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饭店2秘籍文章列表:
- 1、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谈支付体系
- 2、仙剑+模拟经营!仙剑客栈2官网上线 玩法揭秘
- 3、非常测试:汽车AI系统是好助理吗?
- 4、远望3号的青春故事:第100次驶向星辰大海
- 5、想挣中国人钱没那么容易!老外搞了个广东开车游戏,多半差评
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谈支付体系
如今,我们都非常习惯于在手机上进行支付,需要买什么,扫一下码就行了。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整个支付的体系是什么样的呢?本文作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整个支付体系的运转规律和设计方法,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收获了大量实战经验以后,从中抽象出可被复用的方法,是自我升级的非常重要的过程,而所有方法又会在不断的新的经验里被优化改进。
全文15088字,建议先收藏慢慢看。
一、支付的“三字真经”
经验一旦形成了模型,它将引导你走出混沌。
有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模型,“阴阳模型”反应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五行模型”反应事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12星座模型”“12生肖模型”“生辰八字模型”“Star模型”“smart模型”……等等,我们发现掌握了一个模型就意味着掌握了利用该模型的规律去洞察事物的优秀能力。
如果你掌握了五行相生相克口诀,你就可以通过将万事万物按照规则标注其五行属性,那么你就知道这些事物之间是互利还是互斥的;有时候你是否会好奇,这些模型是怎么形成的,由谁创造的……
我们也来抽象一个支付的模型:“事·账·钱”,这三个字我们来用它来定义整个支付体系的运转规律和设计方法。
1. 什么是事,什么是账,什么是钱?
我们将支付分成两个体系:一个是只有一个主体的“单支付体系”比如京东支付体系;另一个是由多个参与者组成的协同的复杂分层的“复合支付体系”比如中国支付清算体系(人行-网银联-银行-三方支付-四方支付-企业),如图1所示:
图1 支付体系分类
这两个体系我们都可以进行三层划分。
1)事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这场旅行本身就是一件事,旅途中每一次住酒店,每一次餐馆吃饭,每一次手机充值,每一次晚上刷剧,这些都是一件一件的事情;在酒店前台你用微信扫一扫支付了200元押金,在大厅的购物柜你用支付宝扫一扫打开柜门拿出一瓶可乐,这也是一件一件的事;微信收到了你的扫一扫请求,给了你一个弹窗,你输入了密码点了确认,这也是一件一件的事。
什么是“事”呢,我想就是基于你的意愿形成了决策,并且付出了行动,得到了结果,这一个组合就是一个“大事”,这件事里你的每一个眼神或者动作,每一次点击或者选择,每一次开心或者悲伤,我想也都是“事”。那么总有一件事,会引导你走向支付。
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应该被记录,你对女朋友的好与不好,会被女朋友记录;你对别人的坏,会被上天记录;同样你那些触发了支付的“事”也会被记录;女朋友记得是“爱情的账”,上天记得是“尘世的账”,支付记得是“系统的账”;女朋友会记到脑子里,上天会记到云彩里,支付会记到“账户”里!
所以说支付就是基于“事”记“账”。
2)账
支付的基础是“账户”,银行有银行的账户,企业有企业的账户,人行有人行的账户;账户是资金的存储,也是信用货币的基础,也是现代支付的基础;这些账户就是要记录一次次的支付的“事”,比如记录你在酒店前台用微信付了200元押金这件事。
“事”是怎么记录到账户里呢,首先我们要学会去定义“事”,就想我们去用“男女”定义“性别”,用“好坏”去定义“品行”;而对“支付事件”的定义,我们用“费用”,我们用“费用”去定义一件件发生的事情,或者说为一件件发生的事情去进行分类,只要知道了“费用”我们就知道了这是一件什么“事”,也就是事件会产生费用。
所以说支付就是将支付的“事”产生的费用记录到“账”中。
3)钱
钱是个好东西,国家离不开钱,你我离不开钱,上班为了钱,创业为了钱……这个世界的运转离不开钱,同样,支付的存在也是为了钱,为了更好地印钱,更好地存钱,更好地流通钱……钱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现金,有银行存款,有公积金,有手机话费,这些都是钱。
而现代支付社会,钱大部分存在“账”上,站在“钱”的角度去看“账”,我们发现“账”就有了不同的属性,等于钱的账就是“资金实户”,不等于“钱”的账就是“虚户”,就像微信钱包账户记着你有1万元,但是这1万元不能代表钱,而真正能代表钱的是微信在人民银行备付金账户的中那1万;所以说微信的这个“账”是虚拟的“账”,我们一般认为银行的“账”是钱,企业的“账”只是记录。
这时候,你从微信提现1万到银行卡,这是一件提现的“事”,微信扣减了你的微信钱包1万余额,这是微信基于提现的“事”产生的“提现”的费用项,记录到了你的微信“账”上;而这个时候,微信又请求人民银行将备付金中的1万转给了你的银行卡所属行,这是微信真正给了“钱”,当然这个钱也是“账”,只不过是银行的“账”所以说支付就是将支付的“事”产生的费用记录到“账”中,基于记的“账”交付真正的“钱”。
这样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支付都可以囊括到这三个字里:事、账、钱,如图2所示:
图2 事账钱三层划分
2. 支付就是基于“事”记账,基于账给“钱”
支付的不同就是“不同的事”记了“不同的账”给了“不同的钱”。就如你做的国内支付,那就是国内的事,国内的账,国内的钱;你做了电商的支付,那就是电商下单购物的事,电商商家结算的账,给的商家营收的钱;如果你做了证券行业的支付,那就是证券交易的事,记了证券账户的账,给了可能就是证券交易的钱。
钱也不是支付的结束而是下一次支付的开始;我们不妨说,现代商业就是“ 事、账、钱 ”的支付循环,正循环钱越来越多,逆循环钱越来越少;把“事”做明白,把“账”记清楚,把“钱”都管好,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好;稀里糊涂做事,乱七八糟记账,大手大脚花钱,我想企业做不好,如图3所示:
图3 事账钱的业务流转
既然支付可以用“事·账·钱”去抽象,那么怎么做事,怎么记账,怎么给钱呢?这是个好问题,也是我们产品经理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做“系统”,建“流程”,定“逻辑”;这样我们通过建设一系列的“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在一定的“逻辑”下,实现了“做事”,“记账”,“给钱”的完美协同。
这个协同,就是我们的“支付三字真经模型”,这个模型是由“系统/流程/逻辑”组成,去实现支付的“做事,记账,给钱”,如图4所示:
图4 支付三字真经模型
3. 系统
哪些系统是做事呢?购物车,订单系统,商品系统,交易系统,用户管理,合同管理等,我们划分到“做事”层,如图5所示:
图5 做事系统集合
哪些系统是记账呢?清算系统,账务系统,结算系统,会计系统,对账系统;我们划分到“记账”层,如图6所示:
图6所示 记账系统集合
哪些系统是给钱呢?收银台,支付系统,支付通道,支付路由,支付风控,用来收钱和付钱,我们划分到“给钱”层,如图7所示:
图7 给钱系统集合
4. 流程
大的流程我们上面讲了,就是先做事再记账,然后给钱;那么上面也讲了有很多系统去做事,有很多系统去记账,也有很多系统去给钱;那这些系统之间谁先谁后,谁听谁的;做事这帮系统怎么告诉记账这帮系统去记账呢,记账这帮系统又是怎么去告诉给钱这帮系统去给钱呢?这就是我们支付的流程体系,如图8所示:
图8 支付的流程体系
5. 逻辑
如果说“事账钱”是人体,那么系统就是“脏器”,接口就是“血管”,逻辑就是“人体就是众多系统之间以及系统本身每个功能单元之间运转的规矩”,一个支付架构就是由这些系统通过一定的流程连接,通过既定的逻辑运转的集合。
那什么是逻辑,就是事件的排序,就是对错的判断,就是增加或者减少的依据,也是能不能给钱的规范;用户加入黑免单了,那就会在下单时被风控,风控告诉下单那边这个用户有问题,下单系统会根据这个问题的类型进行跟用户的反馈,我们会告诉他,“不好意思,您存在刷单行为已被平台封禁,禁止下单”,这就是一个逻辑;那么支付体系有非常多的逻辑,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通过上面的“事账钱”模型,去思考一下,下面这些支付场景下,都是干了什么事,记了什么账,流通了什么钱!!!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系统做什么事,什么系统记什么账,什么方式给什么钱,我想会有很大的收获,最后试试看吧。
不同支付模式下的事账钱:直连时代模式,断直连时代模式,中国清算体系,往来账户模式,跨境模式,存贷一体模式,三方支付模式,四方聚合模式,跑分模式,支付全球化模式。
不同支付场景下的事账钱:消费水电场景,电商场景,o2o场景,视频场景,直播场景,社交会员场景,证券场景,支付全球化场景。
二、支付金字塔
从发展的角度认识事物,我们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很多原本无法把握的内容开始变得浅显,这是因为,当下的存在那是源自几千年的不断尝试,而在历史长河里,这些背后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因,是我们深刻洞察的根本。
这篇文章,我们回到支付的历史长河,去看当下支付形态里几个关键问题的历史动因,会让我们对支付原理上有一层非常刻骨铭心的洞察;而在这个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支付金字塔”模型……
1. 支付的发展
支付本质上经历了几千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万年的发展和探索以及变革;从最早的物物交换到现代的电子支付,中间无论是货币形态的发展还是服务机构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货币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交换的效率,货币形态的不断变化也极大的降低的支付的成本;电子账户货币的出现基本将货币的搬运成本降低为0,让远程支付瞬间完成,相比实物货币支付,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当下核心的支付媒介。
整个支付的发展过程支付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创新性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很多是围绕结算手段展开的,从最原始的物物交换进行结算,到金属货币面对面结算,再到纸质票据进行结算,这个过程货币的运输成本在不断降低。
可兑换票据的产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让货币的携带和转移变得非常容易;从影视剧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些朝代出门都要背上一个包袱,里面背的都是金子银子做为盘缠,怎么说呢,一个字“重”;后来有些朝代的人不再支付金子,比如周星驰主演的苏乞儿这个“败家子”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两的银票,可以想象,几十万两的金子要用多少辆卡车才能拉得动……这就需要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票据就意味着你在钱庄有这么多金子,而且拿着票据可以换成金子,这时候大家才会接受使用票据进行支付,票据才可以在市面流通。
这时一个机构就冒出来了,钱庄;就像现代的银行一样;这些支付组织在支付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在分化出越来越多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支付需求的不断变化,支付组织也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银行、清算机构、三方支付机构、四方支付机构。
2. 几个创新手段的产生
一个是票据的产生,票据与本位货币挂钩,现在票据依然流行,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支票、本票、汇票。
另一个就是通过记账进行支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直接过渡到银行时期。交易主体在同一家银行内都开了账本,那么两个主体之间的支付只需要在账本上转账即可,属于张三名下的记账转移到李四名下即完成了张三对李四的支付。
就像我在超市赊账了100块,然后对老板说,老板这个账让李四还吧,然后老板会怎么做,他会把我名下的100欠款划掉,然后在李四那一页写上:替陈天宇宙换赊账100元,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就完成了一次转账,只不过这个转账是转的欠款。
另一个就是跨机构支付的结算模式,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在同样一家银行开了账户,那么支付很容易,只需要行内进行操作即可;而如果我们在不同的银行开了账户,那么我们之间的支付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最早的时候,不同机构之间会相互开设账户,用于彼此之间客户之间的支付,例如A银行和B银行之间相互开设清算账户,用户结算A银行和B银行用户之间的支付。
但是这个效率还是非常低的,这个模式也会非常占用银行的资金,降低流动性,你想象,你要在其他所有银行内开设账户,并且预存资金,同样自己也要管理其他银行在自己行内开的账户,这个管理成本也会非常高。
那么一个新的探索就出现了,如何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实现多个支付机构的客户之间的支付的清算。
现在看来很简单,通过银联进行跨行清算。但是这个模式的产生整整经历了上百年的探索,才出现了专门处理跨机构的清算组织,这里面涉及到了大家公认的结算资产,信用的认可等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说这要看大家共识的结算资产是什么,在电子账户货币产生和共识之前,大家公认的是金子,那么这种跨机构的支付就需要两个机构之间交付金子;清算机构产生以后,所有参与的机构通过清算机构交付金子;后来有了账户货币,那么参与的机构只需要在清算机构交付账户货币即可;这里就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机构都需要在清算机构开设账簿。
我们发现,支付经济主体在支付机构内开设账户用于主体之间交易进行的支付的结算,而支付机构为了清算经济主体间跨机构的支付的最终结算,又在另一个大家共认的机构开设账户,这些支付机构通过这个账户进行相互之间的结算。
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如果存在多个清算机构,那么这些机构跨清算机构的结算如何进行呢,是不是自然而然就想到,再设立一个机构,来对清算机构进行清算……这里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在更高信用的机构内开设账户进行结算,是当下支付的核心思维。就如全球支付形式下,就需要一个用于进行全球清算的机构,来处理来自各个国家的银行间的支付。
3. 支付金字塔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层层向上开设账户的支付金字塔结构,这个结构也是我国支付体系的模型,个人和企业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用于日常支付活动的结算,银行在人行开设清算账户用户跨银行之间的结算。如图9所示:
图9 支付金字塔
4. 几个关键认识
结算资产,就是在一个市场里大家需要共识一个有价值的资产用于交易的结算,比如在一个村里大家可以指定用盖有印章的砖头,而当下其实大家公认的结算资产是银行的账户存款,因为大家都认。那么大家认的前提是什么,是大家都相信这个存款可以取出“现金”,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大家就不会相信银行,就不会把现金存到银行,更不会接受银行账户那串数字。
而这个信任的基础就是国家信用,这个信用体现在银行上就是“监管”,大家相信国家会监督银行执行;而银行之间公认的结算资产是人行的账户存款,也就是备付金,这样的信用基础才使得当下的支付体系得以运行。
所以说,我国主要的结算资产一个是银行账户存款,另一个是人行的各银行的存款;当然社会支付体系里有更多其他的结算资产,比如我们微信和支付宝内的账户资产也可以用于结算,我们日常生活的支付其实用的就是微信支付宝的账户资产进行的支付和结算。
结算协议,大家的结算要基于结算协议,就像我们用微信支付宝进行付款,那是因为我们跟微信支付宝以及我们之间存在协议,承诺接受这种资产进行支付和结算,只不过大家不关注而已
了解了支付的这些方面,是不是很多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了!
三、“故事分析法”与大型项目实施
表达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很重要,但是这个表达绝对不是像辩论选手一样秒杀一切对手,而是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理念和产品设计。
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往往也需要设定一个核心的定位,成为一个生活方式,记录美好生活……所以说我们需要刻意的训练自己去尝试设定产品的顶层设计,然后将这个理念表达出去,在这个理念之下很多问题都会有了决策的依据。
1. 学会讲故事
在表达产品设计方案的方法中,讲故事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训练自己可以用100个字表达任何一个你做的项目、设计的系统、设计的功能,同样这种表达可以是在你设计结束以后对外的宣讲,同时也是在设计之前的思路复盘整理,而这个故事不是基于功能而是基于场景和角色的陈述。
例如,我们都知道账户中心作为对资金的记录,往往会因为一些交易场景造成账户的透支,形成了用户对平台的欠款。那么欠款就有坏账的风险,为了资金安全考虑,我们就需要一定的监控机制以及欠款的追缴策略,让用户偿还欠款,而基于实际情况这种偿还的途径可以有多种。
2. 故事里的秘密
上面的一段描述其实就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平淡,也描述得很清楚,任何一个场合,无论是面对研发、测试、老板还是打扫卫生的大妈,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要因为什么而做什么,这样的一段话你可能不知道,它足以引领你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所以,我称这段描述就是“产品的故事”。我们很容易表达出自己的产品故事,就像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表达出我们饿了想吃饭。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秘密呢,我们把关键词标注出来,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知道账户中心作为对资产的记录,往往会因为一些交易场景造成账户的透支,形成了用户对平台的欠款。那么欠款就有坏账的风险,为了资金安全考虑,我们就需要发现欠款并且能够追回来,而基于实际情况这种偿还的途径可以有多种。
故事里的关键词就像引擎的入口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打开思维的大门,慢慢地一座系统的缜密的架构就出来了,不信我们试试。
1)资产
什么是资产,不同的情况或者不同公司的用户会有不同的定义,结算款是资产,保证金是资产,在途结算款也是资产,也许信用也可以成为资产。
所以说,我们要问自己如何“定义资产”,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围绕资产的分析工作,资产就有他的形式、他的度量、他的优劣等级;假如我们得出来的用户的资产有这样几种形式——结算款、保证金、在途待结算。那么这些资产怎么表达呢,账户里的好说,就是余额,那么在途结算款怎么获得呢?这不新的分析任务又来了……所以围绕资产的分析在逐步展开,而且相互自洽和补充。
2)一些交易场景
账户资产其实都是基于交易产生的,那么有些交易场景就会有不同的资产方向变化,比如什么交易场景会增加资产?什么交易场景会流失资产?这里也只有流失资产的交易场景才会造成资产的透支。那么有哪些交易场景会造成账户透支呢?这又是一个分析任务,同样不同的交易场景造成的透支是不是可以通过制度解决掉呢?这里我们又发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3)透支
透支是一个现象,不一定所有的账户中心都允许透支,那么就算不允许透支,一些交易场景发生以后也会出现欠款,只不过这种欠款更隐蔽,比如订单退款因为余额不足而无法退款成功,那么这个待退款订单其实就是欠款的另一种表达。
那么让账户透支的好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让欠款显现出来,而且更容易进行核算,比如后续的收入可以直接抵扣欠款,不然的话后续收入无法与待退订单进行抵消。所以说我们对透支有了更深的分析,当然这个分析可以继续下去。
4)欠款
欠款是资产风险的暴露,是一个结果,也是我们这次要解决的主人公。欠款一旦发生,就意味着未来可能有损失。这里像定义资产一样,我们怎么定义欠款,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假如我们以账户余额为负作为欠款的表达。
5)风险
前面说了欠款是主人公,那么风险就是我们要消灭的对象,也是我们做产品的目的,这个风险有多大,有没有达到要马上解决的地步,如果堵住了,意味着多大的价值;对风险的定义和量化,就成了我们定义产品价值的关键。
假如当下总欠款体量1000万,那么这个体量明显是需要堵住的,所以说这个产品的意义就是为了堵住1000万的风险资金缺口。
6)资金安全
堵住风险和确保资金安全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表达,这也是作为一名资金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职责,确保资金的安全。
7)发现欠款
现在欠多少钱呢,谁欠钱呢,所以说我们需要一个机制可以将风险报出来,提供给负责的人员进行评估。
8)追回来
啥是追回来,其实就是要钱,怎么要,什么时候要,所以说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追缴制度。
9)途径
既然要追钱,是不是就需要追缴的方法,用户想还钱,是不是就需要还钱的途径。另外用什么还,用保证金?直接支付欠款?每个还款方式怎么样?这里慢慢我们就开始看到了解决方案的影子……而且随着发展,这个途径会越来越多,那么这个地方也会成为一个拓展性的口子,我成为“拓展基因”以故事为起点,一篇产品大戏慢慢拉开。
3. 学会抽象业务流程
我们做产品设计不要一上来就开始画页面,做脑图,想讲故事,然后确定主业务流程。也就是场景模拟上面的故事里,虽然我们发现了几个分析入口,其实整个故事中蕴藏一个主线,这个主线就是业务流程,而业务流程的梳理将决定了设计的好坏。
其实流程很容易,我们在表达一件事情或者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从最确定的最宏观的视角入手,然后不断地去修正和补充,直到这个链条足够顺畅就像交易的主业务流程一样:用户下单,发货收货,完成,这个就很容易理解,这个理解还不会出错,那么我可以继续细化它。
选商品,下单,支付,发货,确认收货,算账,给商家结算……同样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抽象出这样一个流程,如图10所示:
图10 追缴欠款的流程
流程看什么,流程拆开看环节。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先确保环节没有遗漏,然后丰富每一个环节。
就像把大象放冰箱需要几步,把冰箱门打开,把大象放进去,把冰箱门关上。这个时候你肯定需要思考,怎么打开冰箱门,用手拉门把手么,还是有一个远程按钮……思考永远是从一个最简单的切入点逐步深入。在没有确定这三步之前就不要直接思考怎么打开冰箱门,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开,无法知道打开与前后的联动性和关联性,而这种全局思考会影响对单个环节的定义和判断。
从上面的流程里我们发现其实资产的定义、欠款的发现都是静态结果的显示。而追缴这个环节貌似非常丰富,首先我们会有疑问:怎么追缴,谁来追缴,用户用什么偿还,怎么偿还?……
1)业务流程的拆解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流程拆解能力,在一个大的流程里,我们会发现存在小的流程,或者更复杂的网状的流程。从环节里拆解出更精细的流程,刚才我们上面说的“追缴环节”,其中就有几个我们需要进行抽象的,比如:
怎么追缴:追缴方式的抽象,比如线上追缴、线下追缴
谁来追缴:追缴职责的界定,比如运营人员用户
用什么偿还:给用户的可抵扣资产的抽象,比如用保证金,用银行卡
怎么偿还:这个其实就是追缴环节的子流程,也就是每一个追缴方式的子流程
如图11所示:
图11 追缴流程的拆解
而且从流程图中我们发现,在追缴方式上具备拓展性,随着发展,追缴方式会越来越多,而触达追缴方式的入口就是在选择要追缴某笔欠款的时候。
2)业务子流程的设计
在上面的已经拆解过的流程里,我们发现了三个子流程,那就是“不同追缴方式”的流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追缴方式单独设计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业务子流程
其他环节的整理同样在资产的定义环节也会有任务要做,就是有几种资产,怎么定义资产,每种资产怎么计算获得。
计算每种资产将成为资产环节的子流程,而资产的分类将成为未来的拓展主线产品功能分析,到了这一步我们再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其实就容易多了,比如资产定义环节,那么就做一个“总资产管理”,发现欠款环节就做一个“欠款管理”,每条欠款资产后面我们就加一个“追缴”入口,然后呢就是确定“追缴方式”,进入每一个追缴方式的流程里……
本文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养成讲故事的能力,然后从故事里发现秘密,发现流程,并对流程进行有条不紊的拆解,从而一步步地完成产品的定义、分析、抽象和设计工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从故事出发,不以实现功能为目的,而是以实现故事描述的未来为方向,一层层的剥开故事的情节,达到目标。
四、主导大型的结算线上化项目
做计费结算产品经理,主要干嘛,其实简单点就是算账、记账、结账。当然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总结,最顶层的理解往往是理解一个事物的基础,接下来再去思考“什么是算账,怎么算账,手工还是系统?”
1. 来了一个需求
来了一个业务需求,我们一起碰一下。业务场景我们先了解一下,目前公司有大量的城市渠道商,帮忙招募商家,不同的渠道商有不同的结算模式,比如有些渠道上只给他们结算渠道分成,有些渠道商要按照渠道订单进行全额结算,并由渠道商给商家进行结算,不同的合作模式下有不同的结算模式。
同样商家所签订的入驻协议不同,其拿到的结算款的方式也不同,可能通道渠道拿到,也可能通过平台拿到,这个过程中平台还需要抽取一定的佣金。针对不同渠道商的结算方式也会存在不同的账期,并且渠道商还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还可以通过预充值,后续购买一些平台的增值服务,我们把业务模型整理,如图13所示:
图13 渠道商结算业务模型
目前的清结算现状是除了用户下单业务以及平台跟商家之间的结算以外,其他全部环节全部由线下完成。所以说业务方的痛点是比较明显的,人力成本高、结算周期长、结算准确性差、清结算数据线上不可追溯。为了降低结算成本,提高结算效率,希望将全部环节实现线上化。
上面就是业务场景和业务痛点。
2. 落地分析
怎么解决结算线上化问题,其实我们首先要评估这个项目值不值得做,那就是看下整个业务体量以及人力成本究竟有多高,线上化以后的综合收益如何。整体评估下来我们觉得这个项目是值得做的,当然不值得做我们也不会有下面的设计了。
既然决定接这个需求了,那么下面就要思考了,这个业务模型怎么实现线上化。
这时候就要看实现路径了,一个是看看能不能复用现有的系统能力,另一个就是做一套渠道结算体系;前者相对成本较低,后者相对成本较高。如何做抉择呢?这个要看当下公司的系统模式,如果是大中台,且已经成熟,那么可以复用中台能力;如果是各业务线自治,那么可以为渠道做一套计费业务,可以服务的部分复用。
最后我们选择计费结算相关能力复用中台能力,而渠道商的保证金以及预充值和增值服务的购买等需要渠道业务自己完成渠道平台的建设。所以说这个项目就涉及到了两个大的团队,一个是中台团队,另一个就是渠道业务团队。
除了产研团队以外,还需要另外一些团队参与进来,比如运营团队参与进来负责制度制定,财务团队参与进来梳理财务诉求,资金团队参与进来负责资金账户相关事项。整个项目班子搭好以后,进行立项,开启动会,指定项目经理,拆解子项目,分派责任人……开干!!!
很不巧,陈天宇宙成了该项目的首席架构师兼项目经理;那么我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呢?那就是抽象业务模型,产出清结算模型,设计渠道商计费结算线上化整体业务和产品架构。
3. 规划产品架构
这个过程首先我们要梳理所有的参与角色、计费项目、支付业务、计费对象以及关系、计费模型、结算流程。
参与角色涉及到了渠道商、商家、平台
计费项目涉及到了渠道商分成、平台佣金、商家结算款、保证金、预充值款
支付业务涉及到了保证金充值、预充值、服务购买、结算付款等
结算需要进行账期的管理,结算路径需要有直接结算和代理结算等
整个过程需要涉及到这样几个关键的流程,保证金充值流程、预付款充值流程、增值服务购买流程、计费流程、结算流程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整理出下面的产品架构,以及业务流程架构,如图14所示:
图14 渠道商结算线上化业务架构
从架构图中我们基本就可以整体来把控这个项目,无论是涉及到的系统也好,相关的核心流程也好,涉及到的角色也好,基本都可以从架构图中清晰的看到。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进行边界的设定,也就是谁做什么,然后拆机子任务分派到人,开始进行产品的设计。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个架构里涉及到的支付能力(收款能力,打款能力,消费支付能力):对公收款、对公付款、内部虚拟户余额支付。
4. 项目拆解
我们来看涉及到的几个系统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订单系统,需要按照要求将渠道订单推送至清结算中心完成计费。这里的计费对象以及计费模式和规则我们就不具体详述了,大家可以针对上面的信息自己琢磨一下。
计费完成以后我们采用结算至账户中心,对应对象的账户中。整个账户中心为该项目提供四类账户:
商家结算账户
渠道商保证金账户
渠道商佣金账户
渠道商支付账户
通过账户名称我想大家也应该清楚每个账户承担的职责。
然后我们再看结算系统,结算系统负责将对应的结算账户资金通过对公结算单付款给对应的结算账户,并且按照指定的结算周期,打款中心需要支持银企直连对公付款或者其他对公付款能力,以完成公对公的付款业务。
同样针对保证金充值以及预充值款的充值,需要支付系统可以提供B2B的支付能力,可以接入一些三方支付的网银支付也可以支持线下对公付款线上审核支付确认的模式,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支付业务入账到不同的账户中。最后支付系统需要具备余额支付能力,以实现渠道商增值服务的下单支付。
除了上面的产品设计需求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接财务,看财务的记账需求,比如需要哪些财务报表,什么时候需要等等。
5. 项目落地
最后,万事俱备,我们拉平信息,建立项目管理文件,梳理每个子项目的项目节奏,也就是时间安排。比如订单系统的计费推送,清结算中心的计费业务安排;账户中心的不同账户支持;结算系统的对公结算,打款系统的对公付款;支付系统的对公收款和余额支付……
后面的事情我们就各方进行需求设计和评审,然后进行全环节的联合评审;技术详设评审,测试用例评审,正式进入研发阶段;研发完成以后进行全环节联调,测试,上线评审,灰度评审;产品验收,各部门准备;上线准备;上线完成;上线后的运行监督……
这里面涉及到的系统的具体设计,我们的Pay X集训营或者公众号的相关文章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详细的进行设计展示了。这篇文章重点是帮助大家建立全局思维和项目管理思维,能够从0到1承接一个大型项目,具备把控全局和节奏控制的能力。当然这里面的架构设计大家也需要具备,如此,才能在大项目中承担中心角色。
这类项目是比较考核一个产品经理的综合素质的,当然如果你可以承担下来并且完美收官,这无疑是一次能力的巨大提升,并且在未来的面试中项目经验一栏,重要的一个加分项,也是走向高P不可或缺的经验背书。
五、一点三线架构
1. 在顶层设计中解决理念问题
当我们试图去把握一个全局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认知这个全局。而善于做顶层设计者往往善于阐述出一个理念,就如张小龙的用完即走,阿里巴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你的非BAT大厂不去等等。这些理念或者信念的树立会影响着整个全局的指导精神和格调,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观念“一点三线”搭建支付架构。
2. 支付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现在经济活动离不开电子支付,而支付离不开货币,进而电子支付离不开电子货币,而电子货币又离不开电子账户;而电子支付的产生又离不开现代电子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以电子支付离不开现代支付清算系统,而我们说的这个支付清算系统包含了众多为整个支付过程服务的相关系统什么是支付过程呢,我们可以将支付分为三个阶段:交易,清算,结算。
交易:消费意愿下用户选购商品,下单,确定支付工具,生成支付指令的过程
清算:支付指令在不同机构间进行传输、收集、计算应收应付清分的过程
结算:最终资金交付给相关参与者,到达其约定结算账户的过程
3. 一点三线就是支付体系的骨骼
那么怎么样的一个支付架构可以支撑上面的支付过程,以促成这单生意呢?我们用这个一个产品架构模型“1点3线模型”。
一点:收银台,也是支付的起点。
三线:
内线“订单- 账单-清结算-账务账户”
外线“路由-风控-支付核心-渠道清算-通道方”
联动线“内线和外线的支付信息交互线”
内线是为内部服务,从交易发生以后最终到达会计系统记录本次经济活动的整个链条,从订单开始走向计费、内部记账、内部会计等。
外线是为清算服务,将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机构并接收反馈的过程主线;从订单开始到达支付网关,通过路由选择合适的支付通道,然后交换支付指令,完成支付。
联动线是为内外线通讯服务,内线的进程和外线的进程相互通讯和推动,支付成功了就可以进行记账,计费成功了就可以分账。
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如下的支付架构,如图15所示:
图10-15 支付架构
4. 架构就是远方
把握好“一点”的设计和“三条线”的设计,就可以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支付体系。该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家三方支付机构,同样适用于一家普通的交易平台,四方聚合支付。只不过支付通道的不同,三方接入的是银行通道,普通商家和四方聚合公司接入的是三方通道。
架构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可以确保未来不会频繁重构,确保在每一个维度都具备足够的可拓展性,确保每一个模块和细节都为整体服务,同样确保产品不被业务牵着鼻子走,这是产品的顶层设计,也是走向远方的那盏灯塔。
5. 产品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
产品的意义是什么,是做出一个“厉害”的系统么,是做出一个“正确”的功能么,是遵守一个通用的规范么?我想都不是,何为正确,何为规范,谁又是标准?
产品的意义应该是用可用的手段解决当下甚至是未来的问题,所以,产品应该聚焦问题本身或者需求本身,不是系统或者功能本身。
就像很多朋友会问,账户的流水用体现“-负号”?我们总是习惯站在功能角度去设计产品,负号是一个功能;而常常忽略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而这才是根本。产品应具备通过功能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是设计功能本身。
我们再看要体现流水的“负号”么?要不要呢?其实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体现负号,而是要问自己,负号要解决什么问题,进而问自己“我在面对一个什么问题”。
而这个问题就是“我需要用一种方法反映出流水的方向”,面对这个问题时,你就不应该用“用不用负号这个功能去回应”,而是“如何反应流水的方向”,当触达最本质的问题时,我们才能到达最关键的十字路口“选择”,一个产品面对问题时应该具备选择的能力。为问题选择答案,而不是仅是论证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
反应流水的方向就不仅仅可以用负号了,可以用收支字段、借贷标识,这个时候你还会问我,流水里用不用反应负号么!当你再思考这个功能怎么设计的时候,不妨回到起点,问问自己我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有多少可选的方案,当下的这个让我百思不解的功能是唯一答案么!放弃对模板和对权威的痴迷,而是探索自我的设计风格,培养追寻未知新事物的好奇,产品设计可以很自由且很潇洒……
六、账户迁移方法论
账户部分在之前我们讲得比较详细了,而且在线课堂也有账户的专栏,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观摩一个实际的账户相关的案例。
这是一个大型且高危的项目,危险程度要看涉及到的资金属性、账户数量、资金体量。比如你要是几十万,那闭着眼就做了;但是如果是千万用户,百亿资金情况下,小心脏就要时刻蹦蹦跳了。
我们知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到了一定阶段,难免需要进行一些系统的重构或者数据的迁移;比如要做中台,那么业务的统一势必要将一些系统下掉,业务以及数据迁移到新的中台服务中去;我们要讲的就是“旧账户服务迁移至新账户服务”如何做,如何实现用户无感知的服务迁移
我相信,这个案例可以让你把账户掰开了揉碎了再认识一遍;而且对账户的把控力上升3个台阶;这也是高端面试过程中容易问到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容易脑子一片空白哑口无言的题目;当然这个案例也可以作为简历中一个经典的颇具竞争力的实战项目
这次我计划采用半讲解半方案文档的模式书写这篇文章;既可以让大家理解,又可以作为半成品文档提供给各位拿来即用;好了,价值讲清楚了,你准备好开始了么……
1. 项目概述
为了构建统一中台账户服务,围绕中台统一账户管理支持各业务线客户账户以及账务处理能力,需要将各业务线分散的账户业务全部切入中台账户服务中心,并且稳定后下线旧账户服务。
2. 整体方案框架
分期分批,为了确保资金安全,业务正常无停产运转,对于每个旧账户集群采取“兼平切”的方案理念,分阶段、分批次完成整个迁移工作,整个项目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服务兼容
在旧账户服务层兼容新服务层,或者在新服务层兼容旧服务层,或者在新旧服务之上构建新的兼容服务层。这次基于“业务无感知,用户无感知”原则,我们采用第一种方式,在旧服务层内兼容新账户服务,如图16所示:
图16 账户迁移的兼容架构
第二期:账务处理灰度切入
先将加入灰度范畴的账户进行账务处理排队,先进行旧账户余额不扣减结转至对应新账户中,然后将结转后的账务处理包括排队中的请求双写入新的账户中。
再将就账户的历史账户明细迁移转入新账户流水表中,并进行自洽验证,至此该账户完成了并行双写的账务结转,以此为节点,该账户今后将进行全部账务请求的双写处理。
并对该映射账户进行双写校验,对于校验异常的账户进行差错处理,以确保全部最终校验正确。
第三期:主次切换关停旧服
3个月以后对于校验正常的新旧账户组关闭旧账户双写,关闭旧账户,直至全部旧账户关闭,全部旧账户服务关闭。
推动业务线逐步更换新账户服务,直至前部更换完成,最后下掉旧账户服务。
3. 方案基本原则
账务准确:余额准确,明细准确;迁移前后新旧系统以及与实际一致相符
按账户灰度:灰度选择一个城市的全部账户进入灰度账户名单
新旧并行:余额同步至新账户,并行期间依旧旧账户对外提供服务,内部接口同步给新账户,财务数据同时从新账户出具一份
灰度成功后第二批切全部:不进行多次灰度,灰度成功后即执行全部迁入新账户中心
不停服迁移:在旧账户迁移至新账户执行期间进行账务处理排队,结转完成前不处理进账和提现,结转动作完成后按排队顺序进行处理
如图17所示:
图17 账户迁移账务处理思路
4. 账户结构设计
我们先看旧账户结构,分多类型账户,下设二级类型子账户,如图18所示:
图18 旧账户结构
我们在看新账户结构,设置三级账户结构,第三级结构记录账户余额与明细,如图19所示:
图19新账户结构
两套账户的影子关系,在末级账户上进行对应,如图20所示:
图20 新旧账户对应关系
5. 迁移落地
1)初始化期初
新余额期初余额=旧余额转入余额=旧余额期末余额
发生额:新余额发生额=旧余额发生额
期末:新余额期末余额=旧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净发生额
2)灰度方案
灰度管理,以账户为维度建立灰度表,灰度表里包含全部旧账户;可以通过灰度表来监控灰度情况以及判断账户是否在灰度中,如图21所示:
图21 灰度管理
3)回滚方案
原则上业务层不进行回滚,技术层回滚方案由技术决定;针对出现问题的账户进行人为干预,业务上无逆向执行迁移。
4)执行
以上便是整个方案的框架了,后面就按照该方案框架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以及执行了;先执行一批灰度账户;3个月后没有问题对全部账户进行灰度;再3个月后没有问题;开始逐步关停旧账户服务。
5)复盘
整个项目完成以后,业务,运营,产品,技术等进行大复盘,了解各方业务情况,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比如财务记账准确性没有变化,正常结账是否有影响等。
专栏作家
陈天宇宙,微信公众号:陈天宇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多平台支付领域专栏作者,十年资深产品;专注为10万支付产品经理和支付机构以及企业提供深度支付内容和服务!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仙剑+模拟经营!仙剑客栈2官网上线 玩法揭秘
说起仙剑,国内80后、90后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无论是仙剑系列单机游戏,还是仙剑系列电视剧,都是陪伴很多朋友成长的美好回忆。方块平台于去年发售的《仙剑奇侠传7》,引发了一波玩家们的“回忆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趁热打铁的方块游戏又启动了仙剑系列衍生单机新作《仙剑客栈2》的开发。
5月17日,《仙剑客栈2》正式官网上线,并宣布将于年内发售,正式上线官网的《仙剑客栈2》也为我们带了更多的新作情报。据悉,这是一款集餐馆经营、角色扮演等诸多要素为一体的经营模拟游戏。除了餐馆经营的主要玩法外,《仙剑客栈2》还有诸如厨艺、跑堂大比拼等小游戏,可以通过铜钱或食材进行下注。同时,官方还表示,在这款游戏中,玩家还可以进行联机对战。
仙剑IP 模拟经营玩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会成为仙剑系列在新世代的又一款经典力作吗?搜游狗会持续关注该游戏的制作进程,敬请关注。
非常测试:汽车AI系统是好助理吗?
来源:广州日报
近一年,在车载互联系统上,整个汽车界比拼最多,就是谁的“语音识别率高”、谁的“副驾功能多”。再之前的焦点议题,则是谁的“液晶屏数量多”“谁的液晶屏面积更大”。然而,从现在开始,汽车行业要开始新一轮的比拼了。这轮比拼比的是AI,也就是人工智能。之前输了也就输了,但AI之争再输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那么,AI汽车是否“人如其名”,在汽车上能扮演一位优秀的“助理”?
【测试目的】
汽车AI是否如宣传那么好用 比起手机,汽车更需要一个助理。在驾驶过程当中,出于安全,驾驶员不能分心进行其他操作。多年前,丰田推出G-book,通用导入安吉星,驾驶员可以通过电话寻求远程协助,实现导航设置、车门解锁等功能。那个时候,电话另外一端,助理还真的是活生生的人。然而,远程协助能够实现的功能有限,而且不能随时在线,每次求助,还得拨通电话。更为关键,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介入到驾驶当中,个人隐私得不到有效保障。 如何解决?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始尝试合作,以语音助手为突破点,直接给用户一个整体助理功能入口,也就是AI系统。广汽腾讯的“祺云智联”和上汽阿里的斑马系统便是这么做的。AI系统能否如其宣传的智能、可靠,是此次测试的焦点。
【测试过程】加强“语义识别”功能之后 更多指令被“读懂”
【测试方法】
车天下君测试广汽与腾讯联合开发的“祺云智联”系统,并体验上汽阿里的斑马系统。这应该是市面上站在潮流最前端的两套汽车AI系统。
【测试过程】
1.模糊指令
测试:“我有点冷”、“我要加油”、“我要吃川菜”、“我要听王菲的歌”
祺云智联——调低温度1摄氏度、显示加油站并按照距离远近进行排序、推荐附近的川菜馆、搜索并播放歌单
阿里斑马——调低温度1~2摄氏度、显示加油站、推荐附近的川菜馆、搜索并播放歌单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汽车AI具备“语义识别”功能,能识别模糊的语音指令,用户无需记住所有指令,也无需一字不差地说出来;可以像和人聊天一样,发布指令。坐在车内,车天下君随意喊出“你好,XX”,就能唤醒系统。车天下君用“吩咐”的语气,要求调整空调温度、打开雨刮、搜索歌曲、设置导航,这套系统都没有任何折扣的完成。更为关键,从头到尾,车天下君的指令只说了一遍,AI系统就完成识别并付诸执行。整个过程,不仅流畅,而且自然,与人工助理没有什么不同。测试过程中,车天下君尝试一些模糊的语言,比如,“我有点冷”,“我肚子好饿”,放在以前,系统是听不懂的。现如今,加强“语义识别”功能之后,这些指令会被“读懂”。
测试过程中,车天下君在两套系统中,反复进行语音测试,准确率和指令被执行率超过90%。当然,前提是说输入的指令系统有权限进行操作。“祺云智慧”支持雨刮打开、车窗控制、空调设置和远程求救,但假如你要求调整座椅靠背角度,这就不被认可。
2.响应时间
测试:用秒表测试系统的反映时间
祺云智联——1~1.5秒之间
阿里斑马——1~1.5秒之间
两套AI系统的响应时间相差不大,在1~1.5秒之间。在时间上,两套系统确实是“秒回”;但实际体验,距离“瞬间反馈”还是有点远,每次发布指令之后,仍是要等上那么一小会。1~1.5秒的响应时间当中,大部分是用来预判用户指令什么时候结束,也就是“断句”。只有“断句”之后,系统才能执行指令。
如何缩短?那就要让汽车AI具备“预判”能力,并通过“学习”不断优化——前者仍在研发当中,会在后续版本上进行升级迭代;后者则已经提供,需要时间和数据积累。跟手机一样,汽车AI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再学习”,智能分配系统资源,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随着使用的时间加长,响应会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贴心。
有别于传统车机系统,“祺云智联”的更新可以通过“在线升级”的方式来进行,无需换车,也无需开回到4S店。支持“在线升级”,不止车辆控制系统一项,还有导航地图、语音、娱乐等。稍遗憾的是,腾讯方面表示,目前“祺云智联”还不支持微信、QQ等社交软件,因为如何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一大挑战,但相应的工作一直在进行。
3.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助理?
测试:是否懂得用户没说的?
结果:有提供,但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还没有微信。
测试中,车天下君模拟了许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测试AI系统的反应和推荐。
当你饿了,系统能够根据你的饮食习惯推荐距离最近的餐馆;当拥堵时候,系统可以语音播报你喜欢看的书;当车辆油量耗尽或者电量(纯电动车)即将用完,系统会给出最近的油站和充电桩位置,并且贴心地安排好出行路线。但前提是你必须发布指令,暂时不能通过环境信息来进行判断。
设置“集合地点”和“支付功能”是“祺云智联”和阿里斑马同时提供的功能,允许多辆车同时朝一个目的地出发。在行进过程当中,共享位置,共享音乐。唯一区别在于,“祺云智联”支持不同品牌车型进行交互,而阿里斑马暂时只支持荣威旗下车型。
两套系统暂时都不提供社交软件,即,没有微信,也没有阿里旺旺。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驾驶过程中,超过90%的路面信息和驾驶状况,是由眼睛来接受。这也就不难理解,AI系统的突破点和未来进化方向,都是将语音作为重要的沟通渠道。
【测试总结】
此前,汽车企业造出并销售一辆汽车之后,基本上除了售后服务外,就和用户没啥关系了。很多车企希望通过“改装、保险、精品、俱乐部”等形式,把用户和车企“绑”在一起,但事实上收效甚微。AI系统的到来,将完全改变这个生态。每次驾驶,就是用户与AI系统互动的时候。整个互动过程时间长,频次高,拿到的数据更海量、精确,通过深度学习,能更加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以前换车时,不少人出于新鲜,会考虑跨国别、跨品牌。现在则不是,因为你在现有车型上积累的使用数据,只能在同品牌的车型上继续使用,出于习惯,同品牌旗下再选择一款车型,而这就增加了用户黏度。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远望3号的青春故事:第100次驶向星辰大海
远望3号:第100次驶向星辰大海
■倪栋梁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3号船在大洋上执行任务。张庆池摄
辽阔大洋,万里无云。
“长江3号,发现目标!”指令通过广播传遍远望3号全船。
此刻,动力机舱机器轰鸣,水线以下,目之所及满是各式设备和管线。轮机技师刘天水眼中似乎闪过一道光,就像万里之外火箭划破天空的轨迹。
“来了!”集控室里,刘天水观察到电力表指针波动。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指针恢复稳定,刘天水依然神经紧绷——任务潜藏的风险并未结束。
“成了!”直到任务成功的消息传来,远望3号船护送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精确入轨,刘天水才放下心,和其他船员们相拥在一起。
这是远望3号船第100次执行海上测控任务,也是远望3号全体人员迎来的第100次胜利。
归来仍是少年
当胜利的喜悦渐渐褪去,远望3号恢复宁静。这艘28岁高龄的老船依然通体洁白,走廊舱室一尘不染。
机舱门一打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强烈噪音充斥耳畔。笔者随刘天水沿日常路线巡视,发现这片“钢铁森林”整洁得出人意料。
“机舱里,抹布随处可见,都是给设备准备的。”刘天水时而拿起听棒,顶住设备细听声音,时而弯腰捡起抹布,来回蹭几下附近的油渍。
“自己家嘛,总归要干净点。”这位年近50岁的轮机技师随意抬起袖口,蹭掉额头的汗水,继续巡视。
在远望3号的机舱里,任何一滴微小的油渍都会马上被清理。有时,船员抢修完设备怕弄脏地板,甚至会脱下鞋光着脚走回住舱……这些细节里,蕴藏着远望3号高强度工作28年仍能保持“青春”的秘诀。
船体整洁是常态,机舱里船员们满身油污也是常态。
那年,刘天水和同事们一起下到船舶最底层清理底舱。掀开铁板,舱底一片漆黑,各种管路穿插纵横,浓烈的恶臭混杂着机油味儿,呛得人直作呕。刘天水带头下到底舱,油腻腻的混合物瞬间没过小腿。
……
清理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10来名轮机工作人员一点点清出垃圾,底舱终于见了底。常年围着机械打转,一身油污一身汗,轮机人身上总带点味道。
“油污可难洗了!”那几天,刘天水洗澡总要先拿洗衣粉搓两遍,再用沐浴露洗两遍。“总觉得身上还是没洗清爽!不过,看到咱们船越来越‘白’,我心里格外清爽。”他说。
30年前,刘天水在山东德州乡下老家,修过马路,摆过地摊,卖过油条,“捡一中午啤酒瓶,只能卖2块钱”。他做梦都想不到,18岁那年自己会和一艘叫“远望”的大船结缘,更想不到自己能一次次跟船驶向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
现在,回过头来琢磨,仿佛一切早就注定。“刘天水,就是要留在天和水的地方!”老刘嘿嘿一笑。
作为首批船员,刘天水是看着远望3号船从图纸上“驶”出来的。当初,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和这艘船相伴28年,更想不到,自己能和这艘船一起实现“百次百胜”。
“没有啥比任务顺利更让我高兴。”28年里,刘天水如同百宝箱一样,在大洋上鼓捣出一个又一个急缺零件。在他眼里,船和他一样永远在状态、永远年轻,“只要船上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我也说不好每次任务有啥不同,但我都记得住。”刘天水爱好集邮,自从1992年来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就开始搜集珍藏航天主题的信封、邮票、纪念币。渐渐地,他的航天主题藏品汇集成百余本,摞起来近乎一人高。
“出海时间长,有时烦了,翻翻邮册,心里就踏实了。”28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足以绕地球35圈的漫长航程里,无数个漂泊大洋的夜晚,刘天水从深舱回到房间,用粗糙的双手一次次翻看这些邮册。他身上洗不掉的机油味,也同样沾染在邮册上。
抚摸着熟悉的藏品,不善言辞的刘天水变得健谈起来——
“你看,这张信封是纪念3号船下水,当年在场的领导亲笔签的名……”
“到现在为止,14次神舟任务,我们船执行了12次。虽然我有神11、神12任务的纪念邮票,但我们船那两次任务没去,太遗憾了……”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在邮票里,邮票在讲我的故事,神舟、北斗、嫦娥、天宫、风云……”
看着邮票上各型火箭腾飞的壮观场面,远望3号船蹈海探天的航迹扑面而来,刘天水觉得自己的视野无比宽广:“我见证了远望3号船成为‘中国名船’,见证了中国‘远望’挺进大洋,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自1995年交付投入使用起,远望3号船的第一个10年,完成17次任务;第二个10年,完成43次任务;最近这8年内,任务数已达到40次。
根一旦扎下,时间就过得飞快。刘天水记得,1993年他在江南造船厂接船,那时的远望3号还只是块钢板,平躺在空旷的船坞里。那叮当叮当的锤音,至今仿佛还在他耳边回响。
远望3号执行神舟二号测控任务时,在海上跨过2001年。他和未婚妻电话约定,回去就结婚,叮嘱她先收拾老宅、订好饭店……
2003年神舟五号测控任务期间,他当上了爸爸。那时,照片还传不到海上,给家里打个电话都困难。等任务结束回到家,儿子已经满月。
远望3号的最近一次大修,是2017年。船出坞那天,阳光明媚,远望3号焕然一新再次驶进江海。他感慨:“归来仍是少年,我和船都是……”
厚厚的邮册,还留下不少空白的纸页,等待刘天水和他的船用下一个航迹填满。
新时代的加速度
刘天水刚下班,就在走廊遇到调度员高超。这位27岁的年轻船员,已经在调度员岗位上干了两年。
“坐在调度席,我就不是我了,我代表长江3号。”第一次坐进调度大厅,高超既兴奋又紧张。打开调度广播,听着北京方向的口令,他应答的声音干脆洪亮:“长江3号,收听正常!你听我声音怎样?”
调度那头一阵迟疑,稍后传来反馈:“长江3号,我听你声音有点大……注意调整。”
原本严肃紧张的调度大厅,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经过几次重大任务磨砺,这位腼腆的大连小伙,越发沉着冷静、干脆利落,仿佛变了个人。
“320是否明白?”“是……”某次演练中,某系统组长在调度时回答错误。复盘会上,高超一改平日的温和态度,严肃地指出:“任务不容有失,操作口令不容有错。”
2020年,高超迎来一次特殊考验。
“应急测控!应急测控!长江3号马上开始准备。”在某型任务开始前2小时,上级突然下达通知:由于某测控站雷达突发故障,该站负责的部分任务临时交由远望3号船执行。
如何调配力量、组织调度、确保顺畅?变动突如其来,任务陡然增加,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高超心头。
虽然是临时考验,但高超对任务方案、流程操作已烂熟于心。上次演练考核,他仅用规定时间的一半,就精准下达全套调度指令。
短暂研判交流后,高超迅速理清任务并行准备思路,根据各专业组岗位特点,有条不紊地下达口令:“301,调整航向;330,组织标校……”
调度声中,参试人员分作两路,跑步离开座位,冲进会议室,接收任务文书、研究制定方案、确认技术状态……
数小时后,“目标出地平!”“长江3号,发现目标!”调度指挥有条不紊,任务圆满完成。
应急10分钟,幕后10年功。这位年轻船员身上的故事,折射着一代代远望3号船员的成长轨迹。
28年磨成的一柄利剑有多快?在新任务、新海域、新技术等诸多考验下,远望3号船不断迎接着新挑战,时刻保持着最佳状态。
32岁的雷达主操作手郝勇爱和自己较劲。业余时间,他常常像武侠小说中大侠那样练习“左右手互搏”,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为啥要练这一心多用的本事?因为他的本职工作“目标抓捕”需要合理分配注意力。别看他年纪不大,这次任务已经是他个人完成的第45次任务。
轮机系统新学员康琦每天夹着画册钻机舱。掀开铁板,他下到机舱最底层,趴在管道上画管路走向。一个月下来,小伙子瘦了10来斤,也画出10来斤画纸,把机舱的五脏六腑、筋络走向刻画进了脑海……
去年,远望3号船岗位资格考核合格率达100%。无数个日夜,船上试验机房内灯火通明,人才方阵得到全方位锤炼,一大批骨干成为各专业“明白人”“顶梁柱”。
“新时代的加速度,赋予我们强烈推背感。”宁静的中午,高超埋在厚厚两摞数据文件中间,从电脑屏幕上浏览任务年表。他扶了一下眼镜,新建一行,郑重敲下:“编号:100,任务:神舟十四号。”
这个舞台足够大
伴着轰鸣,无人机时近时远,沿着设定轨迹绕着远望3号船盘旋。
“无人机是可控的移动靶,帮助我们高效完成雷达标校。”高级工程师黄国雄从拦网中取下无人机,回到机房。此刻,数据分析已经完成,雷达开始自主校准。
以往,测量船都是以标校塔或标校气球来校准。前者固定在岸上,不适用于行船;后者是在一个充满氦气的气球里搭载一个信标,放入高空进行信号模拟。
“一次标校消耗一个信标球,几万块钱就没了,让人心疼。”海上标校费用高、程序繁、效率低,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黄高工。
利用无人机进行标校的金点子,根植于一片创新沃土。
早在建船之初,远望3号船党委就提出“创新 任务”口号,瞄准“创新船”目标,培养多支创新队伍,探索构建创新奖励机制,推动船内自主创新。
一次“头脑风暴”,有人提出:能不能用无人机搭载信标球,标校轨迹可控,还可重复利用。
作为科研骨干,黄高工立即敏锐捕捉到这个“金点子”。充分论证后,他提出详细方案,获得船党委全力支持。
梦想照进现实还需无数次尝试。黄高工所从事专业跟无人机相关度并不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多旋翼飞得稳,固定翼载荷大……”从飞机选型开始,他们一路解决了电池续航、搭载平衡等多项技术难关,经历无数次坠落与失败,终于成功起降回收。
第一次试飞时,搭载着信标飞上天空的无人机却没传回一丁点信号。黄高工的心又悬起来,难道这么久的努力要白费了吗?
经过一番摸排查证,大家发现,原来是无人机动力系统干扰了信标信号。
为解决这个问题,黄高工又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给信标包上锡箔纸,或者移动其位置,可效果都不理想。
干脆自己动手做个信标球!功夫不负有心人,标校无人机终于实现持续飞行60分钟以上,实现多个频点标校目标,配合自主研发的动态标校航路规划软件,大大提高了标校的灵活性和效率。
“只要你有梦想,这片浮动国土的舞台足够大。”黄国雄团队的成功,引燃了更多船员科研创新的热情。
蒋涛是2021年上船的远望新人,他一到航海系统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创新课题。航行中,为配合任务,驾驶室需要经常根据风速调整航向航速。以往,这些数据都是手动计算。蒋涛经过编程设计,研发出实时动态反馈软件,大大提高了驾驶调整响应效率。
最近,轮机系统王磊最得意的就是,自己把水下潜航器研究明白了!每次任务前,他都要检查水下设备状态,让远望3号船出海时能拥有一双看清船舶水下状况、排查安全隐患的慧眼……
工作之余,船员们最爱干的就是“找茬游戏”——看看船上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创新超越”融入一代代船员的血脉基因。船上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承研着20余项课题,获得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百余篇高质量科技论文。
“创新活力始终是我们的澎湃动力,新技术、新发明,让我们永远保持最佳状态。”远望3号船党委书记董相奎说。
星辰大海没有“舒适区”
航海系统负责人王胜利前几年从航海系统换岗到轮机系统,现在又回到航海系统工作。
之前,王胜利在驾驶室经常吐槽:“有时候驾船要紧急加速、紧急减速,螺旋桨总是反应慢半拍,让人上火。”
自从在轮机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王胜利开始对船舶性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像汽车刚发动,设备还没热就上高速,确实伤机器。”有了换岗经历,王胜利驾船时和轮机系统的配合更加默契。
某型任务开始前2小时,船舵突然失灵,船不受控制地原地打转。
凭借着对轮机设备的熟悉,王胜利立马通知轮机系统:“很可能是舵机电磁阀坏了,请兄弟们兵分两路找备件、去现场。”
不出所料,故障和王胜利的预判一致。轮机系统高效解决故障,船舶再次得到控制,驶向预定海域。
大洋测控系统繁杂、环环相扣,独当一面需要一专多能。远望3号船上,人才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在轮换中提升本领已成常态。
31岁的骨干水手任晓志,曾4次获评行业“金牌水手”,6次夺得系统竞赛第一。前年,他告别缆绳、锚链,转岗到舵信系统。一切从零开始,他向比自己小10来岁的同事请教学习,当起小学生。
“有时候,说梦话也在背书。”通宵达旦学习数据理论,加班加点钻研操作要点,请教骨干,任晓志晚上睡觉也会突然惊醒,迅速爬起来铺开海图,直到把脑海中的疑问琢磨透了,才重新躺下……
5个多月里,任晓志啃下了10多万字教材,画下半米高的海图,顺利通过船舶驾驶基本技能考核。
某型任务中,任晓志以超高难度的“边转向边跟踪”驾船方式,协助完成测控任务。“年轻就该持续学习,不断迎接新挑战。如果一直躺在功劳簿上,脑子会锈掉。”
“一专多能才能独当一面。‘归零思维’是我们不断成长的金钥匙。”党委会上,船长史开回顾远望3号船人才建设历程时感慨,“星辰大海没有‘舒适区’,只有新挑战。”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装备、探索新领域,是远望3号船员的常态,在多岗位实践锻炼下,船员们视野更开阔,成长更全面。
翻开远望3号船的荣誉册,近年来,该船先后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先后有100多人次在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多人次荣获航天基金奖,多人次被评选为优秀科技骨干人才。
远望3号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远望号船队的一个缩影。一张张青春面孔,是它最美的封面;一项项重大任务,是它最好的舞台;一个个种子船员,迸发出最强的活力。
随着更多优秀船员的成长,远望3号的青春故事还将继续。
远望,是年轻人的事业。来自天南海北的有志青年,在海天之间捕获目标信号,也找准了自己的青春价值坐标。
6月5日的庆功宴上,一个精心制作的蛋糕被推进餐厅,金色纪念数字“100”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00后新船员邓婕,赶紧上前拍了一张照片。她笑盈盈地说:“一百次是一个新起点,我的青春轨迹才刚开始!”
来源: 解放军报
想挣中国人钱没那么容易!老外搞了个广东开车游戏,多半差评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玩家涌入steam、playstation、xbox等国际游戏平台,国外游戏公司开始越来越重视,像是上个月发售的《全战三国》,在短短一周内就卖出100万套,其中2/3的玩家来自中国。而有消息称,steam中国用户数量已超3000万,俨然成为了steam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玩家势力。就像好莱坞电影近几年一直试图添加中国要素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国游戏厂商开始加入中国元素,甚至开发中国背景的游戏。
近日,steam上又上架了一款名为《广东之路》、由国外开发商开发的以中国广东为背景的驾驶模拟游戏。而这款游戏的发行商Excalibur Games曾发行过另一款模拟驾驶游戏《老爷车》(《Jalopy》),在中国部分玩家当中还是有不少的人气,或许这也是他们想要开发《广东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东之路》游戏国区售价50元,游戏目前以8折销售,实际售价为40元,优惠期到6月14日。根据SteamDB的数据,游戏发售3天内同时在线峰值仅为75人,过去24小时最多就9人在线,可以说基本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而游戏发售后就遭受了很多玩家的差评,截止6月9日,游戏共收到57个玩家评价,好评率仅为26%。那么它到底为何遭到如此多的差评呢?
单调的驾驶体验
游戏一开始便是驾驶老爷车去修车厂换零件,游戏的驾驶流程就是在街道上开车,到目的地后直接载入另一个地图。在之后的游戏里,这里还可以加油、买卖零件和备用油桶。也可以去加油站旁边的废品堆里捡被丢弃的零件,来替换老爷车零件或是卖给修车厂的员工。废品堆的零件一般状况都很差,主要还是用来卖钱的。
游戏在驾驶时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但是在目前的版本中,玩家不能随意上下汽车,只能通过暂停选项进入一个单独的检查界面来修理汽车,同时进入修车厂还有目的地都是要重新载入的,是割裂的地图。而《广东之路》也和《Jalopy》一样需要时刻关注汽车的状况,要随时备好像是空气滤清器、风扇皮带等备用零件。同时备用油桶也是需要多带的,游戏里汽车耗油特别快,油带得少了,一不小心就需要按F1花100块钱回到附近的修车厂了。
游戏的驾驶部分应该是游戏的核心,但游戏在这点上和它的前身《Jalopy》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不管是地图的自由度,还是内容,都少了一大截。《广东之路》在驾驶时你只能控制方向盘,其他什么事都不能看,连视角也是固定的,只能看着千篇一律的道路和仪表盘,整个过程十分单调。而在《Jalopy》中,玩家可以在路上捡到很多随机箱子,增加了游戏的随机性,还有备胎、工具箱、旅店等设定,再加上全程第一人称和无缝地图的设计,整个沉浸感还是要比《广东之路》之路要强很多。《广东之路》则把更多的焦点集中在故事上。
游戏讲的是一位23岁的美术毕业生桑尼回到广东接手父亲濒临倒闭的监听餐厅,玩家需要驾驶一辆老爷车“桑迪”带着自己68岁的姑妈在广东四处寻找亲人,维系起家族的关系,保护并重新创造食谱,以此拯救自家的餐厅。游戏需要玩家进行慎重的选择,玩家的选择会影响到和姑妈的关系,也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局。
然而即使在故事部分游戏也没有什么亮点,再加上枯燥的开车环节,这游戏就成了一个冗长的肥皂剧。如果说这是模拟春运时枯燥的回家之路,可能还更贴切些,毕竟这游戏和堵在高速公路上一样枯燥乏味。
挂羊头,卖狗肉
作为名为《广东之路》的游戏,自然会更容易受到国内玩家的关注,甚至在游戏试玩视频的评论区,都玩起了“人在广东飘到失联”的梗。对于外国人制作的中国风游戏,国内玩家还是相对宽容的,就像《全战三国》,其实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但是从本地化、人物还有地图等地方都透露出制作方CA满满的诚意,中国玩家很自然就掏腰包叫好了。就像某位玩家说得那样“我们中国人很简单,你给我们面子,我们就给你票子。”
《广东之路》很取巧地用留学生回国这样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对异种文化认知不足时触雷的可能性。制作方也在一些地方下了功夫,比如人物的名字还是以粤语的读音来设计的,像是三叔就是Sum Suk,二师妹阿华的读音是Ah Wah。但像加油站建筑上直接写“加油”两个字,还有四师弟提到少林也只是普通话拼音shao lin而不是用粤语,这些地方还是显得有些不够严谨。
而游戏的其他地方,你基本上看不出来有啥广东的要素,甚至连大陆的痕迹都很少。像是主人公经营的餐馆,更像是美国唐人街或是香港的中餐馆,如果你不说这是广东,说成是美国哪里的唐人街估计都会有人相信。
路上的汽车也没有90年代大陆的感觉,好多绿色的本田civic就感觉很出戏,而当时的经典车款桑塔纳、捷达、大发等在游戏里根本就看不到踪影。
他们或许知道佛山被称为武术之乡,加入了习武的要素,但在武道场的设计和招式内容上,还是展现了外国人对武术的刻板认识。游戏中的音乐也是一股唐人街的风味,缺少广东当地的风格。
而游戏目前本地化则更是让人无语,作为一款以剧情为卖点的游戏,它的中文翻译很多地方都非常差劲。就像上图的关键选择显示是“只有人类”,但通过对话你可以知道,实际上应该是指“他也是人”的意思。而游戏在很多的翻译上都是这样子的,感觉就是机翻的一样,很没有诚意。
从以上可以看出,游戏制作方并没有真正去了解中国内地的,只是以西方人眼中对中国的刻板认知来构造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广东。中国玩家根本不会有什么代入感,或许你取个《唐人街之路》的名字还更贴切一些。
游戏目前还只是处于抢先体验的阶段,官方也只是放出了游戏的第一章内容,它们也希望和steam社区的玩家一起完善这款游戏。而从现在展现出来的游戏素质而言,开发商还是需要好好明白中国玩家到底需要什么,而这类游戏的玩家到底想要什么,就像有个玩家评论的那样,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这也给那些想要在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厂商提了个醒。并不是搞个中国IP的游戏,中国玩家就会发了疯似地支持这款游戏,你如果不认真对待他们,中国玩家一样不会买账。
-
同城斗地主最新版本32.7M卡牌桌游
-
开心爱合成138.1M休闲益智
-
蛮神迦楼罗手游官网安卓版86MB角色扮演
-
死神vs火影8.15版本手机版满人物有奥义图免费下载563.67MB动作游戏
-
恐龙寻宝游戏55.4M养成经营
-
超能力谜题游戏官方安卓版(Super Abilities Puzzle)58.76MB动作游戏
- 瑞波币今日消息(瑞波币最新真实消息)
- 蚂蚁新村5月6日答案最新 5月6日蚂蚁新村答题答案
- 炉石传说猎人卡组(炉石传说:猎人专精玩家分享,版本最强猎人究竟该怎么玩?)
- 和平精英B.Duck小黄鸭全套多少点券?小黄鸭系列点券购买价格介绍[多图]
- 未定事件簿莫弈香约邀请函怎么获得 未定事件簿莫弈香约邀请函获取方法
- 论文查重费一年内暴涨10倍(论文通过了吗?毕业生们熬夜为论文降重毕业论文查重价格暴涨10倍 有人花了6000元)
- 央媒有哪些[央媒是央视吗]
- 英雄联盟手游iOS日本苹果id大全:苹果韩国日本id账号密码共享[多图]
- 我叫mtonline(国内首例云平台传播我叫MT online游戏被诉侵权)
- 李佳琪11.11直播预览:李佳琪11.11在淘宝的直播是什么
-
元梦之星手机版最新版20231.11GB | 游戏2023-09-28
-
少女前线2追放wiki公测103.23MB | 游戏2023-09-28
-
孤独战机378.51MB | 游戏2023-09-28
-
夸父追日22.98MB | 游戏2023-09-28
-
烟雨江湖v1.124.48452 | 游戏2023-09-28
-
苍之纪元v1.0.827 | 游戏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