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吃火锅可以吃到哪种蔬菜(美食天堂大宋朝,宋代人日常吃什么)
2023-01-28 02:56:54 小编:网络整理 我要评论
宋人吃火锅可以吃到哪种蔬菜文章列表:
美食天堂大宋朝,宋代人日常吃什么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之根本。无论何时,只有吃饭,人才能活得下去。而如何吃的好,吃的精,一直是中国人在"吃"上乐此不疲的追求。
如今的中国饮食种类琳琅满目,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让全世界都为之赞叹。"吃"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格调的展示。
如果对中国人的"吃"文化追本溯源,就会发现中国美食的爆发期,中国饮食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是在两宋时期。彼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区物质文化交流频繁,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美的饮食。中国人的食物从这个时代开始从匮乏走向丰盛,从狂放走向精细;饮食文化也从这个时代开始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单调走向繁荣。
且请诸位美食家们顺着历史轨迹去美食天堂大宋朝去看看当时的人们日常都吃些什么。
宋人一天吃几顿饭
如今,人们常说"一日三餐",似乎一天三顿饭是很正常的事,殊不知,三餐制不是自古有之的。
秦汉时期,人们普遍一天吃两顿饭,仅贵族阶层才能够一天吃三顿饭。汉代以后,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天吃三顿饭才有了实现的可能。直到两宋时期,三餐制才开始普及开来,平民老百姓才真正吃上了一天三顿饭。
彼时,宋人的三餐制还具有一定的讲究。通常在天微明时分,宋人开始吃早餐,食物多为粥、羹等流食,跟现代也差不多,易于消化吸收嘛。据文献记载,北宋东京早市上"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分,并粥饭点心"。
宋人的中餐一般在正午时分开始,午餐是宋人一天中最为重要的一餐,多食用各式饼、饭等主食。宋人食用晚餐的时间多较早,这是根据当时农业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而来的。
不过,宋代不同阶层人们食用的晚餐种类不同,社会中上阶层进食的晚餐与中餐几乎无异,甚至比中餐更为丰盛;而下层民众在晚餐后多早早上床睡了,所食用的晚餐与早餐无异,以流食为主,最主要还是出于节省粮食的需要。
就像有宋代诗人曰,"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每日两餐唯是藕,看看口里出莲花。"虽然一日三餐制已经普及,但是对于社会下层穷苦人家仍旧是一日两餐,这是为了节省粮食不得已减少每日餐次。
不过,宋代城市经济的发达让宋代的饮食店铺遍及各地,且突破了昼夜时间的限制。如北宋东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南宋杭州城内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所以,各大城市夜市普遍,只要有钱有闲,想吃啥、啥时候吃,都不是问题。
宋人日常一般吃什么主食
宋人的日常主食也有南北差异,北方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食为主。宋人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面食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包子、馒头、烙饼三大类,其他还有馄饨、饺子、饆饠、馉饳、兜子等面食亦常见于宋人的餐桌上。
宋代的包子、馒头均有馅料,二者的区别在于馒头较大而皮厚、包子较小而皮薄。其中,馅料种类丰富,比如有羊肉馅、笋馅、豆沙馅、枣栗馅等。咸甜荤素不一而足,总有一款符合你的味蕾。
宋人爱吃饼,而且他们也喜欢把面食都叫成饼,比如烧饼、汤饼、蒸饼(又称炊饼)等等。宋人已经能够运用多种烹饪技法制作出不同品种的饼。
宋代经济发达,已经出现了专门售卖馒头、包子和饼类的店铺,如东京城的鹿家包子店、孙好手馒头店、万家馒头店、东京城内的胡饼店、油饼店等。诸如此类的店遍布各地,生意火爆。
面条也是宋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品种繁多。据史料载,宋代面条的品种多达百余种。比如,临安城饮食市场上就售卖有炒鸡面、三鲜面、盐煎面、笋辣面、笋泼肉面等几十余种面条。
在宋代,米食主要以饭、粥、糕、团、粽的形式出现。饭食也是宋人喜爱的主食,麦、米、高粱、粟、麦等均可制成饭食。宋人所食用的饭食种类多样,除了白饭,还可以在饭里加入肉类、蔬菜、水果等辅料,如金饭(金黄色菊花与米合煮)、蟠桃饭(桃肉与米合煮)、玉井饭(白藕、莲子与米合煮)、二红饭(去皮大麦掺赤豆合煮)等。这么一看,这饭食应该很好吃。
另外,粥也是宋人的主食之一,宋人常用稻米、粟、豆等原料煮粥,种类也多,如苡仁粥、黑豆粥等。此外,粥里添加药材也可作滋补品,是老人、病人、富贵人家喜爱的保健养生。
除却以上美食,宋人的点心小吃也非常值得一看,做法精致而种类繁多。比如重阳糕、肉丝糕、丰糖糕、乳糕、枣糕、栗糕、重阳糕、镜面糕、糖蜜糕、豆儿糕、蜜糕等。荤素都有,咸甜皆可,就看你想吃哪种了。
稻米做的美食可不止各类糕点,还有各种团子,比如豆团、麻团、糍团、澄粉水团、金橘水团、汤团等。还有各种粽子,比如,裹蒸粽子、栗粽、金铤裹蒸茭粽、巧粽等,"名目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宋人一般吃什么肉食和瓜果蔬菜?
肉食
两宋时期,畜牧业较前有了极大发展,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能食用的肉食品种繁多,比如,猪、狗、鸡、鸭、驴、马、羊、鱼、鳖、虾、蟹、蚌、兔、獾、狐、鹿、獐等等。
羊肉肉质鲜美,是宋代消费量最大的肉食品之一。以皇室为例,在宋神宗时期,皇宫一年吃掉的羊肉就有44万4463斤。可见,宋人有多爱吃羊肉。宋代有关羊肉的美食很多啊,比如,羊四软、蒸软羊、羊蹄笋、酒蒸羊、千里羊、羊头元鱼、细点羊头、大片羊粉、五味杏酪羊等。
猪肉肥美价廉,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猪肉已经成为时人常食的肉食,比如,南宋临安城内外猪肉铺琳琅满目。猪肉的烹饪方法也已经非常多样,东坡肉更是闻名历史上千年。此外,宋人还创制了可长期储存的腊肉。据宋人陈元靓撰《岁时广记》载:"腊日以豕肉,先糟熟,挂灶侧至寒食取食之。"
鸡肉、鸭肉、鹅肉等家禽家畜类也常出现在宋人的饭桌上,且烹饪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北宋东京城饮食市场上售卖有鸡蕈、鹅鸭排蒸、莲花鸭签、鸡签、爊鸭、间笋蒸鹅,鹅排等。
水产品类肉食如鱼、虾、蟹、鳖、河豚、蛤蜊等也已常见已经成为宋人餐桌上的"常客"。鱼是宋代最常见的水产品,东京城每日清晨单从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送往城内的生鱼就有"数千担",甚至寒冬时期也有从黄河边上送往京城来卖的鱼,谓之"车鱼","每斤不上一百文"。
除此之外,宋人也开始渐渐对野味有了青睐,比如蛇、兔、野鶩、獾、狐、鹿、獐等野味。市场上也有了售卖的菜肴。
蔬菜瓜果
两宋时期,人们已注重营养及食物结构搭配的合理性,瓜果蔬菜已在宋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就促使蔬菜种植业发展迅速。宋代蔬菜的种植面积大大超过唐代,蔬菜品种也迅速猛增。
以临安地区为例,该地区生产的蔬菜种类就有夏菘、黄芽、生菜、芥菜、苔心野菜、矮黄、莴苣、黄瓜、冬瓜、蒜、葱、薤、韭、姜、茄、萝卜、葫芦、蕨菜、菌等数十种。部分蔬菜又细分为不同品种,如菌类有稠膏蕈、竹蕈、麦蕈、松蕈、玉蕈、合蕈、栗壳蕈、四季蕈、黄蕈等几十种。
宋人除了食用新鲜蔬菜外,还学会用腌渍方法加工蔬菜。如开封城饮食市场上售卖有辣椒子姜、辣萝卜、咸菜、梅子姜、莴苣、笋、辣瓜儿等。
此外,宋代还普遍流行食用豆腐、豆芽等豆类加工品。宋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培育豆芽菜的方法,能够利用绿豆、黑豆等不同种类的豆类生产不同风味的豆芽菜。豆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已成为宋代的一种大众食品。宋代用豆腐制作的菜肴主要有豆腐羹、蜜渍豆腐、东坡豆腐、煎豆腐等。
宋代水果种类繁多,这可从宋代的笔记小说、地方志等文献史料中窥探一二。《梦梁录》中记载了临安地区生产的水果就有橘、橙、梅、桃、李、杏、柿、梨、枣、莲、瓜、枇杷、木瓜、樱桃、石榴子、杨梅、葡萄、甘蔗等几十种。
除新鲜水果外,宋人还食用干果和各类果脯。如东京饮食市场上就售卖有梨干、胶枣、桃圈、核桃肉、海红、嘉庆子、乌李、查条等坩埚;以及蜜金橘、蜜木瓜、蜜杏、蜜枣、蜜金桃、蜜李、糖荔枝等各种蜜饯。
此外,诸多零嘴中怎能少了炒货?彼时,市场上也已售卖有旋炒银杏、栗子、人面子、巴榄子、榛子、榧子等。
由北到南,转了一大圈,诸多美食也多多少少见识到了,花样繁多,味道丰美。对了,值得一说的是,南宋时期,宋人还创造了"涮"的烹饪方法,这才让今天的我们有了"吃火锅"可能性。
总而言之,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饮食文化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丰富的食物原料、精良的饮食器具、高超的烹饪技法、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极大地推动了宋人在食物上精益求精,让各种美食层出不穷,饮食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
在中国古代饮食方面,将宋代认为美食的天堂并不为过。倘若未来某天科技能让我们一举穿越,宋朝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吃的方面,绝对能让美食家们尽兴而归。
宋朝人怎么吃?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就饿了
如果对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追本溯源
两宋时期
绝对不可不提
这里不仅有“一日三餐”
煎炒烹炸
还有灌汤包、东坡肉、
涮火锅、刺身......
甚至外卖!
如果身在宋朝
你最想吃点啥?
皇帝笔下开“party”
大家怎么吃?
这幅《文会图》描绘的是宋朝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场景,相传是宋徽宗亲笔所绘。食案上那诱人的“珠花看果”都是什么呢?
粉色的桃子、红色的苹果、浅色的乳梨和绿色的榠楂,再配上白色的插花点缀,好看、好闻又好吃。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就在眼前,宋朝人该怎么吃?
无论宾主还是小厮,都穿着更为轻便舒适的燕居服,窄袖收口,让饮宴之人在觥筹交错间,不会因为衣袂飘飘互相干扰而搅兴。
画中近景处,茶炉旁,小案前,茶童正手持茶杓,将茶瓯中的茶末舀入茶盏,这叫“入盏”。紧接着还有“炙茶”“罗茶”……
这一番精密复杂的操作便是“点茶”了,它不仅是宋朝品茗之法,也是宋朝人宴饮结束时用于留客、醒酒并过渡到舞筵的必备节目。
宋朝的饭馆和小吃
长啥样?
《清明上河图》里以5米长度还原的北宋东京城,一百余栋楼宇中,竟有四十五家都是经营餐饮的店铺,几近半数。
不仅如此,《生活杂志》曾评选出“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就名列其中。
宋人对美食,究竟有着怎样别致的追求?您接着往下看。
宋朝美食 推荐菜品
开封灌汤包,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但灌汤并不采用简单的肉皮冻化冻的方式,而是用吸水量大的猪后腿肉作为原料,将水分几次打入馅儿中,打得稀稠如粥,蒸熟后,水幻化为鲜香的汤汁从馅儿中溢出,这种灌汤方式传承于古法,味道的差异全凭手指的功夫。
两宋都城的街市上,常年出售灌浆,此灌浆正是现在的灌汤包。宋人爱吃灌汤包,相传蔡京当宰相时,请下属吃蟹黄汤包,竟花费了一千三百多贯钱。
当然,不只灌汤包,我们现在吃的主食,在宋朝就已经完备且流行了。
但是宋朝的叫法和如今却有所不同。
“面条”在宋代叫“汤饼”
“饺子”在宋代叫“馄饨”
“馄饨”在宋代叫“餶飿”
“馒头”在宋代叫“蒸饼”
“火锅”在宋代叫“拨霞供”
南宋《山家清供》中记载了宋代的一种独特食法,叫做“拨霞供”,用筷子夹着切成薄片的野兔肉,在汤水中一撩拨,变出云霞一般的色泽,再蘸上调味汁水,鲜美异常。
这种名为“拨霞供”的别致吃法,不就是现在的涮火锅嘛!
感谢宋朝人
让我们有了“饭局”
在春秋战国或更早时期,人们吃饭都是席地而坐,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这叫分食制。
到了五代的南唐,我们可从《韩熙载夜宴图》中发现,韩熙载与几位士大夫面前各摆几只长方形的桌子,上面放着果品佳肴,这说明分食制在当时仍然流行。直到北宋,现代意义上的饭局出现了,因为保留至今的合食制,就是从宋代流行起来的。
宋朝开始进入一个高桌大椅的时代,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随着合食制流行,公筷也随之诞生了,讲究而典雅。
感谢宋朝人
让我们吃上了“一日三餐”
宋朝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奠定了我们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那就是:一日三餐。
在古代,一天吃三顿饭,是很奢侈的。
哪怕在富裕的唐朝,人们也以食两餐为主。宋朝之前,中国人没有中午饭的概念,早上一吃饭,就到下午了,中间就是吃点点心。
英国是从1786年才有了“lunch”的概念。日本吃三餐的历史,也不过上百年。而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已经吃了一千多年的“一日三餐”啦。
要想吃得好
外卖少不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宋朝已有外卖服务!
在宋朝,不管是找地方,还是排办酒席,都有人为您服务,服务业非常发达。
宋朝的外卖小哥业务能力一级棒,通常写有脚店牌子的餐馆,都会有送餐服务。
点外卖的大多是城市白领、小商人,他们忙碌的时候就会图个方便,叫个外卖。看到这,是不是想到了给你送餐的外卖小哥呢?
下次遇见小哥,如果人家说,我家从宋朝就开始就送外卖,您还别不信,真有可能啊,五星好评走起!
假如身处宋朝
你最想吃点什么?
点份外卖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符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川味毛肚火锅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如今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麻辣火锅发源于重庆。大约是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毛肚火锅。毛肚火锅的起源和由来,说法不一,它的由来和渊源,值得探讨。据老街坊说:毛肚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重庆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
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至于纯粹地道的毛肚火锅,据老重庆们回忆,出现于民国十五年前后,发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纪门的宰房街(现长江大桥桥坎下)。当年牛贩子多从川黔大路赶运菜牛来渝,在南岸过夜,翌日早过江,将牛赶到宰房街宰杀。有马氏兄弟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开了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块"的制作和吃法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据说,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战时期,较场口街边仍有一马姓老妪开一家专供应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锅,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论价(每匹二分钱)。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锅,毛肚的鲜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猪的下杂远胜一筹,赢得食客赞扬。
四川著名作家李劼人1947年在成都出版的《风土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重庆火锅做了可信的考证。文中说:"吃水牛的毛肚火锅,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劳力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把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至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各人的口味。"由此可见,重庆火锅发源于长江之滨,最初为船工所用,继而发展开来是毫无疑问的了。
食材准备
牛毛肚250克、牛肝、牛脊髓、牛腰各100克,黄牛背柳肉150克,味精1.5克,
葱25克,青蒜苗250克,鲜菜(芹菜、卷心菜均可)1000克,麻油250克,辣椒粉40克,绍酒15克,姜末50克,花椒5克,精盐10克,豆豉40克,醪糟汁100克,郫县豆瓣酱125克,牛肉汤1250克,熟牛油200克。
制作步骤
1、将毛肚上的杂物抖尽,摊在案板上,把肚叶层层理伸,再用清水反复清洗至无黑膜和草味,切去肚门的边沿,撕去底部无肚叶一面的油皮,以一张大叶和一张小叶为一联,顺纹路切断,再将每联叶子理顺摊平,切成约1.5厘米宽的片,用凉水漂起。肝、腰、肉均分别片成又薄又大的片。葱和蒜苗均切成7厘米长的段。鲜菜清水洗净,撕成长片。
2、炒锅上火,下牛油50克烧至六成热,放入豆瓣酱炒酥,加入姜未、辣椒粉、花椒炒香,加入部分牛肉汤烧沸,盛入火锅内,放旺火上,加精盐、绍酒、豆豉、醪糟汁,烧沸出味,撇去浮沫。
3、食用时,先将牛脊髓放入火锅内,烧沸汤汁,上桌。将其它荤素生菜片分别盛入盘内,与精盐、牛油150克、麻油和味精同时上桌,随吃随烫,可随时加汤加调味。
谁说历史不能吃?饮食考古也很美味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号
原标题:谁说历史不能“吃”?饮食考古也很“美味”
舌尖上的考古!这些历史竟给我看饿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围着红火的暖意,喝着未滤的新酿,瞧着窗外将至的暮雪。白居易与友人的这份儿惬意,跟现代人在雪花纷飞的寒天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劲头儿实有一拼。
新疆雪景。(资料图)刘晓芬 摄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确有天大的学问。
无论是八大菜系、烹饪技法,还是满汉大菜、民间小吃,抑或是历史典故、民俗文化,但凡从中拎出一两个细节来,就能侃上个三天三夜。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之处,可见一斑。
千百年来,美食带给人的怡然与感动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古人吃什么?怎么吃?研究古代饮食对于今人有何意义?在今天,通过考古发掘研究,人们正越来越了解古人饮食的样貌。但在回答这些具体问题之前,咱们先聊聊几样来自古人的“好吃好喝的”。
最早的面条在中国,还是小米面的
2019年,一首《大碗宽面》火遍大江南北,也让人好奇这“大碗”里装的是什么面?
有网友认为,歌词里的“宽面”说的应该是陕西的扯面,也叫裤带面。陕西八大怪里有一条“面条像裤带”,指的就是这种又宽又长还带点儿厚度的面条。
由此想来,难怪古代曾管面条叫“汤饼”。
然而,中国最早的面条并不是使用今天常见的小麦面粉,而是4000年前的先民用小米面做出来的。
据报道,2002年,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发掘青海喇家遗址时,在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底发现了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的面条,后经科技考古人员对面条残留物的植硅体、淀粉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后,最终确认这碗面条的成分是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小米。
这一考古发现是中国先民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的直接证据,也是目前已被发现的最早的面条。
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 。王康荣 摄
炸酱面、阳春面、臊子面、油泼面、刀削面、担担面、热干面、片儿川、竹升面、羊肉烩面、牛肉拉面……
时至今日,中国的面条已经繁衍出众多品类,全国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面条美食。尽管用料与做法千变万化,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却从未改变。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单从这句俗语便能看出,中国人对酒自然是喜爱有加。
相传,中国人造酒起源于夏商时期的仪狄、杜康。实际上,我们酿酒喝酒的历史可比这早得多。考古学家已经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约9000年的酒的证据。
古人对酒器的喜爱也值得一提。青铜鸮尊、豕尊、盠青铜驹尊、象尊……早在商周时期,青铜酒尊的鸟兽形象之多就令人眼花缭乱。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杜廼松《论青铜鸟兽尊》一文介绍,目前已经出土的青铜鸟兽尊包括鸟、鸮、鸳鸯、鸭、牛、犀、羊、猪、马驹、象、虎、牺、兔等十余种形象。
资料图为:战国时期中山国错银镶金铜牺尊(图左)与错金银铜犀牛屏座。 杨艳敏 摄
青铜鸟兽尊器类之丰富,足以表明古人对此类器物的重视程度。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古人爱酒,似乎将“醉醺醺”当作一种个人精神与自然意境相连互通的状态。
当然,老话儿也讲,酒要少吃,事要多知。无论是出于健康还是酒德的考虑,还是要劝一句正读此文的朋友,未成年人不饮酒,饮酒莫要贪杯。
有理想,有远方,还要有火锅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一群人围桌而坐,想吃什么就涮什么。火锅这种吃食(吃法)不仅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契合红火、团圆、包容的文化内涵。
图为重庆火锅(资料图)。 刘贤 摄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也有火锅吗?
据媒体报道,在位于江西南昌的汉代海昏侯墓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件三足支撑、肚大口小、下连炭盘的素面铜器。有观点认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火锅”实物。
但也有专家表示,从炭盘盛放的燃料量估计,这件器物可能无法实现类似今天火锅的功能,最多算个“保温器”。
可以确定的是,现代人常吃的鸳鸯锅、九宫格,古代已有雏形。《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记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这里的“五熟釜”就是一种内嵌隔板的铜锅,可以分隔出不同区域,实现“一锅多吃”。
到了宋代,火锅已在民间风行。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按照今天的理解,这里的“暖炉会”就是“火锅party”。
古今对比:古人吃得很“现代”
不仅是吃食,一些今天看来很“现代”的饮食习惯,中国古代也早已有之。
比如我们今天鼓励的“夜间经济”,宋代就已出现。《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复开张”的景象,还记载了夜市上的“果不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甚至“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如此看来,深夜食堂、夜市大排档什么的,在宋代已是普遍。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图为武汉保成路夜市。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此外,《东京梦华录》还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可见,与今天的许多白领上班族一样,宋朝也有不少人不怎么在家起火做饭。
再如,为了防控疫情,我国多部门提倡大家分餐进食。其实,分餐制在中国同样古已有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撰文指出,分餐制的历史可上溯到史前时代,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
随着饮食礼仪的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有了考究的餐具,也出现了摆放餐具的食案。古人席地而坐,以低矮食案为餐桌,一人一案,分餐而食。
到了唐代,高椅大桌开始流行,家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会食制大体诞生于此时。
观察《韩熙载夜宴图》,宾主数人分坐床上和靠背椅上,面前的桌上摆放着各自的果品佳肴。回想疫情期间单位食堂里一人一桌的场景,是不是有几分相像?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研究饮食考古?
聊了这么多,您可能会问,通过考古了解古代的饮食,有什么用?
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佳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饮食考古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要透过食物观察人,通过了解人们如何获取、分享食物,研究与食物相关的人类社会、文化乃至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1月15日,浙江杭州,一粒出土于上山遗址的稻谷亮相浙江省博物馆。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关于饮食,我们有大量的历史文献,正史、诗歌、笔记、小说等等各种文献都可兹利用。”范佳翎表示,此外,考古资料能够提供更多信息,揭示更多细节。但整体来说,获得关于饮食的考古资料还是很难的,因为有机物难以保存。这也是饮食考古的第一难点。
那么,今天有可能复原古代的饮食吗?
事实上,近年来科技考古、实验考古的成果已经展示出根据考古资料复原饮食的可能。
就以上文提到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古酒为例,研究该问题的美国考古学家与一家啤酒公司合作,“复原”生产上市了“贾湖城”(Chateau Jiahu)啤酒。
嗯……九千年前的啤酒,喝了会不会上头?
从考古学研究的需要出发,在分析成分的基础上进行复原实验,也是考古研究链条上的一环。
再如前文提到的青海喇家遗址面条,范佳翎介绍说,复原实验就已经验证粟黍磨粉通过压制的方式,能够制作出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食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证据和支持。
考古学的科学成果应该转化为公共知识。在此也向大家介绍一个致力于推进考古学科普的公号“考古观察站”。这是国家文物局、发改委等5部门《“互联网 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的公共考古平台。该《行动计划》由国家文物局、发改委等5部门于2016年联合发布,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相结合,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此框架下,“考古观察站”于2020年5月成立,致力于利用各类新媒体形式,打造一个“知识点 价值观”“科学 有趣”的公共考古平台。
范佳翎表示,饮食考古研究让我们了解人类如何从狩猎采集走向农业生产,如何驯化了五谷六畜,对这些资源的获取和掌控又如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今天型塑于过去,甚至可以上溯至旧石器时代,对过去的了解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今天。”
记者:李纯
三星堆里吃火锅:揭开3000年火锅UP之路
自1986年“一醒惊天下”后,时隔34年,三星堆再次以“不可思议”之姿登上热搜。6座三星堆祭祀坑重见天日,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500多件重要文物纷纷惊艳亮相。
图片来自网络
火锅鼻祖:惬意的三星堆人
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造型奇特的陶器,学名叫陶三足炊器。它的下部是三条胖胖的腿,上部的盘面大圈套小圈,看着很像我们现代人吃的火锅。专家推测,这是三星堆人烹煮食物的器具,上面的盘面分内外两圈,外层可以盛水或者是置物,足下可以生火,从而把上部所盛的食物加热,感觉跟火锅的原理差不多。
图片来自网络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表示:“三星堆出土的器物证实,当时的三星堆人民也吃火锅,被称为‘陶三足炊器’的文物非常有可能是四川火锅的鼻祖……”原来,3000年前的三星堆人已经开始吃火锅了,生活巴适得很!
图片来自网络
火锅:千年历练终成王者
火锅是中国独有的美食,在中华美食江湖中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和喜爱,素有以“麻、辣、烫”著称的南派重庆火锅,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2019年全国火锅店总量近35万家,川渝火锅占整体火锅市场比重达64%。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餐饮界当之无愧的扛把子,火锅流传至今,几千年来是如何发展的呢?或许从火锅的炊(锅)具(子)的华丽变化中能窥探出火锅王者的千年UP之路。
(1)火锅的萌芽--鼎鼎美味
火锅,古称“骨董羹 ”,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创造出各种陶质炊器、盛储器,如鼎、鬲、豆、盘、盆、杯等,其中陶鼎可能就是火锅最早的雏形。商周时期,青铜鼎流行开来,但此时的青铜鼎是贵族专属。贵族们希望在祭祀后吃到热的食物,于是便对普通鼎的形制进行改进,加强对食物的保温作用。商代出现的温鼎,由容器部分和盛炭部分组成,容器部分基本符合青铜鼎两耳三足的特征,有圆形、方形之分,盛炭部分有盘形和炉形两种。
鹰形陶鼎仰韶文化
“鼎”为象形字,就是上面一个容器,下面几个支点,这个容器就是用来烧东西的火锅。将肉切成块,下面架上火,来个一锅烩,吃的时候 每人再从“鼎 ”里盛出, 放在自己的容器里吃。这个容器就是中国最早的火锅。据《韩诗外传》记载,古代祭祀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也就是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
晋侯温鼎西周
(2)火锅形成--皇帝文人皆是美食家
东汉到六朝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鐎斗。颜师古注 :“鐎,鐎斗,温器也。”“鐎[jiāo]斗”即为火锅,可放于火盆中,用炭火温食。考古发掘已出土的鐎斗除中原地区外,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北方地区的内蒙古、辽宁,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均有出土。
龙首三足鐎斗六朝
此外,《三国志·魏书·钟繇传》记载,魏文帝曹丕赐给臣子钟繇一个“五熟釜”,据说这是魏文帝常常是用的炊具。这种“五熟釜”就是将火锅分为了5个格子,可以同时煮不同口味的食物,与现在的鸳鸯锅、重庆九宫格火锅都有几分神似了。北齐《魏书》记载:“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日铜爨[cuàn],既薄且轻,易于熟食。”
分格鼎汉代
唐朝时,火锅是用陶瓷烧成的“暖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人们一起围坐在火炉旁,一边饮酒一边吃着“火锅”的生活情景。诗中的“红泥”,即指陶瓷;“小火炉”指的就是“暖锅”。
唐三彩火锅 唐朝
(3)火锅发展--涮锅风雅成时尚
到了宋代,火锅的食法已风行民间。宋元时期,火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涮锅,涮羊肉、牛肉等。南宋时期有了最早关于火锅的历史记载。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拨霞供”篇提到吃火锅之事,“遇雪天,得一兔,无疱人可制。师云: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坐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䇲入汤摆煮,啖之,乃随意各以清供。”说的就是有一次南宋词人林洪抓到一只兔子,碰巧将兔肉放入汤中涮煮,再蘸着油、酱、椒料等调料吃后,发现这种吃法非常鲜美,而且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此为这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据说在北宋都城汴京的酒馆中已经有了专门的冬日火锅应市,吃火锅成为了当时的风尚。
拨霞供 宋朝
元代时,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1984年,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了一幅墓葬壁画,画中绘三个契丹人席地而坐,围着一个火锅,有一人在涮羊肉。火锅前的方桌上放着盛配料的两个小碟和两个酒杯,方桌右侧有一个酒壶,方桌左侧的鼎内则盛满了羊肉块。画中描绘的是当时契丹人涮羊肉火锅的情景,与我们今天涮火锅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了。
图 内蒙古昭乌达蒙敖汉旗古墓辽初壁画
(4)火锅风靡--大清皇家火锅党
明清时期火锅盛行,据《考吃》记载,火锅有“生火锅 ”与“野意火锅 ”两种,器具制作工艺也更为精细。《清稗类钞》描述:“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日‘生火锅’。”现在北方的涮羊肉,原名实为“野意火锅 ”,是随清兵入关而传入中原的。据旧《奉天通志》记载,“野意火锅 ”的食法是: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著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 。”明代早期发现有一件银火锅,器身左有“子孙满堂”铭文,右有“有喜鹊落眉梢”刻纹,盖上有“大明洪武元年造”的铭文,制作十分精良。
银带盖火锅 明朝
火锅在清代非常流行,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到吉林一带微服私访,一农户请他吃饭,只放一个炭火盆,盆上放一个铜勺,勺内有肉、蘑菇与白菜,康熙吃得很香,便问菜名,主人随口答道:“炭火锅。”王宫贵族对火锅也非常喜爱,是冬季宫廷必不可少的佳肴。据说,清朝每个皇帝都喜欢吃火锅,尤其是乾隆皇帝,几乎每顿必上火锅。乾隆皇帝最喜爱“野味火锅”,六下江南时,所到之处,地方官为了讨好他,沿途准备了大量火锅,迎风接驾,以应急需。就这样,火锅逐渐传到南方。慈禧太后也最爱火锅,尤其喜欢“菊花火锅”。据德龄《御香缥缈录》记载,慈禧太后爱菊,还嗜好“喝菊”和“吃菊”。菊花火锅所使用是一种银寿字火锅,火锅银质,由锅、盖、烟囱、闭火盖组成,锅内带炉,可用于烧碳。火锅的闭火盖上雕有镂空“卐”字纹,锅体满布金银圆“寿”字、长“寿”字、蝙蝠纹等,寓意“福寿万年”。
银寿字火锅 清光绪
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对火锅的喜爱推动了清代火锅的多样化,于是,火锅的使用在民间就更加普及了。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到了现代,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风味多样的火锅体系。随处可见的火锅,是美食也是文化“没有什么烦恼是吃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让我们一起来图书馆读这些关于火锅的书吧。
知中 . 018 , 关于火锅的一切!
著者罗威尔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索书号: K203/4352#18
《关于火锅的一切!》是《知中》系列8本特集书。火锅真的没有文化吗?从过去到现在,从产地到餐桌,这本书中有:
详解六类火锅,探寻火锅与在地人文风俗有什么关系
怎么吃火锅才够味?让主厨们告诉你火锅里的「讲究」
中国火锅的历史流变
解读火锅里的香料,探秘火锅味道的形成
人工炒制底料的秘诀pk工业化生产的底料制法
世界各地的火锅文化
火锅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美食符号。从过去到现在,从产地到餐桌,知中的这本《关于火锅的一切!》特集是一本人文知识与实用指南并重的火锅宝典。书中包括火锅的历史起源,火锅器具及涮食方式的历史考证,中国主要的几类火锅所体现的风土人情及民风民俗。除了各种火锅,书中对组成火锅的元素也进行了解读,包括火锅的香料、底料的制作、食材的挑选等方面。本书还采访了众多火锅店主厨,解读火锅之味的本源及其中的“讲究”之处。
味道重庆 专著 : 舌尖上的龙门阵
著者陈小林, 卢郎
重庆出版社 2020
索书号: TS971.202.719/7294
重庆,这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一是“市井”,二是“乡土”。重庆美食与重庆火锅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起于青萍之末”的重庆乡土美食,开出了一朵奇葩——重庆火锅。而慢慢地,重庆乡土美食和重庆火锅又融合着出现重庆江湖菜。来凤鱼,口水鸡、酸菜鱼、歌乐山的辣子鸡等皆承其余韵。
如果读者朋友们吃了火锅还意犹未尽,还想了解当年三星堆先民们的的生活。推荐阅读以下书籍:
天赐王国 : 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之谜
著者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索书号:I25/7742-5
三星堆文化以其内涵丰富的器物埋葬坑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精美的玉石器、神秘的青铜面具、设计精巧的青铜神树、夯土建筑而成的古城墙……所有这些无一不向人们展示着一个独特的古蜀国文化的遗存。三星堆文化代表了古蜀国历史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它后来的发展走向如何?这是人们在惊叹之余另一个关心的问题。2001年金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可能。本书从叙述金沙遗址的发现开始写起,追溯了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过程以及由三星堆文物的归属所引发的种种纠葛,书中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叙事生动、引人入胜。
回到尘封的古蜀国专著 : 三星堆解密
著者吴维羲
九州出版社 2018
索书号: K872.713/6828
三星堆文化以其内涵丰富的器物埋葬坑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精美的玉石器、神秘的青铜面具、设计精巧的青铜神树、夯土建筑而成的古城墙……所有这些无一不向人们展示着一个独特的古蜀国文化的遗存。古蜀精神的载体撼人心魄,古蜀文明的光华耀古烁今。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走进三星堆、了解三星堆,本书由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部长吴维羲主编,内容丰富,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过程,通过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解开了已经消失的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并配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是一本兼具科普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图书。
单看三星堆还不过瘾?想以更大的视角来看中华文明历史?欢迎跟随专家来到考古现场。推荐一本不错的科普读物: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专著 :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著者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全书从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现场如同“时间胶囊”,展现了中国各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提供了独立于文献之外的历史信息,给予我们另一种观察中国文明的视角。书中图文并茂,尽可能将考古报告中的位置示意图、平剖面图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结合起来,为读者还原一个现场的原境,并提供背景知识、发现过程、延伸阅读、博物馆展品等信息,将专深的考古报告、学术研究转化为面向普通读者的知识读物,可供对历史、考古有兴趣,以及有意参观遗址博物馆的读者阅读。
参考文献:
[1]胡佳佳. 文物视野下中国火锅的发展[J]. 大众考古, 2019.
[2]李津军. 火锅史话[J].发明与创新, 2007.
图片均来自网络
-
奇迹之诛仙传说游戏官方正式版152MB角色扮演
-
逗逗掌门游戏无限金币破解版15.6MB角色扮演
-
救驾貂蝉游戏官方版85MB角色扮演
-
我对象又又又劈腿了26.1M休闲益智
-
寻龙英雄手游官方最新版196MB角色扮演
-
拳头公司官网中文版地址下载152MB角色扮演
-
元梦之星手机版最新版20231.11GB | 游戏2023-09-28
-
少女前线2追放wiki公测103.23MB | 游戏2023-09-28
-
孤独战机378.51MB | 游戏2023-09-28
-
夸父追日22.98MB | 游戏2023-09-28
-
烟雨江湖v1.124.48452 | 游戏2023-09-28
-
苍之纪元v1.0.827 | 游戏2023-09-28