步声,提醒着人生的短暂——它的恒定无限这时便显出一种恐怖,它仿佛时间或永恒本身,它唤醒人对虚无的感知,提醒人他们的日常虽也不停重复,但与海的久远持续相比不值一提。

既然如此,而今的生活是否值得你我如此投入呢,它究竟意义何在?人们是否沉浸于机械的惯性重复之中,做着本不值得投入如此之多生命时光和精神的劳动?当我们做出选择、投入一种生活,逐渐地我们的生活是否只剩下某种重复的节奏本身,是否我们离“生活的本质”就越来越远?选择意味着其他可能世界的坍缩,然而我们的某次选择是否毫无可疑?

于是拉姆齐夫人忽然想要打破这种身不由己的惯性和困束,她说不出更深的原因,但伍尔夫知道,“到灯塔去”的愿望最直接的目的是要去证明人对自己时间、空间和身体的主导权,以空间的挪换夺回时间和意志的自由——她是要去抗击自己说不出口、不知如何命名的存在之荒诞的。

电影《到灯塔去》(1983)画面。

这里有一层难堪的真相,我们只是演化的偶然,并不肩负什么天赋的使命出现在宇宙中,生命原本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这一难堪的真相正是现代主义作家创作的源泉,也是他们的作品往往晦涩、“读懂”以后却令人更加痛苦惘然的缘故,他们要面对的不是可触摸的具体的物质堡垒和阶级攻坚战这样前一代写作者所意识到的具体的社会难题,而是每个人、在这个星球上唯有“人类”这个经过了文明之光洗礼的物种所独要面对的“存在的惘然”之痛。

我想,这种与身体与“此在”解离的时刻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曾经经历过,只是有的人有意抓住它、感受它,有的人任他稍纵即逝——或许因为它太可怕,或许因为它看起来太无聊、太浪费时间,而时下的文化是不鼓励浪费时间的。

对我个人而言,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感受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一个十月的下午,我在老房子的草席上平躺着看向窗外金色的摇晃的树叶和阳光,忽然我的思想开始问自己“你是谁”,然后它迅速滑到了“我”是一种什么东西?这个在思想着的人就是“我”吗?我就是这个思想着的声音吗,还是连同身体一块的才是完整的我?以及“我为什么此刻会躺在这个地方这张席子上?”

从那以后每一年的十月里,总有两星期时间我会处在一种莫可名状的半抽离状态中,疑惑“我”是一种什么物质,为什么似乎只能困在这具身体里“上学”“考试”“拿绩点”“写课题”,为什么一切轨迹似乎都能一眼看到底,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皮肤枯皱、行动不便,甚至可能像我外婆一样患阿尔兹海默症颠倒错认所有人、大小便失禁。这就是人的一生、“我”必须要经历的吗?出生,然后死去,大脑里的这个声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自那时我就知道“悲秋”可能并不是刻意寻觅悲愁情绪的文人装腔,而是人真实存在的生理反应。它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刻,只不过大约是因为秋天的阳光是如此毫无保留,天空离地面尤其高远又无比干净,草木萧瑟萎黄,万物肃杀(真到冬日一切反而归入寂静而没有这种刀兵之气了),一切与自己的距离似乎都在“远去”,空间上的、时间上的,这样的解离时刻更容易被刺激发生而已。

许多文学批评者认为“海”是联结《到灯塔去》中原本充满矛盾的家人的、不羁于俗世规范的更高而原始的自然力量,这一理解确有一定合理性,但恐怕另一种几乎相反的理解更大程度地代表着这部小说里的自然,即叙述者在文中明言的两个修饰词——丰饶和麻木。而他放在这两个词之前的那个词是“阻止”,他在寻找能够对抗丰饶却麻木的自然的力量。自然野性而接近无限,但它如叙述者所说“没有眼睛”。拉姆齐夫人死后,家庭成员或死或搬,海边小屋成了空壳,伍尔夫形容海浪夜以继日颠簸翻腾,暴风来临时它夹杂着闪电:

“像变幻莫测的海怪巨兽,眉宇间从未有过智慧之光的照射,只知道一个叠一个地堆积,不分黑夜和白日(因为日夜纠缠不清,季节杂乱无章)冲杀拼搏,玩着白痴的游戏,最后仿佛整个世界都兽性大发,在穷凶极恶中盲目地搏斗、翻腾。”

而后,尽管春天来了,“随风飘来的种子使花园的坛子里依然欣欣向荣。紫罗兰来了,水仙花来了。但是白天的寂静和亮丽也诡异一如夜晚的混乱和喧闹,树立着,花也立着,仰望天空却什么也看不见,它们没有眼睛,多么可怕!”

可见,在叙述者口中,一切自然景观之变更倾向于被解读为兽性的混沌的、缺乏智慧之光照射的,不论黑夜还是白天,都只有麻木重复的喧闹;空落的花园里虽然有随风飘来的、并非带着“意义”而出现的种子,虽然它令花园欣欣向荣,但在叙述者那里,这繁盛的园子、无人打理的园子却诡异、混乱、喧闹,天空、花园和大海一样,它们缺少一双眼睛,缺少“灯塔”。

电影《到灯塔去》(1983)画面。

伍尔夫的灯塔,是一种战胜混沌大海的光的标记物,是个体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意义的光亮,更进一步说,它是人的理性之光,文明的光亮——人被抛掷到茫茫宇宙中本无意义无目的,是一种巨大时间之海里的偶然,但人建构出了许多了不起的意义,也必须继续建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原文中海对人类提出的那个问题,“黑暗的帘幕裹住这幢房子,也裹住了贝克威思夫人、卡迈克尔先生和莉莉·布里斯科,他们躺在床上,眼皮上堆积着层层的黑暗,而那个声音还在问个不休:对这一切为什么不接受、不知足、不默许、不顺从?”

在拉姆齐夫人死去多年后,受她照顾的青年画家莉莉请老佣人打扫干净一度被雨水浸蚀、杂草丛生的小屋,拉姆齐先生和两个孩子以及从前的几位房客出于某种情感的驱使,也在受邀后重新回到这里相聚。当他们深夜预备就寝时,叙述者借莉莉和众人的耳朵感受这一来自虚无之海的终极问题——为什么不顺从?

这就是《到灯塔去》和《美好时光》中原始、恒久而混沌的自然以不同形式催发其中人物深思的共同问题。

于是人总不免想要构建一个“他乡”去寄托存在的意义。巴赫金曾言,尽管某种和谐、自在、正义总之是理想的生存环境明明应是出现在未来时代,而普通人和许多艺术家都倾向于将描述“黄金时代”的故事时间挪到“从前”或者现在的某个遥远的地方来加以想象,把未发生的事当作曾存在过的“自然事实”来陈述。

在巴赫金看来,作家们偏爱这种时间修辞术是为了增加描述的分量,更令人信服(很有趣,要知道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字的“骗术”)。我们的绘本《美好时光》显然是如此,全文基本采用一般现在时,偶用现在进行时,叙述者以此陪同读者经历了一遍小岛的四时气候与晨昏变幻。

用文字的艺术超越现实的布局

我们说过,《美好时光》是一部有着现代主义主题和写法色彩的绘本,它与一般少儿度假随笔相较并不显出先锋实验常见的锐利和古怪,而是透出完美融合于传统平实文字其间的异质气息。其中时间感光怪陆离而不是纯然黄金时代田园牧歌般的稳定和富有安全感,这源自更精细的修辞术,也是《美好时光》有着前文所说的异质气息的原因。

首先是抽象词的选择和叙述语调的混搭。作品在提及小岛尖角处的岩石时,先是以纯粹介绍的语气说它非常古老,接着说“当世界还崭新时,它是火热的。当冰川以压倒一切的重量覆盖时,它是冰冷的”,然后文字开始回到现时的儿童游戏叙述中“这天上午,岩石被太阳晒得暖暖的,过来玩的孩子们……上来舒展身体”,紧接着本页的末句就说“在冰川留下的旧伤疤上,印上少年人咸涩的剪影”。这里出现了儿童文本中并不常见的词汇与搭配,带来了一种并不常见的伤怀和若有所失感。

詹姆斯·伍德评价伍尔夫在观察对象时,擅长于投以一系列形容词,且善于将矛盾的词组合使用,在语词和句子使用方式的不确定性中构建了脆弱、不确定却新质而美妙的形象以及对世界的观感,人们从这种搭配中发现了“小小的狂喜,它照亮了其他的一切”。麦克洛斯基其实也用了相似的手法。

从词语到句子到段落衔接上的混搭组合,将世界初生时、亿万年前的冰川纪和此刻孩子们的剪影联结在一处,明明是“暖暖的”“兴高采烈”的此刻,却通过“旧伤疤”悄然将剪影转化为“咸涩”的,于是孩子的剪影既有汗水的此刻真实性又有了类比之下物换星移人间亦不持久的苦涩,一个具体的当下时刻就被与更久长的时间之流连通起来,它从遥远的过去指向无尽的未来,指向无解的存在的焦虑。

这倒不是说早前的作家就完全无感于存在之无常、人生之荒诞和虚无,实际上在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作中,我们都能发现这种对时间的敏感,伍德就提到过《伊利亚特》第二十二卷里赫克托妻子在家正为他烧洗澡水,而叙述这段文字时赫克托本人已经陷入死亡的长眠之中了,福楼拜就更不用说,作为现实主义的文体家,他不厌其烦地将街景中一切正在发生的不相干之事拼贴在一块。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古典主义作品对文学技法的运用尚在较为素朴的层面,还很难直接同时处理“两个时间”——这当然是一个难点,文学先天是一种线性呈现体裁,不像绘画可以为观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并置两个时间”,过去的和此刻的、持续的和一过性的——要么像第二十二卷这样以段落前后紧跟的方式状摹死亡的突然,进而传达无常之感,要么就必须调动更大层面上的修辞术,譬如《奥德赛》那样在结构布局层面上结合叙述层次、叙述者的转换来实现时间并置;到了现实主义作家那里,已经可以在同一段落中通过对物质和细节的陈列、叙述者眼睛的观察来实现“两种时间”的并置,老人开窗哭泣的一过性事件与持续反复发生的飞鸟掠过天际以时间切片的方式保存在写实主义作家的物质和“可见”世界中;而在现代主义作家那里,这种并置的技术演化到了用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短语就能承载,并且,越靠近我们时代的作家,似乎越热爱将注意力分散在语词特别是形容词、副词这样细碎缥缈的虚词中去抓住存在的焦虑本身和世界的不确定性,再往下发展,就要到后现代作家那里将世界视为一个个文本、无限并置的时空可能了。

与此同时,一种高高在上的观察者位置、宏伟却天真的自信却在失落,古典主义的叙事者在大结构层面上腾挪自如仿佛他们坚信写诗人就是神谕的使者,这位叙事者、观察者到现实主义作品中便下沉为一个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物,再又从稳定物质世界、自信评价万物的人变成一个不时自我怀疑、思虑绞缠在细碎虚词和不确定生活中的人,最后接纳了不确定性的恒在而于文字世界中企图建构一个比现实更精致的迷宫,以实现写作者永远的壮志——用文字的艺术超越现实的布局——没有“躺平”,即使是后现代写作者面对时间和虚无也并非躺平,不向现实世界缴械投降是每一代优秀写作者唯一的宿命或者说念兹在兹的意志。

回到《美好时光》,下一页中,麦克洛斯基又用同样的笔法忽然将句子从拥有暖密毛发的动物——猫头鹰、苍鹭、海报、绒鸭和鱼鹰——转到了缥缈、轻盈、透亮的一束光中。他召唤夜幕降临后在那岩石旁的人物打开手电筒,从上往下将光照进那片白日玩耍过的小水域,你们曾在那片水里游泳,退潮后在那里搭了石堡,潮水又涨起时,儿童泛舟到此,一只小小的螃蟹正于静夜此刻“侧身穿过城堡的大门,消失在那浸水的塔楼里”——海水仿若时间,承载也吞没着一切,人类纵然偶尔如同上帝般投下一束光亮,观察凝视着此处,然而比起“上帝”,此刻我们却带着若有所失的共情飞速地滑向那只爬行的小蟹。我们的视线跟随作者从现实之物转向亮光这一“上方之物”、精神之物,又回到现实之物,接着又进入一片与此刻现实异质的、指向遥远过去的词语之阵中,“城堡”“塔楼”“浸水的塔楼”,夜舟的孤独与历史的幽深感便织就作品与众不同的形而上气质。

接着,是重复句带来的诗感韵律、预言书般的句式和第二人称的使用。我从中抽取一段:

今天,当你们的船荡起的尾波溅到礁石上时,不会听到海鸟咯咯笑、呱呱叫的声音。

现在不是海鸟展露幽默感的时候。

要变天了。

要来了。

她要吹来了。

下次涨潮的时候。

(注:此处字体的变化是原文就有的)

整部书都在组合使用这几种方式告知儿童人物和读者信息,整部书都在反复准备、等待什么东西的来临,最开始是等待一场时雨,后来在清晨等待雾散,等待潮涨和潮退,等待那场影响全岛的暴风雨时作品达到高潮,接着等待暴风雨过去并露出“历史的遗迹”,最后等待离开小岛、把手表对上校车的时间。

这种第二人称式的叙述者既像上帝般不容置疑,又像企图拉近与读者关系的私语的同伴,他似乎是全知全能或者他曾经游历过此处,他既是讲述陪伴又在注入回忆,把回忆化为现在和将来,他仿佛在指示你、预言你下一步要做什么。明明是本未发生而正在发生的进程,但一面有着一个联结过去的“我”(虽然没有出现这个词)、有着对已逝过去的回忆感,一面又借助语句和画面不停地撩拨和预言未来,说着“就要来了,她就要来了”。你会好奇蜂鸟下一步会如何,此刻又在做什么——一般现在时的作用除了显示一切恒定之外,等于承认自己也不保证未来究竟如何,但叙述语调上它又是笃定的,这些都造就了时间感上的迷乱,同时也强化了叙述者的权威性,他是想追加读者对某种恒定之事的信心。

《美好时光》里这个不断说着“你怎样怎样”的叙述者显然是一名成人,他似乎比上帝弱一些,但他比儿童知道的多且“对”,这就是该文本中成人地位的某种显现,也是儿童文学悖论的又一次显现,即成人一面觉得儿童崇高天然是社会化者效仿的对象,理应追寻的境界,但另一面又不自觉地相信有比这种天真更“完善”的境界。

建筑于海浪之上的《美好时光》和《到灯塔去》都有对永恒之事的追寻之心,儿童文本里通过一般现在时塑造的小岛使得它更确信无疑。但,到目前为止的儿童文学内这种凝固于怀旧和乌托邦想象的“确信”,或许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欠缺”。

电影《到灯塔去》(1983)画面。

在不息的海浪声中

看到所有光亮

或许,事情不该这样简单。

我们先来看一段《到灯塔去》里时间中套着时间、回忆中套着回忆的文字:

“(所有女佣都按规矩把卧室关得严严实实)只有那个瑞士姑娘玛丽的屋子例外,她宁愿不洗澡也不能没有新鲜空气,在家乡时,她说过,‘大山真美啊。’昨天夜里,她望着窗外这么说,眼里噙着泪。‘大山真美啊。’她的父亲正在那里奄奄一息,拉姆齐夫人知道。他将使他们成为没有父亲的孤儿。听了姑娘的话,她收起对她的责骂和示范(教她怎样铺床,怎样开窗,十指并拢伸直,像法国女人那样),就像小鸟在阳光下飞过,然后悄悄收起翅膀,蓝色的羽毛从明亮的金属色转为柔和的黛紫色。她默默站在那里,无话可说。他生了喉癌。此刻,这些回忆——她怎样站在那里,那姑娘怎样说‘在家乡,大山真美啊’,而其实已经回天乏力,没有任何希望了——使她突然感到一阵烦躁,口气变得严厉。

她对詹姆斯说:‘站直了,不要让人讨厌。’这下,他立刻知道她是真的板脸了,便绷直双腿让她量。”

这是思考着给灯塔里的人准备礼物的拉姆齐夫人走神时对家中女佣的回想。瑞士姑娘感叹家乡的大山实则是在回想家乡的一切美妙,夫人被这种对自然和过往的幻想改变,从日常金属般的规则规范中逃出而变得柔和,仿佛化为一只自然的精灵,一只小鸟。但自然景观偏又让她想起人的生命之短暂,真实中此刻姑娘的父亲已经回天乏术。于是巴赫金所说的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技法——回溯一个充满幻觉的“黄金过去”,以此获得片刻喘息、证明当下生活之意义的做法,在伍尔夫这里遭遇了几次三番的败北。

伍尔夫对故事中的学者、丈夫拉姆齐先生想象自己回到古时候的骑士不是冲杀在战场上就是漫步偷闲于乡间小路这一逃遁联想不无薄讽,而让一个被家事填满生命的主妇于无意中做了识破传统修辞术的智者。这位主妇本也有借助自然和“黄金过去”逃遁的意图,但她似乎比旁人(甚至那个亲女儿)更清晰地看得见那位枯朽尴尬、将死未死奄奄一息的老父所具有的对现实存在的象征意味,于是她忽觉索然无味又不无挫败地从回忆返回现实中。

但这位敏感的、返回现时的“智者”是否就能逃过作家的薄嘲呢?显然并非如此,现实中此刻的拉姆齐夫人一直维持着的动作正与她所渴求的“明天将挣脱束缚到灯塔去的自在自由”相反——她在以儿子为模板量尺寸定框架给守塔人的孩子做衣服,这个行为导向一个困束人和庇护人的双重结果,而“做衣服”本身就是文明对自然与无知的背离和反动,按那个经典的伊甸园传说,人类文化正始于知羞而寻找蔽体之物的动作。

海滨之屋事实上的中心人物、拉姆齐夫人去世后,伍尔夫写人们思念着她,然而“思念她,似乎是一件很安全的事情。她是精灵,是空气,是一种你可以白天黑夜随便摆弄的东西,她一直便是那样一个东西,但是突然之间,她伸出手来这么残酷地揉搓人的心灵。突然之间,那客厅前空旷的台阶,那屋里椅子的褶边,那在台阶上打滚的小狗,还有花园里的翠浪和私语,统统变成曲线和花纹,装饰在一个绝顶空虚的核心周围。”

这位成人文学作家于此处传达了一个相当清晰的意思,怀旧是一种很安全的幻觉,任人揉搓,到了后半段甚至有种后现代文本的色彩,开始将怀旧比作曲线花纹缠绕装饰的“文本”,很容易让人想起格里耶和博尔赫斯笔下的迷宫建筑和它们的圆形缠花装饰穹顶。但儿童文学,即使是《美好时光》这样有些现代主义气质的文本,都很少敢写这种回忆的虚幻性。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在我看来,它未必属于非此不可的文类元素并必须成为一种儿童文学文类传统。

我必须承认这种信心正是伍尔夫这部关于时间与虚无之海的小说给我的。

认识到并在作品中承认回忆和遥远乌托邦的虚幻性、文本性并非就会击碎人物和读者的某些重要信念。事实上,我认为只有向死而生的信念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信念。和一般认知不同,现代主义作家虽然以种种技法书写、揭示了人类生存之荒诞,其实他们是一群执着的“意义”的寻觅和追奉者。

《到灯塔去》里的女画家莉莉面临着一个无法名状的艺术难题,有几笔不论如何都不知怎么添加,最后在某一个顿悟时刻里她福至心灵般地画上了那几笔,结束了十几年无法收尾的画作。这个结尾是伍尔夫在质疑了一切回忆的虚幻性后给出的一个“不死的希望”——我可以说,假如莉莉最后画不成这幅纠结了十年的画,《到灯塔去》便不会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假如作者为她安排了什么别的出路,或许有希望成为一部后现代范文),现代主义之作似乎总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固执,比如饥饿艺术家和非要绕在小镇里不肯出来的土地测量员“k”。

说白了,这是一个“强加”的“胜利”,因为前文并未给出足够的伏笔推出最后这个结果的“必然”,但这个结果又不曾颠扑现实规律,长期思考创作问题的艺术家确实常常是靠某一时刻的福至心灵填上久未完结之作。我的意思是,现实中瓶颈期的艺术家对“那一笔”的捕捉最后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某次关键的失败可能就意味着放弃艺术之路,而伍尔夫是有意让莉莉胜利了,这是好作家对人类负责的表现,是必须要有“胜利”。当然同时它必须不是一劳永逸的胜利,对于画家莉莉而言,只不过是某一次的创作之坎被迈过了而已。

电影《到灯塔去》(1983)画面。

这就是现代主义作家直面虚无之海和人类短暂寿数写作时告诉我们的全部真相,所有的创作上的新质,不论是主题还是风格技法,那些对写实主义的离经叛道之处,无不是为了更好地攫住“生活的真相”——

伍尔夫在宣告与“爱德华时代”现实主义作家分道扬镳的《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夫人》一文中,将“真正的生活”比作一位火车上的夫人。她在文中嘲讽高尔斯华绥、贝内特等作家所写的生活不过是依靠他们的社会政治观、阶级阶层意识强加在具体人类身上的假想,且他们的人物仿佛有强迫症,不论何时都要观察房子、街景、店铺并据此作出一番有关社会经济与伦理道德的评价,充满了“可厌的物质主义”倾向。而她的布朗夫人,假如她皱一皱眉,或许只是因为想起了出门前忘记浇花,因为火车窗框金属的光泽而想起手上的戒指有了缺损,并不因为她深陷于地产麻烦或无法挤进上流社会的烦恼中。伍尔夫认为,这才是“有他们自己的”、真正活着的人,而不是作家社会抱负、政治理念和强迫症般的文体传统的工具。这样,她用意识流手法写作就很可以理解了。

詹姆斯·伍德说伍尔夫与现实主义作家不同之处在于,她把人物从小说中解放出来,允许他们走神游离于相关性之外,“拐入可能使小说整体结构不一致的随机性之中”。我觉得这个引用了伍尔夫自己评价的说法不太恰当,这等于说从前的小说家都在困束人物,这对他们并不公平,而真的分析起来,伍尔夫对人物并非没有新的困束。

我常常觉得,伍尔夫可能是让人物用意识和沉默的方式去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用语言和对话所做的事。《到灯塔去》里,就连小男孩詹姆斯都有不可思议的思考力和精确精致的思考语言,然而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些周全、复杂、深度的考虑吗?她的意识之流如此连贯而有条理,前后意识甚至有明确的因果关联,这种写作技法分明不是强化了人物的非理性,而是赋予了人物本没有的理性——这是叙述者替人物思考,这样的“伪神叙述者”比之《美好时光》里第二人称的强势不遑多让。

“神游”与其他内容组成了新的整体结构,一种新的小说形式在她的笔下熠熠生辉。她确实做到了她所追求的,表达出了属于那时新一代作家所企图紧紧抓住的“我们生活的精神所在、生活本身”“永恒的人性”——也就是她在《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夫人》这篇对现实主义的檄文、现代主义写作的又一宣言中所比喻的“布朗夫人”。

儿童绘本《美好时光》与现代主义的典范之作《到灯塔去》分享着一些重要的写作上的新质,不息的海浪声卷裹着人类对虚无的感受,只是前者虽在表述技法上有着大胆的试验,难免还是将之归宿于一个遥远的小岛和笃定的现在时态。然而,尽管虚无在文学中有一个可怕的别称——吞噬一切的“死亡”,人类却并不必须诉诸搭建黄金时代的神话思维。

作为现代主义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伍尔夫在《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夫人》的最后写道:“但不要以为,此刻我们就可以将她圆满地呈现出来。暂且容忍一下那些断续、晦涩、破碎,甚至是失败的作品。一项美好的事业期待着你们的一臂之力。因为,我要做出一个十分轻率的预言——我们正站在英国文学的一个伟大时期的边缘颤抖。而想要达到那个时代,我们就只有下定决心,永远、永远不抛弃布朗夫人。”

抓住生活本身,是一代代艺术家力求实现的目标,时光指针对准了现代派作家时,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尽管它们看起来断续、晦涩、破碎,甚至遭遇不少失败,但伍尔夫已然预言当时的现代派作家和读者“正站在英国文学的一个伟大时期的边缘颤抖”,她预见文学书写方式革命的时刻到来了,因而恳请读者对这些新质的小说多一些包容和耐性。这也是当我读到《美好时光》时、想起将来我们的原创绘本也可能会迎来这样一些裂变式的新质作品时——其与我们舒适区作品的差异大到彷如当年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颠覆那般——想对读者说的话。

灯塔、为爱而回到小屋的人,联同寻找“生活”的新文学、徘徊焦虑的现代诗的句子的回响,这些本身就足以构成一个个西西弗斯式的寓言,儿童文学又何必不能试着大胆一点,既然“挺住意味着一切”——尽管人类永远孤独,甚至如这位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伍尔夫,始终与抑郁疯狂作战并战死于这片疆场,但她也已尽力去抓住生活,甚至利用病症带来的无可替代的、极致的生命体验去锻造艺术创作状态。这正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行为,她一定对这种沉醉有所意识,意识到她可能因此在尚属年轻的某刻走向死亡。但当她选择浓缩人生以体验触摸缪斯天空的感受,并将短暂的生命化作一枚世人永志不忘的烙印着诗句的金叶,它就已经成为那海浪所无法掩息的光的一部分。

撰文/王帅乃

编辑/申婵 罗东

校对/柳宝庆

我想做的,只是画出房子另一侧的阳光 | 霍珀诞辰140周年

1882年,爱德华·霍珀出生于美国纽约北部的奈阿克。在今天,标志性的浅绿色、洞开的窗户、孤独的氛围、空旷的构图,已经成为了霍珀艺术作品的经典特征,他的画作成功捕捉到了现代城市里中产阶层的孤独处境,富有戏剧性的画面讲述着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空虚瞬间。他的画备受大众推崇,也深受作家们的喜爱,诗人马克·斯特兰德以霍珀的油画为主题撰写评论,劳伦斯·布洛克纠集了一批短篇小说家为霍珀的十几张画各自撰写一个故事。

霍珀在艺术史上的影响力已经无可置疑,然而,他走向艺术成熟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他也曾在巴黎和纽约等城市的景象中迷失过,在不同的绘画方式中谋生,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而举办了糟糕的画展,直到他沉静下来之后,才迎来了艺术上的重大转变。他最终回归了自己的初心,“我想做的,只是画出房子另一侧的阳光”,在艺术需要本真的真理中,他的作品在简单自然中具备了更丰富的深意。那些以光与影为主体的油画,使得寂静成为了唯一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都能身处其中,聆听着不再是画家本人、而是我们自己内心震荡产生的共鸣。

今年的7月22日,是霍珀诞辰140周年,我们特以此专题走近霍珀的艺术人生。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7月15日专题《爱德华·霍珀:寂静是唯一的色彩》的B01-B03版。

「主题」B01丨爱德华·霍珀:寂静是唯一的色彩

「主题」B02-B03丨一张霍珀式画作的最终诞生

「主题」B04-B05丨爱德华·霍珀画评:人在船上

「访谈」B06-B07 | 张念:在哲学的裂隙中,重思爱的可能

「文学」B08丨《宇宙重建了自身》:程一身的佩索阿

爱德华·霍珀的油画有着签名般的个人风格,不过,他找到这个风格的过程却丝毫不顺利。他顺利地在童年时便展露出绘画天赋,却极为曲折地寻找着绘画的主题。船只、乡村、文学、法国、纽约……在一次次琢磨观众兴趣的尝试失败后,直到39岁,放弃了主题禁锢的他才找到了真正的艺术自由。

造船师之梦

“船翻了。”

这对位于美国哈肯萨克溪旁的奈阿克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很慌乱的大事。这里是一处十年之前才刚被归入行政区划的旅游地,周围遍布水流。纵横交错的河网附近,是本地人因地制宜而建立的造船厂和码头,内河航运让这个小定居点渐渐发展成了像模像样的城镇。在商业航运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帆船竞赛成为了当地人主要的娱乐项目。即使在这里你不是一个帆船竞赛的好手,那么掌握游泳也是每个当地人必备的天赋技能。因此,一艘船翻掉的事情一般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不过,消息传来,翻船后落入水里的是两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孩子,一下子,人们就担忧了起来。

不过,两个五岁左右的男孩子安然无恙,毫无生命危险。后来,当地报纸在跟踪报道中写了这件事情,这场意外落水能够有惊无险,完全是因为其中一个男孩的冷静,这个男孩在落水后毫不费力地在水中站了起来,尽量让头部保持在水面之外,同时还有余力向另一位朋友伸出援手。这个水性惊人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就是爱德华·霍珀。

爱德华·霍珀。

爱德华·霍珀的未来人生将会与水产生密切的联系。比其他孩子都要高一头的霍珀一直喜欢待在港口凝视帆船,他心里倒没有那种向往扬帆远航、离开家乡闯荡的情怀,他只是真的对船只热爱到入迷。整个周末,他都待在港口旁边,观察船只建造和船帆组装的过程。中学时,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赛艇俱乐部,开始将大把的时间花在水面畅游上。“明天我要和水巫在一起待一天”,那时的霍珀应该经常会说这句话,他给自己的船起了名字,不怎么好听,比当时男孩们流行的命名术稍微高雅一点,充满着冒险与幻想的意味。

他的父亲是在霍珀15岁的时候走过来,送了他木头和工具作为礼物。这两件礼物的实际用途一目了然。拿到礼物后的霍珀立刻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造船尝试,后来它沉底了,再后来它被当作废品卖掉了。

我们从未见过有对造船的执念如此之深的人,后来他在百老汇附近的阁楼居住时,还依然在尝试这件事情,他折腾出了一个独木舟。这次他给自己造出的船找了一个更安全的行驶地带,不是在河溪上,而是在一幅油画中。霍珀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造船师,而画家,在他眼里是完全意想不到的职业。

《海边的房间》。

虽然他如此声称,但是,霍珀能成为画家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特别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中学的时候,他画船画得非常频繁,或者,不如这么说吧,他在画画这件事情上简直是疯得起劲。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差到了一个你无法想象的地步,有一次,在考试的时候,他明明知道答案是什么,但就是没办法用语言把他知晓的答案描述出来,最后,他在卷子上画了一张画。很神奇,那张小画证明了他给出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也看了出来并且鼓励了他。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当一名天生的艺术家吗——明明完全知晓了世界上某件事情真实的答案或结果,却无法用语言去回应,于是只能用另一种替代的、或者更精确的形式来呈现它。

总之,在奈阿克这个没有明确的社会秩序、教育体系并不完善、生活优哉游哉、船只来往繁忙的地方,霍珀进入了野蛮生长的路线——完全驶向自己的天赋所在。哦当然,或许除了造船这件热忱有余却能力不足的事。他的母亲是个出身优渥的女性,对孩子的天赋极为尊重,那些可能霍珀自己都没打算留下来的船只简笔画和速写,都被她给收藏了起来。不过,尽管成长过程中几乎没遇到任何阻力,青少年时的霍珀依然是个很矛盾的孩子,他淘气,爱折腾,能闯祸,但又很内向;他脑子里有很多想法,有美妙的眼睛,但是却不怎么会说话;他外形高大,但自画像里总是把自己描摹成自卑的丑八怪。

这些矛盾的地方,当你推开霍珀的家门后,就会明白了。

请让我安静

一群女人在霍珀家进进出出。她们都是霍珀母亲的亲友,她的妹妹、母亲、还有家中的女佣,这些人是那栋房子的主导者。霍珀太太是远近闻名的女主人,性格外向爽朗。不过尽管在家中占据着主导支配的地位,性格外放,霍珀太太却并不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她出身于优渥家庭,霍珀家能够体面地支撑下去,靠的完全是她带来的财产。相比之下,霍珀先生就佛系得多,面对这么一个由女性统治的家庭,他能做的就是逃避,在自己经营的小商店里待一整天,把儿子留在家中的房间里。就这样,父子两人,一个跑在外面,一个躲在室内,寻求着安静的空间。

霍珀的父亲是一个与那个男子们普遍红脖子粗声调的年代格格不入的男人,他罕见地温柔,内向,甚至会让人感到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正式接触过男子气息的浸染——加勒特·霍珀不知道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样子。因此,他也没有用这种方式教育爱德华·霍珀。他经营着一家并不是很在乎营收的商店,状况不太景气。对于儿子的喜好,既然小爱德华喜欢船只,就送他木头和工具,喜欢话剧和制作道具,也给他捧场。加勒特·霍珀与妻子伊丽莎白在培养孩子天赋这方面是非常一致的。母亲把小霍珀的画收藏起来。父亲则买了一些插画书送给孩子,让小霍珀能够学习到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的插画风格。发现儿子5岁左右的时候就迷恋绘画之后,夫妻二人在圣诞节送了他画架和黑板。

他们非常理解爱德华·霍珀的天赋,但或许并不是那么能理解霍珀的内心世界。

通常,在家中会是这样的场景,母亲、姐姐、女佣几个人在外面热火朝天地闲聊,完全没有共同话题的父亲选择去商店或教堂避避风头,无法被带走的爱德华·霍珀只能留在房间里寻找安静的空间。他的父亲加勒特,在家中留下了大量的书籍。作为一个“商人”,加勒特手里最常握着的并不是账本,而是小说,这也与他沉默寡言的性格相称。加勒特最喜欢阅读的是蒙田的散文集,另外还有亨利·詹姆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爱默生等人的著作。后来,这些书籍也在一个又一个下午的光阴中,融化进入了他的性格。语言表达能力极差的霍珀,除了用画画表达自己的看法外,后来还多了一项技能——直接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或许是父亲加勒特留给他的最深刻影响了,因为很多时候,他的父亲也是这个样子说话的。

《那居于幽暗而仰望光的人:霍珀传记》作者:(美)盖尔·列文,译者:李惟祎 何彤珊,纸上造物|上海文艺出版社 预计2022年11月出版。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霍珀还对书里的插画有了浓烈兴趣。不过,这可能是会让他后悔的事情。

随着霍珀渐渐临近成年,他在艺术上的天赋及兴趣已经十分显然,霍珀本人也表现出了日后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欲望。对于艺术家职业本身,他的父母并无任何意见,但他们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担忧。父亲因为自己的经历,不太想让儿子也成为像自己一样的人,他希望儿子能减少待在室内的时间,多参加些户外运动(事实上霍珀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也挺浓厚),拥有些刚烈的男子气概;母亲则对霍珀有着过度的保护欲,从事艺术没什么不好的,但想靠艺术吃饭太难了,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祖上留下的财产来给儿子一份优渥的生活。这对父母思之再三,最后恳求儿子,学画可以,但别学纯艺术,最好去一家插画学院。不管怎么说,人之后都要谋生,不是吗?

“反学院”的艺术之路

1899年秋天,爱德华·霍珀遵从父母的意愿,进入了纽约插画学院,加勒特和伊丽莎白对儿子的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会在家乡搜罗各种时期、不同国家的插画册,寄送给霍珀。他们甚至还特意关注了插画市场的活跃度,对何种插画最受欢迎进行了一番研究。

至于霍珀的学习状态,只能说态度倒的确是特别认真,没有放飞自我,而且在他入学的那个时期,由于插画师的收入相当可观,这也大大降低了霍珀对这个职业的抵触态度。他学习插画大师的笔法,认真钻研,不过艺术创作的心总是锁不住的,即使是练习插画,一根根线条的流动和场景的选择也在爱德华·霍珀的心里不断呼唤着创作的激情。终于,一年之后,他向父母申请了转学,进入了纽约艺术学院(当时名为蔡斯学院),这里也有插画课程,不同的是,霍珀在这里可以学习真正的艺术。

纽约艺术学院是个相当特立独行的“反学院”艺术机构,进入这个学校不需要任何考试,只要你对绘画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就能来。入学后,不练习最基本的石膏模型,速写课程和色彩课程同时进行。如果在学生聚集、老师又恰好不在的时候走进纽约艺术学院的教室,就能看到男生们在和模特打拳击,抓着门框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到处都是颜料盒,能用的和不能用的混在一起一直堆到天花板上。就是这样的一座混乱不堪的学校里,走出了一批未来在艺术史中留名的画家,他们大多是该时期爱德华·霍珀的同学,包括杜波依斯、乔治·贝洛斯、罗克韦尔·肯特等人。校长蔡斯极为注重学生的独立创造性,在他看来,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尽快离开这里去外界寻找自我的真实风格。尽管爱德华·霍珀并不喜欢这位创始人,他后来的经历还是不可避免地印证了这观点的正确之处。

两年后,爱德华·霍珀的身心完全投入到了油画的领域里。时光如梭,学校的课程结束了,霍珀的很多同学前往了巴黎或者成为商业画师。大西洋海域彼岸的巴黎也吸引着霍珀,但他没有急着离校,而是留下来担任教师。直到他自己意识到,他不能再继续停在原地了。

1907年,霍珀在巴黎时期的油画。该时期霍珀画了大量风景画,色块与涂抹技巧与成熟期的霍珀画作有着明显区别。

从艺术角度来说,霍珀迫切地需要新的感悟和突破,美国能带给他的灵感已经几乎穷尽,他需要新的环境来更新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从现实角度来看的话,爱德华·霍珀已经24岁了,他的许多同学已经在插画界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在1906年,他启程前往了巴黎。

著名插画师?你在骂谁呢

巴黎这座城市吸引着无数的艺术人士,是因为它的现代性。而霍珀,他和当时的现代艺术一直有着比较明显的隔阂。法国特别火的展览是塞尚的画展,但霍珀对塞尚的作品可不止是颇有微词,他曾经很直白地表达过自己对塞尚的不感兴趣,并认为塞尚的油画没有深度可言,“就是一张纸”。他喜欢画面中物体的深度和立体感,那么立体主义呢?霍珀也没有兴趣,他成功做到了在巴黎和毕加索无数次出现在同一个场所,却从未打过招呼。德劳内,康定斯基,马蒂斯……霍珀统统提不起兴致来。他在当时兴盛现代艺术的巴黎找到的宝藏大师是库尔贝,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从库尔贝那里学到了很多,如果我们将霍珀的画作和库尔贝的摆在一起的话,能隐约发现其中的继承性,不过,这些成就明显无法转变为成功的画展。相比之下,让他对欧洲最流连忘返的,是那些日常生活的氛围,以及河边的风景,周末的音乐演奏队。

巴黎时期油画《奥斯汀堤岸》。

就这样,当霍珀在欧洲晃悠了整整十年(在经费这方面,他的母亲从未亏待过他),等回到美国后发现,他完全没办法以一个“镀金者”的形式归来。他的朋友帮他宣传,还有记者朋友给他的画作写了不少溢美之词,但展览一直不怎么成功,好不容易才以300美元的价格卖出去了一幅油画。兴奋的霍珀在记账的时候连日期都记错了,这对一向冷静的他来说是罕见的疏漏。

为了谋生,他只好去绘制商业插画,不过别忘了,此时距离他同学在插画业掘金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霍珀的工作量很大,还会遇到一些不太正常的要求。最为离谱的一次是他为一本小说绘制插图,小说讲的是一个少女和他的大胡子情人之间的故事。插画画完后,对方提出要求,要把男主人公的大胡子给去掉,霍珀困惑地指出小说里的人物就是有大胡子的,得到的回复则是故事可以那样写,但插画不行,带着大胡子的男性人物在画面上不吸引人。霍珀只能重新再画一遍。比这更要命的,还是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工作,霍珀都极为投入,毫无偷工减料的情况。他还在参考欧洲的插画,琢磨最新的插画技法。

霍珀插画。

结果,因为他在插画上的投入和战争结束后的海报黄金期,他被赋予了一个完全没想到的头衔——著名插画师。媒体对霍珀的插画给出了极具黑色幽默效果的评价,“具有强有力的理念和坚定的艺术概念”。

谁是著名插画师啊?谁把插画设计当成自己的艺术理想了啊?——霍珀知道自己有了这么一个头衔后,大为光火。很明显,这压根就不是他内心真正的理想。

然而,虽然他之前已经画过很多张艺术作品了,但是,他什么时候才能画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具有霍珀风格的画来呢?

晚风终于来临

爱德华·霍珀自从欧洲回来后,他在艺术上走了一条漫长的弯路。

有一幅画,叫做《蓝色之夜》,非常糟糕的作品,可以说是霍珀留下的油画中最烂的一幅。这张画在画展上遭遇铺天盖地的批评,以至于连霍珀本人都不太愿意承认这是他的作品,展览结束后,他将这幅画扔进了仓库里,几乎再也没有拿出来过。《蓝色之夜》是非常典型的矛盾式霍珀之作,它看上去非常地拧巴。画面中出现了妓女和小丑,看似是一个喧嚣作乐的场景,然而,宁静的蓝色背景和静态的描摹,又让画面变得呆滞,里面的人物仿佛都是毫无生气的木偶。

《蓝色之夜》。

很明显,霍珀想跟随一下潮流,选择了典型的法国题材,并试图以此证明法国生活对自己的影响。当时,法国生活与美国生活区别最大的一点在于,那个年代的美国仿佛是清教徒社会,欲望被禁锢,之后霍珀和妻子之间不和谐的婚姻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巴黎对欲望是放纵的。尽管很奇怪的一点是,在霍珀眼里事情却截然相反,他认为欧洲更有秩序,而美国的生活才是无序混乱的——不管事实究竟怎样,霍珀的确想要在创作中加入大量的法国主题。

问题是,他何曾真正地融入过法国?几次欧洲的经历,他的身份都更像是一名游客。他既不曾投身于法国现代艺术的熔炉里,也没有投身过巴黎灯红酒绿的花街柳巷——相比于投身,他更喜欢旁观。这种半吊子的身份决定了霍珀法国主题的画作也不会有多么深刻。这次失败之后,霍珀回归到了美国本土主题。结果也并没能在成堆的美国画家中脱颖而出。他的同学肯特因为缅因州的风景画成为知名画家,他也尝试画缅因州,结果无人问津。也就是说,在这段时期里,霍珀并没有认真思考创作形式的问题,而是认为一切问题都出在画作的主题上。唯一能够给他带来些名气的是蚀刻版画,他的版画比较符合观众的口味,收到了一些赞扬,尽管画的价钱不高,也算是能勉强谋生。看起来,他几乎只能以蚀刻版画家的身份,在厚重的艺术史中留下两行注释了。

巴黎时期油画《圣克劳德公园》。

同时,在尝试了很久的美国主题都不温不火之后,随着时代的改变,霍珀再次做出了误判,他认为现在应该是观众们接受法国主题的时候了。他又搞了一次法国主题的展览,效果比之前所有展览都更糟糕。因为这个时候,本来对巴黎就没有那么融入的霍珀,连对巴黎场景的记忆都开始渐渐淡化了,他几乎是完全凭借着对巴黎的模糊印象创作出了一系列所谓法国主题的画作。而且,他已经很久没有再去过法国了,对观众来说,这些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法国城市场景也非常过时。这一次展览的全面失败,算是让霍珀彻底打消了选择法国主题创作的念头。他的艺术家朋友认为,霍珀距离成为优秀的画家,其实只差“真正的自由”,这是一句精准的评语,但对当事人来说并不好理解。

这个真正自由的转折点,直到1921年才到来。

有时,时间带来的消极影响,其结果却未必是负面的。这个时候的霍珀,事业已经停滞了很久,他几乎已经没有太多执念了,早年间法国的经历和印象,也随着时间渐渐在他的脑海中淡化。终于,他回归到了正常的创作道路上——不再纠结于法国还是美国的主题,城市的明确场景,而是顺着自己的感觉画。1921年,他创作出了未来两年里展出次数最多的画作,《晚风》。

《晚风》。

这张画广受好评。它具有一种隐喻的故事性,画面中的女子仿佛之前刚经历过什么,窗外的风吹来,既像是解脱又具有淡淡的悲剧色彩,以及,这位女子的形象在风的吹拂下也具有了动态的视觉观感。这张画的主题既不是法国也不是纽约,它可以是任何地点。随后霍珀又创作了两张类似感觉的画作,在1921年里,这些画让霍珀真正开始声名鹊起。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真正实现了霍珀的艺术理想——“我想做的,只是画出房子另一侧的阳光”。光与影变成了他艺术中真正的主题,也就是像他朋友之前所说的,不再那么重视地域主题的霍珀,在淡忘中寻找到了艺术创作真正的自由。

当然,《晚风》并不是霍珀成熟期的作品。它只是一张黑白素描画,还没有霍珀标志性的颜色和大笔刷色块的运用。然而霍珀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已经悄然敞开。这个房间里的女人几乎可以视为霍珀日后经典画作的雏形,即使目前它还没有色彩,但画面中的寂静感与戏剧张力,已经让它在寂静中具有了唯一的、霍珀式的色调。

文/宫子

制图/刘晓斐

编辑/张进 申璐

校对/薛京宁 王心

10首湾区旋律唱响新时代!汤宝如、苏妙玲都来点赞

9月23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新时代旋律》湾区快闪秀启动暨“见证新时代”摄影展揭幕仪式在广州T.I.T智慧园超级城市客厅正式举行,当日同步上线《新时代旋律》精选曲目展演直播,为观众送上一场亮点纷呈、活力满满的“云上”视觉盛宴。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2年南方都市报、N视频年度重磅推出《新时代旋律》系列纪录片,以音乐创作、故事记录及原创歌曲演绎的全新产品形式,用音乐描绘山河锦绣、奋斗者追梦的时代画卷,记录中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温暖瞬间,礼赞新时代。

快闪直播

线上大范围传唱、线下多场景演绎

“今年,重磅推出《新时代旋律》系列纪录片,可以说是我们的一大新尝试。”活动现场,南方都市报编委、新媒体事业中心CEO王佳向与会嘉宾介绍,作为大湾区第一档原创音乐创作纪录片,《新时代旋律》目前已经推出了10集。一经推出就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而且获得了高校学生、音乐创作者的一致好评。“传播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神内涵,也是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的应有之义。”

南方都市报编委、新媒体事业中心CEO王佳向与会嘉宾介绍《新时代旋律》。

“今天,我们迎来南都、N视频年度精品力作《新时代旋律》的阶段性成果,在N视频两周岁之际,我们发起‘潮起大湾区,唱响新时代’湾区快闪秀。”王佳表示,希望更多优秀、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在线上线下同步唱响,期待更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创作者一起加入。

快闪秀现场,来自大湾区的10组音乐唱作人代表、跨界联创代表及特邀嘉宾共同启动大湾区快闪展演,一起品鉴美妙的新时代旋律。

本次“新时代旋律”湾区快闪秀,以广州、汕头、佛山、珠海等城市地标场景为舞台,以10曲原创旋律为主打节目,上演“勇立潮头”“我的祖国”“青年力量”“大美湾区”等多个篇章,同步推出5小时视频直播,线上大范围传唱、线下多场景展示,充分体现出N视频的优质原创产品影响力和传播力。

佛山分会场,N视频特约唱作嘉宾、农林下路小学教师黄蜜与学生共同演绎《新时代旋律》歌曲《虾仔大个仔》。

珠海分会场,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精彩表演。

“革命的火炬,点亮赤子心,历经百年生生不息......”在快闪秀现场,N视频特约唱作团体、南方医科大学流浪楼梯乐队,热血演绎《新时代旋律》主题曲《砥砺赤子心》。在电吉他和键盘的音乐交织声中,青年唱作人歌唱出志在万里的青春与激情。

N视频特约唱作团体、南方医科大学流浪楼梯乐队演绎《新时代旋律》主题曲《砥砺赤子心》。

带着蓝色鸭舌帽的N视频特约唱作人章鱼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续写春天的故事。唱作人用N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是纪录片《新时代旋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N视频特约唱作嘉宾唱作人章鱼演绎《新时代旋律》歌曲《续》。

表演结束后,几位唱作人分享了他们音乐创作的幕后故事。

南方医科大学流浪楼梯乐队吉他手林煜森说,“在粤剧院时,我们被粤剧表演艺术家们身上的敬业精神、对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和热情深深打动。” 深圳土生土长的唱作人章鱼表示,深圳是一座年轻、有活力,而且很有温度的城市。“我想要在歌曲里表达深圳的亲和力、创造力和激情。”

唱作嘉宾林煜森(左)、黄蜜(中)、章鱼(右)进行唱作分享。

《新时代旋律》系列纪录片每集分别以一名大湾区流行音乐唱作人(团队)为主角,真实记录他们的音乐创作之路,从田间地头到电竞现场,从体育训练馆到科研实验室,年轻的音乐创作人走访大湾区的人和事,讲述每首好歌创作背后的故事。每集节目在N视频《新时代旋律》专题页首发更新,同步上线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每首歌曲同步更新至网易云音乐“新时代旋律”歌单。

专辑发布

50位大众评审线上投票

主办方邀请了5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通过线上评选方式,为《新时代旋律》专辑的10首原创歌曲进行评审。评委中有音乐人代表、高校名师、互联网平台代表、媒体代表、青年大众评委等,其中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汤宝如,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总教练孙丹丹等都投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歌曲”。

主办方邀请了5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对《新时代旋律》专辑里的10首原创歌曲进行评审。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汤宝如,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总教练孙丹丹等投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歌曲”。

本次活动最终评选出多个奖项,以鼓励年轻的音乐唱作人继续创作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新时代。

活动最终评出多个奖项,唱作人上台领奖。

对于《新时代旋律》的节目形式和广受好评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熊迅表示,“音乐是有情境性的、文化性的、时代性的,它和大湾区在新时代的文化认同功能相契合。《新时代旋律》节目很符合时代语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在他看来,唱作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寻访创作的过程中,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汲取方方面面的文化营养,整个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熊迅。

旅行生活博主“善良酱”何颖诗感慨,“我觉得节目形式非常新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节目。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是非常有趣的,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在《新时代旋律》整张专辑中,《虾仔大个仔》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我本身是广州人。这样的粤语童谣改编作品听起来很有感触。有点童年生活和现实碰撞交融的感觉,我会把这首歌拿给我女儿听。”

旅行生活博主“善良酱”何颖诗。

怎样的歌曲算是一首好歌呢?

中国香港演员、歌手罗钧满认为,能让听歌的人产生情感共鸣,就是一首好歌。“我觉得一首歌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心底流淌出来。音乐必须是由衷的情感表达才是最好的。像《新时代旋律》这样的节目,通过音乐去讲好一个故事,让世界了解现在的中国青年是怎样的,我觉得这很重要。”

中国香港演员、歌手罗钧满。

在英皇娱乐艺人马思惠看来,一首真正的好歌,并不受限于歌曲的风格。“只要大家对一首歌能产生共鸣,我认为就是一首好歌。”她认为,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类似的文化节目会越来越多,“湾区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湾区也在带领着我们慢慢成长。”

英皇娱乐艺人马思惠。

主题摄影展

用光影艺术镌刻时代发展

唱响新时代旋律,定格最美瞬间。活动现场,“见证新时代”主题摄影展正式揭幕,用影像的方式展现当代青年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记录时代发展。

“见证新时代”主题摄影展,用摄影的艺术形式和年轻人的视角,反映国家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展出的100件摄影作品组成多个篇章,主题鲜明、表达多元、内容丰富,通过光影的艺术体现出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和时代力量。

展出的100件摄影作品组成多个篇章,主题鲜明、表达多元、内容丰富,通过光影的艺术体现出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和时代力量。

在摄影展的启动仪式现场,“见证新时代”摄影展中“印象湾区”和“新时代旋律”的部分代表作品得到参观者的广泛赞誉。现场大屏幕播放着《虾仔大个仔》音乐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精彩瞬间。

南都、N视频摄影记者钟锐钧(左)、陈冲(中)、徐杰(右)向与会嘉宾分享创作感受。

“我们这个团队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拍摄的当天,田间突然下起了大雨。院士没有叫停,坚持拍摄完了所有镜头。当时我心里对院士的敬意油然而生。”南方都市报、N视频摄影记者钟锐钧说。

南都、N视频摄影记者钟锐钧分享创作感受。

《新时代旋律》的创作脚步也没有停下,未来将会有更多好听的旋律和故事诞生。据悉,著名歌手苏妙玲也将参与到《新时代旋律》的新一集录制当中。她表示,作为广东人,很想在节目里唱一唱粤语歌,讲一讲大湾区发展的故事。她会去哪里开启灵感之旅?又将有哪些沉淀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期待她的创作故事和精彩演绎。

歌手苏妙玲以视频的形式寄语《新时代旋律》。她将参与到纪录片新一集录制当中。

优秀唱作人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最燃创作奖《虾仔大个仔》

唱作人:黄蜜

最佳词作奖《我愿》

唱作人:维京

最佳编曲奖《田野之歌》

唱作人:Fifi Blues

最具人气奖《我们的心跳》

唱作人:何羿霏、林子航、宋小睿

创意曲风奖《未来已来》

唱作人:N Young主播团

破圈突围奖《逐梦》

唱作人:付湘军

高频传唱奖《七子新歌》

唱作人:黎翰澄、刘嘉怡

最佳演绎奖《砥砺赤子心》

唱作人:林煜森、陈雨、罗咏仪、孙维

最佳主题奖《初心》

唱作人:李柏龙

最具潜质奖《续》

唱作人:章鱼

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王佳

统筹:陈伟斌 陈实 陈成效 胡群芳 贺蓓 赵威 李平 胡怀军

总策划:危艺 李冠祺

执行策划:南都新媒体事业中心品牌运营部、N视频《新时代旋律》节目组、直播产品部

地方统筹:王靖豪 关婉灵 李佳滢 吴彦阳

采写:董淑云 董晓妍 李思萌 黄怡婷

视频:陈灿荣 赵明

摄影:钟锐钧 邹卫

直播导播:阮增豪

编辑:曾甜宇 杜银龙 杨赠玉

设计:李毅然

实习生:郭炫楷 黄俊霖 黄昕吾 徐诗诺 朱政熹 方楷 陈保良

大本JLo结婚了!兜兜转转20年爱的还是你,网友:这世界还有真爱

谁能想到,好莱坞最意难忘的一对明星情侣,终于迎来了他们的happy ending!

本阿弗莱克和詹妮弗洛佩兹正式领证结婚啦~

消息一出,全世界网友都震惊了,大本、JLo的名字,两个人的CP名“Bennifer”,还有JLo官宣结婚的网站,纷纷都冲上了推特热搜。

大家反应这么热烈,实在是因为这两位巨星的感情过往太传奇,距离大本第一次向JLo单膝跪地求婚,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

这20年里发生了很多事,但事实证明,如果是对的人,缘分可以像当年那颗6.1克拉的粉钻一样永恒,兜兜转转,缘来还是ta!

重燃爱火、修成正果的两个人,感情热烈程度不输20年前。今年4月二度订婚,三个月后就冲到了拉斯维加斯“私奔闪婚”,婚礼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办。

在赌城午夜的一座小教堂里,两个全世界瞩目的大明星在堪称简陋的环境下举行了一个很小型的仪式。

大本的衣服是在男厕换的,JLo则是在休息室换了条小白裙。

规模不太符合他们的巨星地位,但这样的私密对于两个当事人来说显然更快乐。

从JLo发的声明、新婚自拍等各种细节里也能看出来,他们俩已经完全沉浸在爱里,无比享受这场推迟了20年的婚礼。

JLo的声明里,字里行间都是新婚的快乐,糖分含量超标。

“我们结婚了。爱是美丽的,爱是善良的。事实证明,爱也可以是很有耐心的。耐心到足以跨越20年。”

“这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上周六,他们深夜飞到拉斯维加斯,和其他四对新人一起排队,在内华达州的克拉克县领了结婚证。

就像所有浪漫电影里的桥段一样,两个人情到浓时、冲到赌城结婚,据消息人士说,“他们只是想结婚,所以就结婚了。”

到午夜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拉斯维加斯著名的小白婚礼教堂,差一点教堂就关门了。

这座见证了无数好莱坞名人激情结婚的小教堂,同时也是美剧《老友记》里罗斯和瑞秋私奔结婚的那个小教堂。

JLo的新娘造型很简单,但挡不住她本身的光彩照人。身材窈窕、妆容精致,一头大波浪长发柔顺有光泽,简直可以直接去拍广告。

她的礼服是一部老电影里的白裙子,大本则是从自己的衣橱里拿了一件西装外套,他们分别在教堂的休息室和男厕所换好了衣服。

新娘一边在镜头面前转圈圈,一边说“我感觉太棒了,太兴奋了”。

甜得简直像青春期的少女,好可爱。

另一边,大本在换衣服的粉色男厕里,兴冲冲地用手机拍下了自己的“婚礼更衣区”,仔细看,厕所的镜子上还有划痕。

一切看起来似乎疯狂又仓促,但看到两个人在小教堂里念着誓言、互赠将在余生中佩戴的戒指的那一刻,这种疯狂成了满满的爱和感动。

“如果你坚持的时间足够长,也许你会发现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在凌晨十二点半开车穿过爱的隧道,和你的孩子,和你会永远在一起的那个人一道。

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值得为之等待。”

在JLo这封声明的最后,她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不是Jennifer Lopez,而是Mrs. Jennifer Lynn Affleck。

她冠上了大本的姓氏,正式成为了阿弗莱克夫人。

距离他俩上一次订婚已经20年过去了,20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人、许多事,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这“第二次”的爱情故事能够修成正果,才更让人们惊喜、感动吧~

很多网友都激动得为两位新人送上祝福:我嗑了多年的CP不但复活,还结婚了!

“哇哦!!持续震惊中!!原来真的可以回到从前!!

一开始没人以为会是真的,但他们真的结婚了!恭喜JLo和大本,这就是真爱!”

“太为她开心了~”

“我一整个流泪。”

“为他们开心呀~”

“恭喜这对幸福的新人…”

“大本和JLo偷偷结婚了,这是今年发生的最好的事情。我赢了!!”

“恭喜大本和JLo喜结连理。”

“正式成为阿弗莱克先生和阿弗莱克夫人啦!我真的太为你们俩开心了,祝贺你们,我爱你们~”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唱衰他们冲动的私奔结婚:

“今天整个LA所有的离婚律师都在试驾兰博基尼。”

“他俩到底能真的在一起多久呢?”

“你(JLo)是多么强大、美丽、夺目的女性啊,你怎么会跟他结婚呢?”

“这一对能坚持多久,大家买定离手了。”

这样唱衰的声音不在少数,或许是因为他们之前的感情经历太过抓马了,导致很多人对他们结婚并不看好。

如果要详细了解他们的过往,那就得追溯到20年前。

他们的初次相遇是在2001年,当时大本是赫赫有名的好莱坞金童,JLo也同样是知名流行歌星,当时她正和第二任丈夫Cris Judd在一起。

两人相识在电影《鸳鸯绑匪》的片场,2002年JLo和丈夫离婚,和大本的关系突飞猛进,在被狗仔追着拍到一些亲昵场面后,很快正式公开恋情、一起亮相红毯。

两个年轻人的爱就像龙卷风一样迅速又猛烈,没过多久,大本就带着一颗6.1克拉的粉钻,向JLo单膝跪地。

JLo曾经描述过当时求婚的场景:

“那里有一条毯子,玫瑰花瓣铺满了整个房子。好多蜡烛、花瓶和花束…

我走进去,整个人都惊呆了。我完全没有预料到会这样,当时被冲击到开始哭。

这些年来,我因为难过哭过很多次,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喜极而泣…

那是我经历过最纯净、最美妙的感觉。”

订婚后,他们顺理成章地宣布了婚期,但就在婚礼前几天,他们突然宣布推迟婚礼,原因无他,媒体关注度实在太高了,狗仔无孔不入,他们害怕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可能会被毁掉。

只是这场被推迟的婚礼,再也没有举办过。

2004年1月,在JLo给媒体的一封声明里,两人的关系正式结束。

受了情伤的JLo向自己的老朋友Marc Anthony寻求安慰:

“(我想要)找到一个能让我在最孤单的时刻,感受到被爱和被需要的人…”

就在那一年,两人结婚,这是JLo的第三次婚姻。

第二年,大本也结了婚,女方是知名女演员詹妮弗加纳。

千禧年最受关注的Bennifer就这样分道扬镳,各自开始了家庭生活。

JLo在2008年生下了双胞胎,2014年和Marc离了婚。

大本和加纳的婚姻中,有三个孩子,他俩一度成为好莱坞盛赞的模范夫妻,但最终在2018年分开了。

从千禧年刚刚开始,小报诞生,到近些年,好莱坞的话题不断更新换代,媒体环境在飞速发展,每个人都在变,Bennifer逐渐成了一个古早的词汇。

但其实私下里,大本和JLo一直都有联系,他们保持在一个熟悉的“朋友”距离,不远不近。

2019年,JLo和相恋两年的男友——职业棒球运动员Alex Rodriguez宣布订婚,婚礼本来定在2020年夏季,却因为疫情不得不推迟。

这场婚礼最终也没有举行,2021年4月,两人正式取消订婚,认为“我们更适合做朋友”,互相退回了朋友的位置。

另一边,离婚后的大本也在2020年展开了新恋情,女方是和他共同主演电影《深水》的女演员Ana De Armas,这一对当时爱得也是相当热烈,安娜几乎住进了大本在洛杉矶的家,和大本的孩子关系也很好。

不过2021年1月,这段关系也结束了。

好莱坞明星的分分合合已经无法让人太过惊讶,但分手了快20年的CP都能重新复活,大家还是直呼活久见!

就在JLo和大本都恢复单身后,人们居然看到大本出现在了JLo的豪宅里!

吃瓜群众被这个大瓜冲击得脑子都不转了:这是真实发生的吗?我死去的CP又活过来了?

事实证明,这还真的是真的。

他们俩不仅在重聚,而且还在点燃20年前熄灭的火花。

2021年6月13日,在全世界都敲碗等着“恋情实锤”时,他俩终于被拍到了接吻照!

好家伙,自那之后,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青春热辣岁月,热恋如胶似漆,仿佛是青少年的初恋。

詹妮弗还戴上了写着“BEN”的金色项链,

他俩在洛杉矶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爱的证明。

很快,热恋开始向两个家庭的融合迈进,他们的孩子们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对于这对重燃爱火的情侣来说,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在一起,2022年3月下旬,在看完了整个洛杉矶的豪宅之后,大本和JLo选定了一座价值5000万美元的豪宅,显然这就是两人的“爱巢”了。

一切就绪,订婚也是自然而然,没过几天,JLo手上就出现了那枚美丽的绿宝石订婚戒指。

据说两人的婚前协议里,JLo还加了“每周必须履行至少4次夫妻义务”的条款,虽然是小报报道的,不知真假,但根据两人的火热程度,也不是不可能?

延续着这种火热,这一次,他们没有让任何因素成为结婚路上的障碍,订婚仅三个月后,他们就私奔到拉斯维加斯结婚了!

有的人会觉得这样太过草率,但对于他俩来说,或许这样才是对的时间对的人。

JLo最新发的ins帖子里,更新了一张自己躺在床上的素颜照片,左手无名指上是一枚新的婚戒。

她就那样简单地躺在床上,没什么装饰,整个人却是出奇的美丽。

她本身状态就非常好,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让她看起来就像是泡在暖洋洋的温泉里一样,连头发丝都透着松弛和安逸。

不管外界怎么说,婚姻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JLo和大本显然非常享受这一段感情。

既然他们选择重新开始,享受和彼此相处的时光,做好了一起走下去的准备,那就应该祝福他们,毕竟不是谁都能够像他们一样有“第二次机会”。

祝福JLo和大本这一段跨越了20年的爱情,恭喜修成正果~

  • 最新游戏
  • 发表评论
手游排行 新游中心 热门专区 手机软件APP下载
网游排行榜 游戏攻略 网游下载 安卓软件APP下载
单机排行榜 手游礼包 单机下载 苹果ios应用下载
安卓排行榜 新游视频 手游下载
苹果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